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2476400000072

第72章 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编写说明

编写说明

一、本书点校注译以江阴朱文震校刊的《医学正脉全书》一卷本为底本。以新安程效倩订,上海千顷堂书局刊印《刘河间伤寒三书》本为主校本(简称“伤寒三书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影印本(简称“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素问玄机原病式》本(简称“丛书集成本”);上海千顷堂刊印《刘河间伤寒六书》本(简称“伤寒六书本”)为旁校本。以通行的《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为他校本。同时还参考了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198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河间医集》等书。

二、该书中原无“刘完素自序”及“素问玄机原病式例”两部分内容,为保持本书的完整性及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将主校本中这两部分内容移过来,分别置于编写说明之后及“五运主病”之前。

三、原书无“目录”,依照内容重新编一“目录”置于刘完素自序之后。

四、首先将原文分成若干小段,分段进行校勘、注释、语译。校勘以对校为主,辅以本校,他校和理校,其具体做法如下。

1原书各类大纲下的小字均予以保留,并作相应语译。

2原文中的夹注、注音一律删除,不出注语。

3对明显的笔误字、古今字、异体字、俗体字,一律改成通行的正体字,不出注语。

4原文中所引其他医书的文字,其中个别字词与原书不一,但含义相同或相近,引文不变,亦不出注语。

5底本与校本不同,而以底本为优者,或两义均可者,或难定是非者,原文不变,且不出注语。

6底本与校本不同,而显系底本的脱讹倒衍者,均予以补、改、删,并出注语,“据某补”、“据某改”或“据某删”。

7对于通假字,出具注语指出“某通某”,或“某,与某通”。

8对明显错讹的字句,且无据可查者,原文不变,但出具注语指出“某,疑为某”,或“某,当作某”。

9对一些难字,先注汉语拼音,再注一同音汉字,然后诠释含义;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及医学名词出注作必要注释。

10按小段,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将原文译成语体文。

11对一些重要医学理论,刘完素独到见解,难以用简洁语言说明的问题等,适当做一些按语。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始终得到本师李今庸教授的关心和指导,脱稿后又蒙其对全书进行审订,提出了不少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仅致以衷心地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