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23

第23章 二十三、论词韵诉原委适逢知己

正想着,那小丫头在一旁说:“姑娘,就是这个穷秀才刚才说你唱歌没有韵味。”

那姑娘哼了一声说:“桂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想必这位公子是个唱词高手,我正想领教领教。看座。”

“是!”那丫头嘴里应着却不动,只在一旁偷笑。

柳永早已听出那姑娘话中含讥,知她们两人必是串通好了,要给他难堪。也不吱声,看她们想怎样。

那姑娘又道:“这位公子,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揽细瓷活。你既能听出我歌声的不完美之处,想必是精通音律了。请公子多加指教,楚楚我洗耳恭听。”

柳永受了一肚子的气,早想寻机发作,见楚楚的话又问得盛气凌人,便两手一抱拳说:“指教不敢当,精通音律更说不上,只是适才在院门外听姑娘唱歌,感觉虽音色优美,却是只知‘声唱’,不知‘心唱’,故而发了一句感慨。请姑娘鉴谅。”

“唔,”楚楚大约出师以来,耳边听的都奉承恭维之语,还没有人当面指责过她的不是,气得脸色发青,声音抖颤。

“好好好,说得好。那又请问:‘心唱’如何?‘声唱’如何?”

柳永见问,很是得意:“这‘心唱’吗,不但音色优美,曲调优美,而且唱歌人的心境与这词意融为一体,不但唱出了词句的含意,而且唱出了做词人的心境、意境,宛如身临其境一般。听得人也会产生一种共鸣。一曲终了,回味无穷。此乃‘心唱’。”

“那‘声唱’呢?”

“‘声唱’吗,除了音色优美、曲调优美外,唱歌人的心境与这词意并未融为一体,虽然听上去也一般的抑扬顿挫,婉转流畅,可却唱不出作词人的心境、意境,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也不能引起听歌人的共鸣。所以就缺少了一种韵味。”

楚楚满脸通红,十分尴尬。自自己出师以来,哪首歌不是搏得满堂喝彩,偏这穷秀才就听出了自己的歌缺少一种韵味。为了保住自己的脸面,她略一思索,反唇相讥道:“你又不是作词人,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唱出此词的意境?”

柳永微微一笑:“小生柳永,正是词作者。”

“什么!”楚楚脸色一变,以为柳永有意捉弄,勃然大怒:“难怪公子一张巧嘴能说会道,原来是词作者大驾光临,楚楚我得罪了。”

柳永仍是微微一笑,作了个揖:“不敢。”

楚楚见他不卑不亢,毫无慌张之色,心里疑道:“莫非他真是福建柳永不成?听说那柳永是个风流词人,又如何这般寒酸。”再又想:“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穷书生虽然面色清瘦,衣衫破旧,可那眉宇间却自有一种桀傲不顺的狂气。早听说柳永行为举止与一般文人不同,不拘小节,蔑视权贵,且又能说会道,伶牙俐齿。莫非他真是柳永不成。”

正沉吟间,柳永道:“姑娘若没别的事我就告辞了。”

“等等!”楚楚起身离座,“请问公子,你难道真是柳公子不成?”

柳永凄然道:“我柳永现已是落魄潦倒之人,难道还有人冒充我不成?”说到落魄潦倒四字,想起昔日风光,不由悲从心起,放声狂笑。

楚楚此时方信了柳永。心想:我平时极喜柳永之词,只恨无缘相见。曾听说他得罪了圣上,被逐出京城,却没想竟落魄到这种地步。楚楚动了恻隐之心,红着脸道:“适才不知公子就是柳永,言语多有得罪,请公子不要见怪.”

柳永原是谈情说爱的好手,平时与美貌女子交往,无不是温文尔雅,甜言蜜语。今日与楚楚针锋相对,原也是迫不得已。今见楚楚一改适才盛气凌人的样子,也大度地一笑:“不妨事。柳永向来有口无心,有得罪之处,也请姑娘海涵。”

自古当丫头的,都会察言观色。一见两人化敌为友,那桂菊自然心中会意,忙搬来了椅子,沏上香茶,态度一下子也变得十分恭谨。

柳永奔波了一天,原也疲惫不堪,当即端起热茶饮了一口,顿觉一股清香沁入肺腑,浑身大爽。又连着喝了两口,这才将手中的杯子细细打量。只见杯沿上雕刻了十几种飞禽,个个精巧可爱栩栩如生。再将这屋中的物品一打量,见那金丝帐,云锦被,孔雀屏,翡翠枕,碧纱窗,芙蓉镜,无一不是华贵富丽之物。心想:这一屋子的用具都是上上之品,这楚楚姑娘也算得上是个会享受的人了。

那楚楚十分聪明伶俐,善解人意。一见柳永喝茶那急切样,就猜到他腹中饥饿,遂对桂菊使了个眼色。桂菊自然会意,忙奔出屋子。不大工夫,端来了一桌子的吃食。柳永原本饿极,又不善掩饰自己的情绪。见那一桌的吃食十分精美,尤其是那一盘水晶包,白得透明,皮薄如纸;还有那碗鸡汤面,面细如丝,汤白如雪,无不令人馋涎欲滴。柳永也不推辞,只捡那好吃的入口,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见他吃饱喝足,楚楚方问:“请问柳公子,当年你在汴京,名噪一时。听人传言:凡饮井水处,都歌柳词。却为何得罪了圣上,弄到如此地步?”

柳永见问,长叹一声,将自己的经历细细讲了一遍。又讲到欲求见孙何,无奈门子不肯通报,现走投无路,无处安身。

楚楚听了他的遭遇,沉吟了一阵说:“那孙何知府,平日为人严谨,不苟言笑,原也极难见客。不知你与何知府交情如何?”

“他与家父是世交。”

“这年头,人大都势利。你既得罪了仁宗皇上,也就顾不得世交了。他若愿意见你,托个人带个话倒也容易,就怕他不愿见你,倒怪带话人多事。”

“那你说怎么办?”

楚楚想了想说:“我倒有个办法。大后日正是中秋佳节,孙知府早就下了贴儿,叫我去唱曲。柳公子是当今填词高手,不如在这几日填首新词来,我便在孙知府面前唱了。他听是新曲,必会问我是何人所做,我便将公子说出。他见也罢,不见也罢,自然也怪不得我。”

柳永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不知孙知府喜欢听什么样的曲子。”

“孙知府是杭州知府,你就将杭州的美色赞叹一番,他心中自然喜欢。”

“描写山水景物,原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就依了姑娘之言,明后两日,将这杭州城的名胜古迹看个明白。后日晚上,必写出一首佳词,以做晋见之礼。”柳永说罢,见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