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2476400000017

第17章 上下不宁论

脾病者,上下不宁。何谓也?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脾上有心之母:心属火,脾属土,火生土,如同母生子,所以称心是脾的母藏。母为上,子为下,所以说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所以脾是肺的母藏。母为上,子为下,所以说脾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为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脾病则血气俱不宁,血气不宁则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脾如疟也(脾:此下疑脱“病”字。医统本、周本均注云:“脾如当作如脾”;又宽保本、徐本均注云:“脾当作病”。可参。)。

脾脏受病,上下各脏都不安宁。为什么这样说呢?脾脏之上有心这个母脏,下有肺这个子脏。心主血,属阴;肺主气,属阳。脾脏受病就使在上的母脏不安宁,母脏不安宁就导致阴血不足,阴血不足就会出现发热。另外,脾脏受病就使在下的子脏不安宁,子脏不安宁就导致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就会出现发寒。脾脏受病就使血气都不得安宁,血气不安宁就会出现寒热往来,而且这种寒热往来会没有休止,所以脾脏受病就像患疟疾一样。

谓脾者(谓:此上疑有脱文。),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耳。他藏上下,皆法於此也(皆法於此:五藏的五行归属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相生关係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应五藏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所以说五藏各有上下相生之藏。此举脾藏受病为例,而其他各藏受病皆可取法於此。)。

脾属土,心属火,肺属金。火生土,土生金,所以说脾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处在心母、肺子之中,脾脏受病就必然会是这样的证候了。其他各脏都有在上的母脏和在下的子脏,都可以按照这个例子而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