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2476400000095

第95章 火类(一)

诸热瞀瘛[瘛:指筋脈挛急,手足抽动的病证,俗称抽风。],暴瘖冒昧[暴瘖冒昧:暴,突然;瘖,yīn,音“阴”,失音,声哑;冒昧,冒昧均含有神情不爽的意思,是所谓同义联合词。],躁扰狂越[躁扰狂越:躁,躁动不宁;狂,神志狂乱;越,举动超越常规。],骂詈惊骇[骂詈惊骇:骂詈,詈,骂的意思,是骂詈同义;惊骇,骇,hài,音“亥”,惊惧,惊骇,惊惧不宁。],胕肿疼酸,气逆衝上,禁慄,如丧神守[如丧神守:形容禁慄不能自我控制。],嚏呕[嚏:原作“及”,据伤寒三书、四库全书本改。],疮疡,喉痹[喉痹:指咽喉部有闭塞不通感的病症。],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目昧:目不明。],暴注瞤瘛[暴注瞤瘛:暴注,突然的泄泻;瞤,shǔn,掣动、颤抖。],暴病暴死,皆属于火。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大凡各种热证,神志昏乱,手脚抽动;突然音哑,神情不爽;躁动不宁,神志狂乱,举动失常;怒骂,惊惧不宁;肌肉痈肿,肢体酸疼;气机逆乱上冲;寒冷战慄,或口噤不开,以致不能自我控制;喷嚏,呕吐,疮疡;喉痹,耳鸣耳聋;呕吐而致食物向上涌溢,食物不下;双眼昏暗不明;突然泄泻,肢体肌肉抽掣颤抖;以及突发的疾病,突然死亡等病证,均属于火热为病。少阳相火的热与心包络、三焦之气相应。

瞀,昏也,如酒醉。而心火热甚,则神浊昧而瞀昏也[神浊昧:心神浑乱不清。]。

瞀,是神志昏乱,像喝醉酒一样。如果心火热甚,那么心神混乱不清,从而出现神志昏乱的病证。

瘛,动也。惕跳动瘛[惕:惊恐。],火之体也。

瘛,是肢体抽动。惊恐、肌肉跳动、肢体抽动,是火的本性所致。

暴瘖,猝痖也[痖:同“哑”,失音,口不能言。]。金肺主声[金肺主声:肺属金,主发声、呼吸。],故五行惟金响,金应于乾[金应于乾:乾,卦名,依文王八卦次序,乾卦位于西北方,与秋季的燥金之气相应。],乾为天[乾为天;乾为纯阳卦,与天相应。],天为阳,为健,为动,金本燥,为涸,为收,为敛[敛:liǎn,音“脸”。收敛、聚集。],为劲切[劲切:刚劲急迫,比喻秋季气象。],为刚洁,故诸能鸣者,无越此也。凡诸发语声者,由其形气之鼓击也,鼓击者,乃健动之用也。所谓物寒则能鸣者,水实制火,火不剋金也。其或火旺水衰,热乘金肺,而神浊气郁,则暴瘖无声也。故《经》言[经:此指《素问》。]:内夺而厥[内夺而厥:夺,通“脱”,肾精内脱,气机上逆。],则为瘖俳[瘖俳:俳,pái,音“排”,瘖俳,指口不能言,足不能行的病证,即所谓舌瘖足废。],此肾虚也。俳者,废也。

暴瘖,是突然声哑。肺属金,主持人的声音,所以在五行中,只有金才能发出声响。金与位于西北的乾卦相应,乾卦象征天,天的性质属阳,天主健运,主动。金的本质属燥,具有干涸、收敛、刚劲急迫、洁净清爽的特性,所以凡是能发出声音的,没有能超过金属的。大凡所有声音的形成,是物体的形体与气相鼓荡冲击而产生的,鼓荡冲击,是阳气的健运作用。所谓物体受寒时便能发出响声,是由于水盛制约了火,火不能制金,肺金旺盛的缘故。假如火旺水衰,邪热伤伐肺金,以致肺神混浊气郁,于是突然音哑无声。所以《内经》说:肾精内耗,气机逆乱,因而便形成舌痿不能言,足废不能行的瘖俳证,这是肾虚造成的。俳,是废的意思。

冒昧,非触冒也,乃昏冒也。昧,昏暗也,气热则神浊冒昧,火之体也。

冒昧,并不是接触冒犯,而是指头部昏蒙,神情不爽,视物不清的病证。昧,是视物昏暗的意思,热气过甚,上扰清窍,于是出现神识混浊而冒昧的病证,是火的本体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