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33

第33章 三十三、田园风光心旷神怡成乐章集

秋月的老家有一个院子,正对着院门,是一排三间屋子。屋子的左边有口水井,上面搭了个亭子,右边是柴房和厨房。因为父母去世得早,她一直和哥哥春生生活在一起。自上次她欲与柳永一起走被拒绝后,她就一个人回到乡下生活。此次是因为听说柳永要去京城见小玉才重返汴京。

老家的三间屋子虽然破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中间一间是农村人待客的地方,左边一间是睡房,右边一间有一张书桌、一排书柜,柜里面摆满了书。

没想到一个贫家女还如此喜爱读书。柳永十分惊讶。

他走到书桌旁,见桌上摆了厚厚的一叠书稿,拿起来一看,竟全是自己的词作。先看一首是他14岁时咏中峰寺的一首词:

拔萝蹑石路崔嵬,千山峰中梵室开。僧向半天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道更迟回。

再看一首,又是他不久前才作的《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柳永十分感慨。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究竟写了多少词连自己都不知道,也没有整理,随写随就扔在一边。秋月却将自己的词收集整理,倒的确难为她了。

“秋月,你真是个有心人,柳永这里谢你了。”

秋月说:“你的词我倒是整理了不少,可还没来得及分册。我一直在想,是按时问顺序分册的好,还是按词的内容分册的好。”

柳永说:“再说吧。我只是奇怪,你一个乡下女子,怎么会对词这么感兴趣,而且家里会有这么一大堆书。”

“柳兄不知,当年我家还在吴县,也算是书香门弟。我父亲从小就立志中举人,考进士,入朝当官,光宗耀祖,可考了一辈子的试,也没考上进士。父亲觉得无脸再在家乡呆下去,便卖了田地房产,跑到这里买了一所房子,几亩菜地,发誓永不再入考场,最后还是抑郁而死。这些书就是我父亲留下来的。我们兄妹两从小就常看见父亲每次落榜后痛不欲生的样子。因此,哥哥从小就讨厌读书,只是喜欢舞枪弄棒,父亲也不阻止,可见是考试考伤了心。”

柳永叹道:“难怪你对我考试入仕毫不感兴趣,原来却有这番縁故。只是柳永不能让你像别的女人那样夫贵妻荣,实在是对不住你。”

秋月道:“夫贵妻荣又如何,也不过是个虚名。夫妻之间,只要相互理解、相亲相爱,就是天天喝水心也是甜的。”

自此,柳永就和秋月在一起过上了田园生活。好在秋月家有几亩菜地,秋月又能吃苦,每天白天在菜地里劳作,晚上就和柳永一起整理词稿。家里的院子里也种满了南瓜,豆角等各色蔬菜,院子周围种了一些果树,家里还养了十几只鸡,下的蛋两人吃不完,还常拿到集上卖一些,换些钱来补贴家用。

靠着蔬菜的收入,虽不富裕,可也够两人日常的吃穿用度。

柳永每天清晨起床,必走出庭院在田野里散散步。田野里空气清新,小溪蜿蜓,流水淙淙,令人心旷神怡。早饭后,柳永常和秋月一起到菜地里给蔬菜锄草施肥捉虫,下午则在家里读书写词,到了晚上就和秋月一起整理自己的词稿,准备结集出版。

后来词集整理出来了,却因没钱印刷,只得放在一边。

这一日,是乡下赶集的日子,秋月早早备了一车菜,准备到集上出售。

柳永说:“我和你一道去罢。”

秋月笑道:“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你们读书人脸皮薄,又张不开嘴吆喝。再说家里也离不开人。”

柳永确实也不好意思到街上去叫卖蔬菜,笑笑也就作罢。

傍晚时分,算算该是秋月回家的时候了,柳永走到村口,准备迎迎秋月。

不一会儿,远远地果见秋月推着空车往家里走来,旁边似还有个男人相随。离得近了,柳永认出那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学友洪敏。

洪敏老远就看见了柳永,他快步走上前。两人相见十分激动,拉着手久久不愿放开。

“好你个柳永,我说这两年你跑到哪里去了,一点音信也没有。原来是躲到乡下享清闲来了。还来个金屋藏娇。”

柳永哈哈大笑:“不是金屋藏娇,是草屋藏娇。洪兄,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说来也巧,我听说这一带村民中有好些古董,便想来转悠转悠,看能不能碰到几件宝贝。没想在街上正好碰见秋月在卖菜。一问方知她已与你成亲一年,现在乡下居住。柳兄,你这个人可太不够朋友,婚姻大事怎么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去喝上一杯喜酒。”

柳永道:“都是冉伯一家在张罗,怕给你添麻烦,就没有告知。”

“我早看出秋月女是个好姑娘,当年你执意不肯接纳,害得人家差点寻了短见。若不是我苦苦相劝,你这辈子从哪找这么好的媳妇。”

此时柳永方知,当年他狠心拒绝秋月的一片痴情,一走了之。秋月伤心过度,竟有了轻生之意,幸亏洪敏当晚正好从河边经过,见秋月要寻死,便冲上去将她抱住。在洪敏的苦苦劝说之下,秋月才放弃的轻生的念头。

柳永一听,更觉对不起秋月。

洪敏说:“我此次来,一是要看看多年不见的老友,二是来兑现我的诺言。”

柳永不解:“什么诺言?”

洪敏大笑:“人说贵人多忘事。我见你也未必是贵人,怎么也这么健忘。”

见柳永依然是一脸的茫然,洪敏道:“你忘了。上次我们在苏州见面时,我不是说过,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发财了,你的词集要出版我来出印刷费。”

柳永方恍然大悟。当时只当是他的一句玩笑话,哪知他还一直放在心上。柳永虽十分感激,可又不愿麻烦洪敏。他婉言谢绝道:“洪兄,承蒙你一片好意。然君子不受嗟来之食。我和你虽是学友,并无深交,我又不曾帮过你什么忙。怎好意思让你如此破费。”

洪敏道:“你这个人真是死心眼。你以为我这是帮你自己呀!你的词虽然是你写的,可代表的是我们宋词的水平。我将他们印刷出来流传下去,是为了将我们的宋词发扬光大。”

柳永见洪敏说的也有道理,便不再坚持。

他将他和秋月这一年多来整理的词稿交给洪敏。

“洪兄,拜托你了。虽说是将宋词发扬光大,柳永我还是感激不尽。”

洪敏翻了翻手中的词稿说:“你给这本词集取个名子吧。”

柳永说:“我和秋月在田间生活的这段日子,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这本词集就叫‘乐章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