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藏经》对藏府辨证理论发展的贡献
鉴古观今,医籍传世与否,自当首重学术价值。若学伪术伪,则虽非伪托亦终不传,若学真术真,则虽伪托亦终不可不传。《中藏经》因伪托之名蒙尘千载而终传于世者,盖其学术思想渊源于《内》、《难》,而又以脉证形气决生死,以藏府辨证为中心独树一帜,而其具称于世者,乃《中藏经》在藏府辨证理论发展中之创新卓见。纵观之,《中藏经》对藏府辨证理论发展主要有如下三大贡献:
(一)新释“三焦学说”。三焦之名称,始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之论争,源起于《难经·二十五难》。其歧义在于三焦之名实与功能。历代医家各陈己见,大略而言之则有:《难经·二十五难》之“无形”说;《难经·三十一难》之“部位”说;宋代陈言之“有形”说;明代虞抟之“腔子”说。继之,清代则又有唐宗海之“油网”说;张果之“右肾下脂膜”说;沈金鳌之“匡廓”说;章太炎之“淋巴系统”说等等,迄今无有定论。若言三焦之功能,则初谓为决渎之官、中渎之府,主司水道,强调与膀胱之关系至为密切。继而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强调化气与行水之功能。
《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载:“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名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无形者也,亦号曰孤独之府。而卫出于上,荣出于中。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脉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吸有病,则苦腹胀气满,小腹坚,溺而不得,便而窘迫也。溢则作水,留则为胀。足太阳是其经也。”上述之论,力主无形而可分部位,此则宗《素问》、《灵枢》之原旨而又不悖《难经》之本意。由此可以认为:中医学定名三焦,初始之意乃包罗诸藏而分为上、中、下三部,因其功能泻而不藏而归属于六府,且独立于五府之外而名孤府;又因基于对其功能之初始认识,而名“玉海”,此即本篇谓之“足太阳是其经也”之由来。随着对其功能认识之深化,知其能主持诸气而内清藏府,故又名之曰“中清之府”。上述所论三焦之功能,谓其“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且明确指出“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此种认识与总结,贯古达今,补充、综合、发展《内经》、《难经》关于三焦之蕴义,使三焦之名称与功能得以较合理而全面统一。
(二)创新藏府病机学说。《中藏经·阴阳否格论第六》载:“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升降出入乃运动的基本形式,气分阴阳,故气机升降即阴阳升降。人生于天地之间,顺乎天地阴阳升降则生,逆之则死。而阴升阳降方可阴平阳秘,若阴降而不升,阳升而不降,则是阴阳否格,诸病乃生,进而阴阳离决。故《中藏经》论述藏府病机之始即明言“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亦即谓气机升降不相顺接。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载:“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寒热乃阴阳所化,故辨寒热即辨阴阳,为藏府辨证之要务,本论以“阴阳相胜”高度概括“寒热往来”实质。阴阳偏胜偏衰,则人体偏寒偏热;阴阳盛衰相胜,则人体寒热往来。此实源于《内经》“阳盛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之基理。《中藏经》据此而进一步从先后、上下、表里论其相胜之机。其论简而不略。
《中藏经·虚实大要论第八》载:“病有藏虚藏实,府虚府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虚实乃阴阳之体类,亦病之属性。而虚实之辨,各家所据不同:或以正气盛衰分,或以邪盛正衰分,或以病与不病分,或以气血分,或以痼新分,或以寒热分,或以结散分,或以壅陷分,或以动静分,或以顺逆分,未能划一。《中藏经》以阴阳之病证、以藏府上下之部位分属虚实之证候,脉络分明,要而不繁。
《中藏经·上下不宁论第九》载:“脾病者,上下不宁。何谓也?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为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脾病则血气俱不宁,血气不宁则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脾如疟也。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耳。他藏上下,皆法于此也。”上下,乃阴阳之所从,亦藏府病机变化之位。《中藏经》以《内经》五行学说解释藏府病机,以脾藏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为例,论证一藏受病则累及他藏,谓一藏不安,则上下(母子)不宁,由是则揭示藏府病机之真谛。
故《中藏经》创新藏府病机之学说可归结为:阴阳、寒热、虚实、上下。
(三)创立藏府辨证八纲。《中藏经·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明言“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自第二十一论至第三十二论,集中论述藏府辨证之纲领,先总论而后分论,每论篇名均冠以“虚实寒热生死逆顺”八字,从而创立藏府辨证之八纲。
中医学之辨证方法颇多,而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公认之“八纲”,此八纲亦公认为辨证方法之基本纲领。究其源起,则孕育于《内经》,****于仲景。方隅《医林绳墨》云:“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直至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以阴阳二纲统表里寒热虚实“六变”,方使八纲成为公认之辨证纲领,且以“阴阳”为其总纲,推演于各种辨证方法,相沿运用至今。世所鲜知者,《中藏经》源于《内经》而异流,以形证脉气为依据,创立藏府辨证之“八纲”,即“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辨病机定性为寒、热、虚、实;辨病势预后为顺、逆、生、死。
《中藏经》之原文,自第二十二论至第三十二论均以形证脉气为依据,以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为纲领进行藏府辨证。如第二十二论,先述肝之生理,即与胆为表里,其经为足厥阴少阳,旺于春,嫩而软,虚而宽为正常之肝气,弦为肝之正常脉象;次述平脉、病脉;又次述以脉象而分虚实和太过、不及;又次述太过、不及诸证;又次述肝病之脉、证、形、气。以此为据而辨虚实寒热,决生死顺逆,井然有序。凡五藏则有太过不及之辨,凡六府则仅言脉证而不言太过不及,盖仍本于五行生五藏也。其决生死顺逆,则或言死,或言几日死,或言不治,或言十死不治,或言可治、不妨,或言不治自愈,词确言明。
在论杂病各篇以后,更以“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终竟诸论,其决生死法仍以形证脉气为依据,谓“五脏六腑之气消耗,则脉无所依,色无所泽,如是者百无一生”。故两论共列具决死之脉候计116条。
《中藏经》乃以脉证为中心分述藏府病证之最早著作,创立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藏府辨证八纲,其诊断思想以形证脉气为依据,此即源于《内经》“有诸内必形诸外”之理。
综上所述,《中藏经》在藏府辨证理论发展中主要作出三大贡献,其理论至今仍有应用价值,但尚需进一步通过临床研究使其藏府辨证理论耀古辉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