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2496200000075

第75章 "嗣君"及其他

据《太平礼制》,太平天国东王以下诸王世子称为嗣君。东、西、南王都在前期死,其后嗣乃袭封为幼王--幼东王、幼西王、幼南王。北王削职,无嗣君,亦无幼王。翼王、干王、英王之嗣君都不著。李秀成子容发颇有名,但却以忠二殿下称于时,当是李秀成次子,其长子也不著,未见有忠嗣君之记载。

在诸王子弟中以嗣君著的,有赞嗣君。

赞嗣君即赞王蒙得恩长子蒙时雍。蒙得恩是参加金田起义的老战士,深受洪秀全宠信,石达开出走后,任中军主将、正掌率,总理朝政。洪仁玕到京后,仍是朝官领袖。但因年老多病,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四月去世前,其职务即由他的儿子赞嗣君出面代行,故赞嗣君之名闻于中外。1861年春太平天国与英国侵略者暂时妥协,决定本年内不进攻上海,即由赞嗣君出面谈判,并由赞嗣君通令各营将士遵守。在中文文件中,还保存有一份以赞嗣君领衔给敛天安梁凤超等的信件,同意在七里洲江边借地三丈"与洋人盖屋,堆贮煤炭"( 萧一山编:《太平天国书翰》八。)。

太平天国诸王的嗣君见于史料的,还有一位就嗣钧黄三升。

太平天国后期避讳增多,约在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1862)颁布的《钦定敬避字样》,规定除东、西王外,诸王嗣君改称"嗣钧"。就嗣钧即就王的嗣君。

就王黄盛爵,原姓王,因避讳而改姓黄,是洪秀全的表兄,洪秀全1844年首次去广西,就住在贵县赐谷村黄盛爵兄弟家。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就嗣钧黄三升有一封给天义吴习玖的信,原件在1966年被发现。(参见《苏州市新发现一批太平天国革命文物》,载《文物》,1973(4)。)看来这位黄三升虽然只是嗣君身份,并未袭爵,但也参加了带兵作战。

蒙时雍以赞嗣君名义发出的公文,因影印模糊,未能辨识是否盖有"赞嗣君"印信;但据他袭爵为幼赞王后仍盖赞王蒙得恩印来推测,很可能也是盖蒙得恩印,并无赞嗣君印。这是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的情况。而在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在就嗣钧黄三升给天义吴习玖的信上,却盖有"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顶天扶朝纲就嗣钧黄三升"双龙纹大印,这应是末期的制度愈趋繁杂的表现。

太平天国礼制规定,诸王的次子以下,唯东、西王之子得称二殿下、三殿下,均爵千岁。其他各王,仅世子得称嗣君千岁,次子以下未见规定。李容发称忠二殿下,系在李秀成开辟苏福省后,赖冠英等保奏,由幼主奉天王命特旨加封。幼主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九月三十一日诏旨:"特诏封李容发为天朝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二殿下,赐金牌、金项圈、雉翎、金印,以壮天威。吏部官颁印,俾伊收执治事也。"(《太平天国史料》,109页。)为什么赐给这些东西?李容发是位少年将军,赐给金项圈,与少年身份相合;赐给雉翎,有给战将助威之意。

天王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诏旨,规定了东、西王以下二十人的印衔,诏旨最后说:"再诏。传出东印、南印各一颗,传典金官、典印官遵今诏换刻缴回。钦此。金颈钏二,一金牌内换刻云顶天扶朝纲东王,一金牌内换刻云顶天扶朝纲南王。钦此。"(据英国伦敦公共档案局藏原抄件。)据此,金项圈似是与金牌相连的,金牌上要刻爵衔。这些金项圈、金牌虽然刻上了东王、南王之衔,但受者是幼东王、幼南王这些小孩子。他们不是战将,所以未赐雉翎。

但奇怪的是,太平天国也把金项圈、雉翎赐给不是战将的老年人。幼主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十一月初十日诏旨:"并诏长伯、次伯、驸马、西王父谕升询谕,臣下奏升称申奏,均赐金牌、金项圈、雉翎、金印、天府。"(《太平天国史料》,112页。)长伯、次伯均系洪秀全胞兄,西王父是萧朝贵之父,这时都是五十以外的人,从来不上战场。据此,赐给金项圈、雉翎,似乎又是一种不关乎年龄、文武的荣宠制度。

据熟悉太平天国前期情况的地主文人报道,太平天国的衣冠制度,"自首逆以次,帽前皆有伪职字样,惟纱帽、雉翎一概不用"( 涤浮道人:《金陵杂记》,见《太平天国》,第4册,619页。)。但不用雉翎这一点,看来在后期有了改变。

太平天国前期的高级官员,在印章中除爵衔外,并刻本人姓名,如"太平天国蒸王秦日纲"、"太平天国真忠报国佐天侯陈承珞"之类,天官正丞相以下则只刻职衔,不书姓名。但在后期,爵职增多而紊乱,据发现的文书文物和曾国藩家藏的"伪官执照清册"、"伪印清册",燕、豫、侯等中低级爵位以至某些杂职的官印,都刻上了姓名。太平天国实行世袭制度,不仅嗣君是顾名思义的继承人,而且其他很多爵职也可以世袭。在印章中刻有姓名的情况下,袭封者是否另刻新印?赞王蒙得恩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高层领导人,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四月去世,其子蒙时雍称幼赞王袭爵。在这一年,洪仁玕与幼赞王蒙时雍、忠诚二天将李春发会衔发布戒浮文巧言训谕,幼赞王蒙时雍所盖印的印文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顶天扶朝纲赞王蒙得恩"( 萧一山编:《太平天国诏谕·辨识》。),仍是他父亲的印。

1966年苏州发现一批太平天国文书,其中有洪秀全的亲戚"袭爵保天安黄得馥"给天义吴习玖的一份禀帖,所钤用的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就王宗开朝勋臣保天安黄金伦"的印。(参见《苏州市新发现一批太平天国革命文物》,载《文物》,1973(4)。)禀帖中说,他的父亲黄金伦已在去年去世。禀帖系在第二年(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四月初一日发出,用的仍是他父亲的印。

除由文物证明的实例以外,还可以从史料上来推测。

英国伦敦公共档案局收藏的一份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天王诏旨(原抄件),规定了东王以下二十名高级人员的印衔。其中东王、西王、南王、豫王的印衔是:

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传天父上主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后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前导副军师顶天扶朝纲南王冯云山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顶天扶朝纲豫王胡以晃(据英国伦敦公共档案局藏原抄件。)

这四个王当时早已去世,由幼东王、幼西王、幼南王、幼豫王袭爵。洪秀全的诏旨没有给这些幼王规定印衔,而是颁刻仍有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名字的印。可以推测,这些印就是给幼王使用的。

但也有不同的情况。曾国藩"伪官执照清册"中记有如下一条,"伪天官燕提掌军民加贰秩彭大顺衔官照四张"( 《太平天国"伪"官执照和"伪"印清册》,见《湖南历史资料》,1958(1)。)。彭大顺即脱离石达开而"万里回朝"之为首者,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春牺牲。曾国藩"伪印清册"中又记有"世袭天官燕彭交得"印一颗。"天官燕"的爵衔似已有简略,但两者相同,此彭交得应是袭彭大顺职者。袭职者印的文字有所不同。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应是另刻的印。

东、西、南、豫、赞诸王都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级官员,就连王宗保天安黄金伦也是朝中的皇亲国戚,他们的后嗣袭爵都用旧印,这似乎是太平天国的一项制度;彭交得另刻新印,则可能是地方上的变例。

198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