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2476400000094

第94章 湿类

诸痉强直[痉:指肢体强直,口噤不开一类病证。],积饮,痞隔,中满[积饮,痞隔,中满:积饮,指停留于体内的饮邪。痞,心胸胀满的病证。隔,阻滞隔绝不通。中满,指脘腹胀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胕肿:胕,fú,音“伏”,浮肿。胕肿,即水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於湿。足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

大凡肢体强直,口噤不开的痉病;饮邪内停,心胸胀满闭塞不通,脘腹胀满;霍乱上吐下泻;身体沉重,肌肤水肿,肌肉如同软泥一样,以手指按压手指移开后,凹陷不能很快平复等病证,多数属于湿邪为患。足太阴经的湿土,与脾胃之气相应。

诸痉强直,筋劲强直而不柔和也,土主安靜故也[土主安靜:土为五行之一,属至阴之类,性靜而不躁动。]。阴痉,曰柔,阳痉,曰刚。亢则害,承乃制,故湿过极则反兼风化制之[湿过极则反兼风化制之:湿土过甚反而出现风木的气化来加以制约。],然兼化者虚象,而实非风也。

诸痉强直,即筋脉肢体刚劲强直而不柔和,是因为土主安静的缘故。性质属阴的痉病称为柔痉,性质属阳的痉病称为刚痉。五行中某一行之气过甚,就会产生危害,那么承其下的一行就加以制约。所以湿土之气过甚,反而出现风木的气化加以制约。不过相兼的风象是一种假象,而实际并不是风病。

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水得燥则消散,得湿则不消以为积饮也,土湿主否故也[否:闭塞,阻隔不通的意。]。

积饮,是停留于体内的饮邪蓄积而不消散。水饮遇到燥气就消散,遇到湿气就不容易消散,停留体内而形成积饮,这是因为土湿之气本来容易引起闭塞不通的缘故。

痞与否同,不通泰也[通泰:本指天地二气相交而不阻闭;此指畅通无阻。]。谓精神荣卫血气津液出入流行之纹理[精神荣卫血气津液出入流行之纹理:荣同“营”。纹理,本指物体表面上显现的线形条纹,此借指精、神、营、卫、血、气、津、液通行的道路。],闭密而为痞也。

痞与否的含义相同,即阻塞而不畅通的意思。是指人体的精神、营卫、气血、津液运行的道路密闭而不畅通,因而形成了痞。

隔,阻滞也,谓肠胃隔绝而传化失其常也[传化:指肠胃的传导运化功能。]。

隔,即阻滞不通,这里指肠胃道阻隔不通,从而使饮食物的传导运化失去正常。

中满,湿为积饮痞隔,而土主形体,位在中央,故中满也。

中满,是湿土之气被停积的水饮阻隔闭塞,而脾土又主管人的形体,位居人体中部,因而出现脘腹胀满。

霍乱吐下,湿为留饮痞隔,而传化失常,故甚则霍乱吐泻也。

霍乱吐泻,脾胃湿土之气被停留的水饮阻隔闭塞,而使肠胃的传导运化功能失常,所以过甚便形成上吐下泻的霍乱病。

体重[重:原脱,据伤寒三书,伤寒六书及四库全书本补。],轻清为天[轻清为天:自然界性质轻清的阳气上昇形成天。],重浊为地[重浊为地:自然界性质重浊的阴气下降形成地。],故土湿为病,则体重宜也[宜:适当、相称。]。

身体沉重,自然界的轻清之气上升形成天,重浊之气下降形成地,所以脾胃湿土造成的疾病,身体沉重是很自然的。

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泥之象也,土过湿则为泥。湿为病也,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故甚则胕肿也。

浮肿,肌肉像软泥一样,以手指按压,移开手指,凹陷不能很快平复,这是软泥的征象,土太湿就成为泥。湿土所形成的疾病,如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泻,身体沉重等,过甚便形成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