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22

第22章 二十二、逛闲街听己曲惊似故人

告辞冉公后,柳永没有直接去孙知府处。一来他不想给那些看门人银子,二来他想在街上四处走走,看能不能能碰见冉公说的那两个人。毕竟这天底下脸上长肉瘤的人还是不多。

走了几条街,见前面有一青色小院,门口两侧挑了两只大大的红灯笼,门楣上挂了一个匾,上写“兰香院”。从门口望去,只见院内人影婆娑,树影摇曳,歌声不绝。柳永想进去看看,可手边无钱,只得叹息着离去。

则走出两步,突然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高亢清亮的歌声,细听又是那么婉转悠场。一曲终了,余音绕梁。柳永心里一惊:没曾想这杭州城里,竟也有如此美妙动听的歌喉,只不知这女子长得什么样,怕是难有小玉那份姿色。当今世上,象小玉那样姿容音色皆出类萃的人怕是再难找到了。有那女子,音色和她一般好的,姿容又不如她;姿容和她一般美貌的,音色又不如她。只可惜如此一个绝色女子,却又如此薄情寡义。正想着,那歌声又再响起。细听那歌词却是:

冻云黯淡天气,扁扁一叶,乘兴离江渚。度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益鸟,翩翩地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树,数行霜树。残月下,渔人鸣榔归去。荷零落,裹扬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幕。

柳永一听身子就软了。这还是他那年和小玉在一起时写的词,没想到竟传到杭州来了。虽是同一首词,这姑娘和小玉唱得却是绝然不同。这姑娘虽也唱得清脆响亮,婉转动听,却终少了小玉唱此词时的那种恬静幽美,仿佛身临其境的那种韵味。他由不得叹道:“真是个好噪子,只可惜少了一种韵味。”

话音刚落,从后面走来一人,将他一瞪,愤愤不平地说:“这是谁呀,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柳永闻声一看,见是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小丫头,手上端了一个细瓷盘子,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做工精致的点心。

那丫头见他站在那里只是发怔,心里又好气又好笑,便奚落他道:“适才听公子说我家小姐唱歌缺乏一种韵味,睢你这模样,怕是连填词也没学会,如何就这般不识羞,到这里来班门弄斧。”

一席话说得柳永百感交加。想自己当初在汴京时,谁人不知他这填词能手柳三变。那时出入歌院酒肆,教坊青楼,哪个歌伎不是曲意奉承,笑脸相迎。如今一个小丫头也敢将他嘲笑,真是虎落平川被犬欺,龙遇浅滩遭虾戏。还是早早离了这是非之地。这样想着,也不理那丫头,转头向巷口走去。转头向巷口走去。那小丫头哈哈大笑,得意地进去了。

刚走到巷口,就听后面有人喊:“喂!等一等!”

柳永回头一看,却是刚才骂他那小丫头。那丫头上前扯住他的袖子说:“公子慢走,我家小姐有请。”

柳永冷冷一笑说:“我又不认识你家姑娘,她请不请有我何事。”

那丫头道:“你这个人好不识抬举。我家楚楚姑娘在这杭州城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那些达官贵人上杆子巴结我家姑娘还巴结不上,你摆什么臭架子!”

柳永道:“你家姑娘纵是金枝玉叶,我就是不想见。如何?”

那丫头一愣,心想:这个穷秀才,脾气倒挺犟。也罢,让我激他一激。

“哼,我当你有多大学问,敢说我家姑娘歌唱得不好,却不敢去见她,真是狗屎上不得台面。”

柳永这时方明白了,原来是刚才他说唱歌没有韵味的那位姑娘找他兴师问罪来了。也是年轻人心性,他心一横,冷笑道:“去就去,莫非你家姑娘能把我吃了不成。”

柳永跟随那丫头穿过大厅,来到后面一个小院,走进右侧一间亮着烛光的屋子。

只见一个衣着艳丽的姑娘正端坐在一张铺着锈垫的大靠椅上,头上戴满了珠宝首饰,脖子上是一条粗亮的金项圈,就连衣服的领口袖边,也镶满金丝银线,一身的珠光宝气。柳永想:但凡天生丽质的女子,都知道“清水出芙蓉,天然胜雕琢”的奥妙,这位姑娘如此用珠宝点缀自己,怕是相貌一般。想罢漫不经心地抬头一看,就象被电击了一样,一下子倒退了好几步。

那丫头在一边趁机道:“怎么,害怕了?”

柳永顾不得理会小丫头的话,只是心里暗暗称奇。眼前这位楚楚姑娘,那脸庞几乎与小玉一般无二,令人有种恍若隔世之感。不同的是,而这位姑娘虽也是美艳绝伦,可气韵上却有点粗俗,犹如一朵娇艳的牡丹长在一个粗糙的瓷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