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02

第2章 二、俊才郎解危难智赢芳心

众人皆向此人望去。只见这人不过二十来岁,一副文人打扮,身材不高不矮,体态不肥不瘦,眉清目秀,面俏额低,末语先笑,眉宇间似有万般情思,不卑不亢,举手间自有一番风流。一看就知道不是个等闲之辈。

此人姓柳名三变,字耆卿,福建祟安人,不到十岁就能吟诗作词,在家乡是出了名的才子,十六岁就考中了秀才。此次进京是为了赶考,因端午节出来散心,见众人都往迎春楼走,便也跟着进来了。适才见小玉歌唱得好,人也长得美,心里早就有了爱慕之意。见有人要砸场子,忙挺身而出。

李二见有人出面坏他的事,气得一撸袖子,瞪着柳三变骂道:“咦,真稀奇。怎么驴圈里伸出马嘴来。你活得不耐烦了想讨打是不是?”

柳三变不慌不忙地说:“你不就是想听‘思郎’么?我马上写一首‘思郎’让小玉唱来你听如何?”

李二一愣,只得住手。

李英英见有人出来解围,忙命人备下纸墨。

柳三变略一思索,拿起笔“刷刷刷”写了一首歌词,然后两手捧着宣纸,毕恭毕敬地送到小玉面前。

小玉见此人才思如此敏捷,不过一支香的功夫就写成了一首词,心里十分惊讶,便略带羞涩地接过宣纸,只一看,这心儿就醉了。词中虽然也是写的男女之情,可用词清丽,含蓄委婉,全无一点庸俗之气,和时下流行的那些淫词艳调真有天壤之别。

于是,她定下心来,娓娓唱道: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茑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销。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少年光阴虚过。”

一曲唱罢,满堂喝彩。

小玉微微一笑,飘然而去。

李二虽然不通文墨,可也听得出这是一个女子在思念情郎,无柰,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这就是后来出了名的那首《定风波》。

柳三变见小玉下了台,顿觉索然无趣,又听了一首歌,便起身离去。刚走出大厅,就见一个小丫头迎上前说:“公子,小玉姑娘有请。”

柳三变一听喜出望外,也不嫌让,就随着那小丫头去了。那小丫头将他径直带到小玉的房间。

小玉一见柳三变就深深地拜了下去。“适才多亏公子出手相助,小玉感激不尽。人面前不便说话,特将公子请来,请接受小玉一拜。”

柳三变忙躬身还礼:“区区小事,姑娘何足挂齿。只是小生见姑娘气质高雅、冰清玉洁,不知为何却卖唱为生?”

小玉见问,惨然一笑,泪水似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落。

唐朝后期,各地节度使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扩大了势力,据地称雄,展开了激烈战争,出现了五代十国各自独立的局面。后来,后周的禁军统领赵匡胤从后周的七岁小皇帝手中夺得政权,建立了北宋,自称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十分注意吸取唐末五代以来武兵拥兵自立的教训,喝酒之间解除了拥立他当皇帝的将领石守信等的兵权,统统将他们打发回地方,使之“君巨之间无所猜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解除了一些将领的兵权后,自己直接掌握着庞大的禁军,而地方上的“厢兵”只担任警卫和杂役,又不给任何将领较大的兵权,使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因此北宋军队的战斗实力便渐渐削弱。

宋太祖死后,其弟赵匡义继位,即宋太宗。宋太宗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后,又向北方的契丹族王朝辽发动进攻,要收复五代时石敬塘割让给辽的幽州等城,结果吃了败仗。到了宋真宗继位,辽国已从防御变为进攻。公元1004年秋,辽军进攻澶州(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威胁汴京。当时集驻在澶州的军队士气非常旺盛,宋真宗不是率领广大军民英勇抵抗,而是派曹利用去辽营讲和,与辽订立了“澶渊之盟”,同意以白沟为界,互不用兵,但北宋每年必须给辽二十万匹绢和十万两银,开创了宋代以"纳岁币求苟安"的先例。自此百姓的苛捐杂税就增多了。

小玉的家原在定州,与契丹族相近。“澶渊之盟”前,小玉家虽不算富,可也有良田二十余亩,小四合院一座。一家六口人,爷爷、奶奶、父母和一个孪生妹妹也能丰衣足食,安然度日。“澶渊之盟”后,由于百姓的苛捐杂税增多了,小玉家每年的收成大都交了赋税,再加上贪官污吏的勒索,渐觉衣粮无靠,时不时变卖些家产、田亩聊以度日。宋真宗天禧五年,小玉的家乡遭了大灾,田里颗粒无收。小玉的爷爷、奶奶又相继得了重病。为了给爷爷、奶奶治病,父亲变买了家里的小四合院,一家六口,挤在两间破草屋里,吃了上顿没下顿,饥寒交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