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2496200000074

第74章 释"妄为推测有何益"

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十月初七日、十四日,洪秀全接连发布了两道有关天历的诏旨,规定了六个重要节日。十四日的诏旨说,天历首先要着重"孝顺爷",即孝顺上帝,所以天历中要注明报爷节、爷降节;其次要着重"恭敬哥",即恭敬耶稣,所以要注明太兄升天节、太兄及天王登极节、哥降节;最后要着重"识东王",所以要注明东升节。接着,这道诏旨说:"天国代代遵三重,天情真道福无穷。妄为推测有何益,可怜叛爷成臭虫。脱尽凡情天情显,爷初立约现天虹。哥活二日升四旬,四十年斡可认踪。"(《太平天国》,第1册,208页。)近有论者说,过去的研究者忽略了这些话,特别是其中"妄为推测"两句的意义。他们说,韦昌辉在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杀杨秀清后,就制造了杨要"篡弑"和奉有洪秀全"密诏"杀杨等谣言,"妄为推测有何益"这几句诗,就是洪秀全对谣言的驳斥和对韦昌辉的批判。

韦昌辉在1856年造的谣言,洪秀全等时过境迁,三年以后才来驳斥,事情已很奇怪。不过我们在这里不去谈当年是否有什么谣言和对洪杨韦内讧应该怎么评价,只说"妄为推测"两句的本意。

太平天国的历法有很多创造。它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单月三十一日,双月三十日;立春、清明、芒种、立秋、寒露、大雪俱十六日,其余节气十五日。尤其是,它废除了自汉朝以来以阴阳五行吉凶祸福附会于历法的做法,坚决清除这一类迷信,是它的一大特色。我们试以现存天历同清朝的时宪书做一简单对照。如咸丰十一年(1861)时宪书,历首就有一张"年神方位之图",有所谓吊、客、五鬼、丧门、白虎等等神道的方位,说:"各神所临之地,惟奏书博士宜向之,余各有所忌。若有破坏,须修营者以天德岁德月德天德合岁德合月德天恩天赦母仓所会之辰,或各神出游日,并工修营无妨。"此外,每日又有"宜会亲友"、"宜祭祀"、"宜嫁娶"、"不宜出行"、"不宜动土"等等规定。而这一年的天历,除列出年名、月名、月建、日名(以干支纪日)、日宿(以二十八宿附入历书并以纪礼拜)和节气外,将这些黄道黑道之类的迷信一概删除。不仅1861年年历如此,现存其他各年年历都如此。太平天国认为,"年月日时皆是天父排定,年年是吉是良,月月是吉是良,日日时时亦总是吉是良,有何好歹?何用拣择!凡大众能真心虔敬天父上主皇上帝,有天看顾,随时行事皆大吉大昌也。"他们认为,"从前历书一切邪说歪例,皆妖魔诡计迷陷世人"( 见太平天国各年献新历奏。),所以天历中统予删除。

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十月洪秀全颁布的上述诏旨,主要内容之一是宣布采纳洪仁玕关于天历四十年一斡旋的意见:由于天历岁实为三百六十六日,每年多出四分之三日,所以洪仁玕建议每四十年一减,该年每月二十八日,节气俱十四日。诏旨的另一内容是规定今后历书须注明上述报爷节、爷降节等六个节日。此外,诏旨也批判了旧历书推算吉凶祸福的邪说歪例。十四日的诏旨有这样一些话:

凡历信邪中鬼计,妄为推算陷鬼门。叛爷惑鬼受永罚,今诏脱凡齐醒遵。谈天说地皆妄诞,认真真道永生存。

这是说,旧历书妄为推算吉凶祸福,是魔鬼的诡计,搞这一套,就是背叛上帝,为魔鬼所惑,将在地狱永远受罚,按上帝的真道才能得到永远之福。

明白了太平天国天历对旧历书的批判,就可以理解上述十四日诏旨中"妄为推测"六句诗的本来意思:不要乱推算吉凶祸福,那是毫无用处的,那样就会背叛上帝,变成臭虫("臭虫"是洪秀全对违背上帝教教义者的贬称,《天父诗》等处屡用)。把错误的世俗道理都抛弃,就能见到天情道理,上帝与人立了约,就出现天虹为标志。耶稣复活后过四十日升天,这就预示着天历要四十年一斡旋。

还可以从字义和用词习惯上说明"妄为推测"与驳斥"谣言"无关。"推测"一词在这里并不解为"忖度"、"猜想",而是推算占验之意。洪仁玕有《天历序》一文,其中说:

故夫历纪一书,本天道之自然,以运用于不息,无如后世之人各骋私智,互斗异谈,创支干生克之论,著日时吉凶之言,甚至借以推测,用以占候,以致异议愈多,失真愈远。

说:

历查史册,推测占验之术,起于晋之郭璞,诡言得有青囊经,葬卜休咎,荫人祸福,唐之杨松筠踵其弊而增其非,故今之言历数者以此二人为宗。曾亦思郭璞不见富贵之福,反遭灭族之凶,松筠贫苦江湖,并无安身之地?彼既不能自为趋吉避凶,岂有后人传之而能使人趋吉避凶之理?(洪仁玕:《钦定英杰归真》,见《太平天国》,第2册,587~588页。)

仁玕这篇序有很卓越的见解,对于读懂"推测"二字和"妄为推"诸句也有帮助。

可见"妄为推测有何益,可怜叛爷成臭虫"之句,与驳斥"谣"、批判韦昌辉云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198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