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21

第21章 二十一、宿民家述冤屈受人之托

吃了饭,老伯将柳永领到刚才看见的开着门的屋子里。

“这是我和我孙儿的屋子,你今天就住在这里吧。”

说完,他打旁边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红布包。

“既然公子与孙大人有旧,这包银子你先拿去给那些门子,他们势必会为你去通报。”

柳永推辞道:“老伯留我食宿已是感激不尽,如何能要你的银子。再说了,不能纵容了这些门子。”

老伯道:“你们读书人哪知这世道,凡事离了钱皆不可。再说了,我也不是白给你银子,老伯我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

那老伯见问,叹了一口气说:“老汉我姓冉,人称冉公。儿子早亡,身边只有一个孙儿冉强和一个孙女冉巧儿。冉强平日里喜欢舞枪弄棒,便托人在府里找了一个差事,做了府库的卫士。谁知半月前他值班的夜里,府库被人盗了。这丢了别的还好说,便便把那颗准备向皇上进贡的绝世珍宝给偷了。我孙儿由此被打入死牢,至今生死不明。既然公子和孙大人有旧,还请公子在孙大人面前替我孙儿美言两句,老汉我感激不尽。”

柳永没想到老汉求的是这样一件事,将给皇上进贡的珍宝弄丢了,这犯的可是死罪。本待拒绝,可一见老汉一脸的恳求之色,便改口说:“若能见着孙大人,定当替老伯求情。只是事关重大,柳永人微言轻,不知能否帮得上忙。”

老伯道:“只要公子尽心就行了。我为了救孙儿一命,上下打点,现已倾家荡产,又何在乎这点银子。自古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顺其自然。帮上忙,是他命不该绝;帮不上忙,是他命当如此。公子不要有何顾忌,我这也是碰碰运气罢了。”

柳永和冉公在一张大床上睡了。冉公遂将冉强出事那天的事情经过详详细细地讲给柳永听。

原来,出事的前一天,恰是冉强休班。白天无事,冉强在城里闲逛,碰见两个奇异之人。先是看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长得极高,左脸上有个肉瘤,走路缩着个脖子,目光阴沉阴沉的。冉强想,我在杭州住了二十几年,怎么没见过这个人.想必不是本地人。不知是来游玩的,还是来做生意的。不过,看他的长相,倒像是鼠窍狗偷之辈。出于好奇,冉强就悄悄跟在这人身后,想看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哪知走着走首,见他竟向府库的方向走去,不由就多了个心眼,忙跟随上去。哪知刚一转弯,猛地过来一个人和他撞了个满怀。冉强只觉浑身一麻,抬头一看,是位中年男人,长得五大三粗的,一脸的横肉。

那男人撞了他也不道歉,竟瞪了他一眼,像没事人似地走了。待冉强缓地颈来,那个男人已走远,那个瘦高的男人也无影无踪了。

第二日轮到冉强值班。他早早来到府库,交接班后,先将四周检查了一遍,没发现什么异常。想到昨遇到的那两个人,冉强怕是惯偷来踩道的,一晚上不敢合眼,坐在值班室和另一个当值的聊天。哪知到了三更时分,突然闻到一股香气,当即就晕晕沉沉地睡过去了。

醒来时,两人皆睡在地上,四周静悄悄的,井然有序,无一点受过骚扰的迹象,府库上的销也是销得好好的。交接班时,按惯例,打开宝匣一看,那颗宝珠不在了。盗贼一没撬门,二没挖墙打洞,那颗宝珠却不翼而飞了。冉强和另一个当值的当即被打入死牢。

“那为何不将那可疑人之事讲出。抓住那两个可疑人,冉强岂不就无罪了吗?”"

“还说呢。不说还好,冉强在公堂上把这事一讲,更落下话柄了。说你即已发现了可疑之人,为何不早点报告。这必是你与外人勾结,监守自盗。冉强这可成了‘黄泥巴落在裤裆里,是屎也是屎,不是屎还是屎。’眼瞅着性命不保。可怜我冉家就冉强这一个根,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对得起他死去的爹娘。公子,我孙儿一向老实本分,怎肯做那偷盗之事。既然公子与知府大人有交情,务必请公子替我孙儿美言几句。我老汉就是今生当牛做马也忘不了公子的大恩大德。”

冉公说着腿一曲,竟向柳永跪下。

柳永慌得忙冉公扶起。

“老伯,你的话我是信了。可这事的确麻烦。你想,给皇上的贡品丢了,这是要杀头的。知府如果不拿你孙儿顶罪,他岂不是要自己去顶罪?”

“那怎么办?莫非我那孙儿就这样冤死了不成。可怜我那孙儿,才刚满十八岁,还未娶亲呢。”

冉公说着涕泪长流。

柳永见状不忍,忙又劝慰说:“老伯也不要过于伤心。想那孙知府本不是个糊涂官,我若见着他,一定将你孙儿的冤屈告知他。只要他多派些人四处查找,抓着那两个偷宝之人,找回丢失的宝珠,你孙儿就可获救了。”

“话是这么说,可天下之大,没名没姓的,要抓着这两个小偷,谈何容易。”

“这就看你孙儿的运气了。说不定你孙儿命不该绝,那两小偷就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