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01

第1章 一、俏歌女端午节台上受窘

北宋初年,宋真宗、宋仁宗两朝,正是史学家所谓“百年无事”的承平盛世。汴京开封更是繁华似锦,一派升平景象,歌舞业也兴旺发达。

当时的汴京共有四大唱馆:迎春楼、望春楼、怀春楼、怡春楼。这四大唱馆地处汴京东南西北四大城区,各有特色,在汴京城同领风骚。但这年春上,迎春楼来了一个绝色女子,姓沈,名小玉,年方十七岁,长得美若芙蓉、艳若桃李、能歌善舞,技压群芳。渐渐地,这迎春楼就把其它三座唱馆比下去了,成了京都第一唱馆。迎春楼里,整日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形若闹市。

这天是五月初五,传说中屈原跳泊罗江自尽的日子。早在三天前,迎春楼主人李英英就备好了酒米、棕叶,蒸了几十笼小巧玲珑、甜咸各半的精致棕子以备宵夜之用。李英英知道,这一天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文人墨客准会不请自至,宾客盈门。客人们玩得高兴了,免不了要迎春楼供应宵夜点心。这几十笼棕子定会一扫而光。茶酒钱、点歌钱且不说,光这一项点心钱恐怕就要赚上百两银子。

果不出李英英所料,夜幕刚刚降临,迎春楼就人喧马叫,须臾间坐满了宾客。

迎春楼的头牌歌伎叫沈小玉,长得是如花似玉,倾国倾城。几名伴舞的歌女似众星捧月般将她拥到台前。

小玉舒展歌喉,娓娓唱到: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曲唱罢,歌声绕梁。众人起声喝采。

小玉唱罢,飘然而去。

小玉刚刚离去,客人中便有人高叫:“我出二十两银子,叫小玉再唱一个。”

李英英见有人出价二十两,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小玉换了装,身着一件紫色长裙,似弱柳扶风般走上台来。她照惯例向客人们行了个礼,然后敛着手,等着客人报上歌名。

那个出价二十两的客人年龄三十开外,方面大耳,一脸的络腮胡。他不怀好意地朝着小玉喊:“‘思郎’!我要听‘思郎’!”

小玉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她站在台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窘迫不堪。

原来‘思郎’是一首很下流的歌,不但唱词不堪入耳,而且带有调戏、污辱歌伎的意思。小玉心高气傲,自然宁死也不肯唱。可按照当时的唱馆规定,客人只要给了钱,点什么就要唱什么。如果不唱,客人就有权砸场子。

李英英见势不好,忙赔着笑脸上前说:“这位客人要听‘思郎’,我另叫位姑娘上来唱,保证让客人听得心花怒放。”

“不行。我就是看上了小玉姑娘,非让她唱不可。否则,可别怪我不客气。”

他身边的几个人也跟着起哄起来:“唱啊!我们可是出了大价钱的。不会唱就倒赔我们五十两。”众人骂骂咧咧的操起棍子就要砸场子。

“且慢!”

人群中突然有人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