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05

第5章 五、出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考场受挫

转眼大考的日子到了。这天早上,柳三变还没有起床,小玉就托人送来了早点和砚墨。早点共四样:一碗是珍珠丸子,一碗是鸽子蛋,一碗是三鲜水饺,一碗是鲤鱼羹。这四样小吃内含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跃龙门之意。砚墨则是有名的白玉砚和龙香墨。柳永当然明白小玉的一片良苦用心,心里感念不已。

柳三变忙起床收拾了,吃了早点,匆匆走进考场。只见考场上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却是鸦雀无声。柳三变找到自己的座号,趁发卷之前,掏出小玉相赠的白玉砚和龙香墨,先把墨砚好。那墨果然有股淡淡的清香,引得邻近的人都转过头来看。

考卷发下来后,柳三变从头至尾流览了一遍,胸有成竹,很快就将正题答完了。这次考试的附加题是一篇自由题,题目和题材均由考生自定。若柳三变随便定个题目写点歌功颂德的文章也就罢了,可他自视才高,又同情小玉的遭遇,便想写写对当今国策的看法,一来想显示显示自己的才华引起皇上的重视,二来想为深受苛捐杂税之苦的百姓做点好事,博个芳名永传。于是,他先将当今皇上的治国之道极力颂扬了一番,然后笔峰一转,写道:

臣以为:对于外寇的侵扰也当起而抗之,奋而击之。当以武力求太平,不应以纳币求苟安。契丹之族,乃一区区小国也,举兵伐宋,原本是蚍蜉撼树、螳螂挡车、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也。我大宋王朝,圣主英明,洪恩浩荡,威震四海。朝中文臣武将,皆具雄才大略,若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奋力死战,定能将贼寇打得落花流水,闻风丧胆。却如何要每年上交契丹银、绢数十万,以换取天下暂时之安。表面看来,契丹得了银绢,不复侵略,国家得享太平,免受战火之灾,如同丢卒保车,舍小利而全大益。实则不然。辽国侵宋,原意本不在那数十万岁币,他所觊觎的,乃是我宋朝的大好江山。只因目前辽国尚且弱小,自忖实力不如,明知并无胜的把握,乐得个罢兵议和。两国之间,宋大辽小,宋强辽弱,反倒让宋朝每年给辽国纳岁币,这明是议和,暗里却胜负已分矣。况我大宋江山,虽是地大物博,然地大不会增其厚,物博不会增其广,凡事都有一定的定数。今给辽的多了,国留的就必少了;若要保先前之数,势必增捐加税,这无异从百姓口中夺食,身上夺衣。国家虽太平了,百姓却遭了秧。为纳捐税,卖儿鬻女,家破人亡。时间长了,势必怨声载道,造成大水覆舟之势。况人心不足,得陇望蜀。辽国尝到了甜头,知我大宋不愿交兵,他日若嫌岁币少了,再起兵侵边,莫非又给他增岁币乎?如果只是退让,他定贪得无厌,有一日国盛兵强了,非要我大宋江山,那时也拱手相让不成?到那时国无精兵,朝无良将,就是想与之对抗恐怕也悔之已晚。所以,为江山社稷计,臣以为应当培养精兵良将,用武力保我宋朝江山,减少民众的捐税,让百姓无衣食之虞,安居乐业,方能使宋朝民富国强,永保江山万万年。

按宋朝的科举制度,凡是考进士的,都要先乡举,再礼部考试,再廷试。此次大考负责主考的礼部官员是黄兴与李士章,监考官却是汴京府尹钱轲。

看了柳三变的考卷后,黄兴与李正章都为柳三变的才华所震撼,正要将考卷放在廷试的那摞卷子中,钱轲在一旁按住李正章的手腕道:“李大人,且慢!”

李正章一愣,不解地望着他。

“钱大人,有何见教?”

钱轲一捋胡子,慢慢地说:“这个柳三变我曾见过一面,才虽然有一点,但薄于操守。整日里和唱馆的一个歌伎鬼混,全无一点读书人的自尊自重。朝廷选拔人才,原是要德才皆备,方能治国治民。那柳三变这种有才无德之人,我的意见是暂不录取,待他思过悔改后再录取不迟。”

李正章道:“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况且听歌买笑是现时文人的通病,原也算不了什么。不过做得稍有点露骨罢了。待中了进士后再劝诫也不迟。”说着手一松,卷子便落在了廷试那一边。

钱轲一把将卷子抓在手里:“李大人,就算你刚才言之有理,可这毁谤朝廷的文章交上去,圣上若是怪罪下来,岂不是影响你我的前程。”

黄兴诧道:“如何是毁谤朝廷?”

“‘纳币求安’是先帝的英明国策,可那柳三变却指谪该国策弄得老百姓卖儿鬻女,家破人亡。这不是在毁谤朝廷吗?圣上原本是至孝之人,今先皇去世不过数年,就有人攻击先帝的遗策,你让圣上如何心安?难道先帝是为了自己的享乐才‘纳币求安’的吗?”

一番话,把黄兴与李正章说得打了个冷战。心中都想:这钱大人说得也是,哪有做儿子的愿意别人说自己老子的不是。见了这篇文章,圣上若是不悦,必将迁怒于我们几人,怪我们选才不严。自古道:伴君如伴虎。官场上风云突变,难以预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当不当进士与我们无关紧要,又何须冒这风险。于是两人便将柳三变的卷子放在了落榜的那一边。

发榜之日很快到了。一大早,柳三变就起了床。他特意穿上一件崭新的闽锈绸袍,大模大样地朝发榜牌走去。离得老远,就看见发榜牌前黑压压一片,人头一个紧挨一个。走得近了,便见有哭的,有笑的,有欣喜若狂的,有捶胸跺脚的,有大喜过望的,有唉声叹气的,有喜形于色的,也有愁眉苦脸的。见此阵状,一路上轻松自如的柳三变心里也紧张起来。虽然大考后他感觉十分良好,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世上的事谁也说不准,就连挟在筷子上的肉也有落地的时候,何况这百里挑一的大考。这时,他也顾不得矜持了,从人缝里硬挤到发榜牌前,从上到下细细看了一遍,心一下就凉了。他两手湿漉漉的,攒满了汗。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又一个挨一个的看了一遍,这才相信自己的确是落榜了,身上顿时象散了骨头架似的,一下子瘫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