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43

第43章 四十三、冤家路窄末路人偏遇伤心事

柳永回家心切,日夜兼程。这一日因抄近路,便离开宽敞的绎道,沿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急急往前赶。哪知将近天黑,沿路不见客栈。柳永正焦急间,又见天气突变,阴云密布,转瞬之间,下起了瓢泼大雨。柳永本来衣着单薄,又是旅途困顿之人,被这冷水一浇,又冷又饿,真是苦不堪言。硬着头皮又走了两、三里路,见前面山脚下有个寺庙,恰如溺水之人看到了陆地,忙连滚带爬地赶到寺庙门口,抬头一看,上写“静心庵”,却是一个尼姑庵。柳永心里暗暗叫苦。此时天色越来越黑,几步之外,连景物都看不清了,那风雨却越来越大。柳永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用力敲打庵门。敲了半天,方听见里面有响动声,透过门缝,见一尼姑端了盏油灯,举着雨具,走至门口。

“谁呀?”

听声音,是一中年女尼。

“过路的。没寻到旅店,风大雨急,请师太行个方便吧。”

那女尼举灯从门缝向外看了看,这才打开门,把柳永让进庵内。见柳永一身泥水,面色苍白,一身冷得打颤,那尼姑便将他引到厨下,让他烤火取暖,又热了点剩饭让他果腹。

柳永未路之人,遭此款待,心里十分感激,拱手施礼道:“多谢师太收留,实在感激不尽。请问师太法号大名。”

那尼姑双手合什道:“贫尼法号慧清,区区一饭,何足挂齿。只是我这庵内只我和小徒两人,却没有衣服给你换。施主可将湿衣脱了,我让小徒烘干后给你送来。”

柳永闻言更是感激,随慧清师太走至一间小客房,忙忙地扯开被盖,将身上的湿衣脱下来,钻进被窝就睡着了。哪知上了点年纪的人,平日身体就比较虚弱,又被这雨一淋,竟然就病倒了。这身子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头疼欲裂。

慧清师太见他病情沉重,知他一时走不了,便一日三餐,细心照料,又采了草药熬给他喝。过了几日,病情仍不见好。

慧清师太是出家之人,心性善良,这一日见柳永不想吃饭,便去厨房烧了碗蛋汤给柳永送去。柳永勉强喝了几口蛋汤,喘着气说:“师太,给你添麻烦了。”

慧清师太道:“施主不必客气,救人危难原是我出家人本色。只是我这里难觅良医,怕把你的病耽误了。不知施主家在哪里,可否给施主家带个信去,让家人把你领回去好好调养。”

“那就烦大师给京城的英英带封信去。她若来得早,我们还能相见,若来得晚,怕是连面也见不上了。”

慧清道:“施主何苦说这丧气话.其实施主的病原本无大碍,无非是着了风寒。只是因施主身心劳累,意志消沉,先缺少了生了斗志,因此病才不见起色。只要施主将那尘世中的烦恼杂念抛在一边,静下心来安养几天,病自然就会好了。”

柳永道:“多谢大师劝慰。其实我心里自明,怕是难逃此劫.只是我浑身发软,四肢颤抖,握不住笔,还请大师代个笔。”

慧清说:“这个容易。”

慧清命小徒拿来纸墨,由柳永口述,不大功夫,一封书信便写好了。临落款时,慧清说:“住了十几日,还不知施主怎样称呼,这落款如何写?”

柳永道:“你就写柳永便是。”

“什么?”慧清大惊,猛地站起,后退几步。“是福建柳三变吗?”

柳永见她神色有变,不知何故,只是点点头,怔怔地看着她。

慧清死死地看着柳永。此时的柳永,由于上了年纪,再加上长久的贫困生活及精神上的压抑,人已衰老了许多,脸色黄黄的,额头、眼角满是密密的皱纹,再也看不出当年那个眉清目秀,倜傥潇洒,名噪京城的风流词人的影子了。慧清眼角噙着泪,"哈哈哈"一阵惨笑,笑声令柳永毛骨悚然。

“师太,你这是怎么了?”

“你还认得我吗?”

柳永一惊,这才将慧清细细打量。见这位中年女尼,虽是悲愤满腹,可由于多年修练的缘故,眉宇间自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气。那脸色虽因常吃素食略带几分菜色,可皮肤却依然平滑光润.尤其是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终于让柳永想起了什么。他惊讶地张大了嘴:“你……你是海棠红!”

慧清冷冷一笑:“不错,我就是那个被你气瘫了的海棠红。没想到在这里看见了你,真是冤家路窄啊!”

柳永惭愧不已,叹着气说:“慧清师太,我柳永年轻时干了不少荒唐事,有对不住你的地方,还请师太大宏大量,不要与柳永一般见识。”

慧清含泪道:“想当年我父母贫寒交加,重病身亡。为了安葬父母,我被人哄骗卖进青楼,每日含悲忍泪,强颜欢笑,受尽凌辱。公子睢不起我,我不怪你,但你不该口口声声说与我一见如故,不该甜言蜜语哄骗我说要为我创造一个新词牌。我诚心待你,是爱你怜你。哪知你恩将仇报,骗了我肉体我不恼,可你不该骗我的心。你将我气瘫在地上,鸨母将我赶出青楼,扔在荒山上,差点被野狗吃了。幸亏妙静师太收留了我,治好了我的病又让我到‘静心庵’出家。你当年风流不可一世的样子到哪里去了?算我瞎了眼,没有早点认出你来。你,你好可恨!”

慧清说罢,掩面痛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