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2455200000038

第38章 不同凡响的秦淮歌女——李香君

李香君,原名李香,字香君,明末著名的秦淮歌妓。我国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根据她与贵族公子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创作的一部久演不衰的名剧。毛泽东盛赞具有高尚气节的金陵著名歌妓李香君,称侯方域还不如她。

侯方域反对阉党余孽阮大铖,本来是动摇的,他还不如那个秦淮歌女李香君,后来,他赴清朝的乡试,中了副榜,为清朝官府镇压农民起义出谋划策,从动摇派走向投降派,这是他必然的归宿。现在,抗日阵营中,类似侯方域那种清谈抗战高调骨子里要投降者,大有人在。

1.李香君小传

Δ出污泥而不染

明朝末年,金陵(今江苏南京)著名的秦淮河两岸的烟花柳巷中,有一位出类拔萃的义妓,姓李,名香,字香君。她的养母,姓李,名贞丽,表字淡如,是秦淮河有名的烟花奇女,很有侠风义骨。据说她曾经与人赌博,一夜就输掉了上千两银子,可她却一笑置之。李贞丽所结交的都是当时社会上一些正直刚烈和具有民族气节的豪杰志士,尤其与进步社团复社的核心人物、江苏宜兴的陈贞慧亲密友善。

当时,魏忠贤阉党掌握了国家大权,残害忠良,祸国殃民,引起广大人民及东林党进步人士的强烈反对。继东林党而起的复社等进步组织继续同魏忠贤余党阮大铖、马士英等进行坚决的斗争。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一号石巢,他因为依附权阉魏忠贤,名列“逆案”,先后与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为敌而被人唾弃。崇祯时,他遭废斥,退隐在南京,构筑了一座精致的石巢园,在里面除饮酒赋诗、训练女乐外,还广结豪贤名流,力图东山再起。北京陷落后,南方士民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挟持朝政,援引阮大铖做兵部尚书。阮大铖小人得志,便专翻“逆案”,倾陷名士,蓄意报复。后阮大铖又降清,甘为清兵马前卒,想占据福建地盘,在攻打仙霞岭时,终于僵仆石上而死,因此,历来为人所不齿。《明史》把他列入《奸臣传》,《桃花扇》也把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描写。

昔时金陵为南方重镇,也为进步党人集中之地,政治斗争也多发展于此。因此,秦淮河畔的歌妓也受到影响,被卷入这场斗争中,她们倾向于东林党而反对阉党。

李香君是李贞丽的养女,不仅长得非常漂亮,开朗豪放,有一股令人敬叹的侠义之气,而且她还具有识人的高超本领,能凭借自己的才识和直觉轻易鉴别出一个人的好坏、优劣。更重要的是,她正直善良,嫉恶如仇,敢于抗拒权势,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所以,她博得了复社领导人张溥和几社创建人夏允彝等人的交口称誉,李香君也对他们极其敬重和热爱。

李香君早在13岁之时,跟从著名昆曲家周如松学唱汤显祖的四大传奇戏剧,即《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她不仅唱得声情并茂、音韵悠扬、余味隽永,而且无不合乎节奏韵律。但她最拿手的还是高则诚的《琵琶记》。只是她从来不肯轻易唱给人听,除非是情意相投、志趣迎合的知己,她才肯一展绝技。

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生于明朝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不过,侯方域的处境并不像剧本上所描写的那样“书剑飘零”,“客况不堪”,“萧奚索囊”,而是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侯恂曾担任过明朝兵部尚书等职。侯方域不仅长得风流貌美,倜傥不群,而且文才高妙,诗词出众。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到南京应试,参加了复社。当时,侯方域和陈贞慧、冒襄、方以智同称四公子。因此,他和李香君相识不久,就深得李香君的青睐和器重。侯方域也被李香君的容貌和技艺倾倒,更钦佩李香君在反对阉党的斗争中表现出的坚决、勇敢、不妥协、不受引诱的鲜明政治态度。正因为如此,两人产生了朝思夜梦的爱情,这充分说明她对侯方域的爱情和一般儿女情是大不相同的。两人情投意合,恩爱缠绵,如同一对新婚夫妻。李香君常唱传奇给侯方域听,侯方域也常常为她作诗填词。

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一天,一个姓王的武将来请侯方域去荡舟游湖,侯方域与他素昧平生,本不愿前往,无奈盛情难却,只好随他到了画舫,只见画舫之上酒宴丰盛,歌舞管弦无不齐备,还有名妓在一旁伺候。王将军与他敬酒谈天,殷勤有加。侯方域开始还觉得不大自在,后来,以为王将军颇慷慨豪爽,也就乐意与他交往。

谁知从这以后,王将军时常载酒雇船邀请侯方域同游,而且还托侯方域送给李香君许多绸帛、珍珠、耳环之类的东西。李香君困惑不解,就对侯方域说:“王将军贫困落泊,以前很少和人交往,你为什么不问问他请你的缘故?”一次聚宴,侯方域借故问起缘由,王将军开始不肯说,经不住再三逼问,才屏退左右,悄悄地附在侯方域的耳朵边说:“这都是阮大铖的意思。”侯方域听罢非常吃惊:“怎么会是他?因为他奉承巴结魏阉,残害忠臣义士,丧尽廉耻,我早已与他断绝了来往,怎么又要你来求我?”

王将军为他辩解道:“说起来也真够冤枉他的,他本来与赵南星交往甚密,同属东林一派,后来结交权阉,也是为了救护东林党人。不料魏党一败,他不仅被削职为民,而且还屡受东林党人的辱骂攻击,这不是同室操戈吗?他的故交虽然很多,却无人肯为他分辩。所以,他时常抚膺长叹,对天大哭,说道:‘同类相残,令人伤心欲绝,只除了河南侯君,无人能够救我呀!’因此,他特央求我为他通达情意,希望你能帮他解除困厄。”

侯方域心软,被王将军的假话迷惑,他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既然他情意恳切,肯悔过来归,就算他真是魏党,也不是罪不容赦。等来日我见了贞慧、应箕,一定为他分辩!”王将军慌忙躬身拜谢,殷勤劝酒,两人尽欢而散。

晚上,侯方域带着醉意来到秦淮河畔李香君住处。见侯方域醉酒,李香君甚是疑惑。在李香君的再三追问下,侯方域便把喝酒经过仔细地说了一遍。谁知李香君听罢一愣,一下子识破了个中阴谋。她气得粉面通红,杏眼圆睁,怒气冲冲地斥道:“那阮大铖是个什么东西?分明是趋附权奸、丧尽廉耻的奸贼!就连妇人孩童提起他都恨得咬牙切齿。”

李香君恨侯方域糊涂,继续说道:“你倒好,反想着去救他。我年少时就认识陈贞慧,他高风亮节,很有骨气;至于吴应箕,我也早就听人说他是个铮铮铁骨的豪杰,他们之所以与你交情甚密,是因为你也与他们一样有气节,竭力反对阉党。没想到你现在竟要救护迫害忠臣义士的奸贼,这不是不分奸贤,丧名失节吗?你自夸读书万卷,可没想到见识竟不如我一个平庸卑贱的女子,真让我失望啊!”说罢,她转身进卧室,一头扑倒在床上。

李香君的一席话说得侯方域恍然大悟。他羞愧难当,后悔不迭,细思李香君的话,感觉句句在理。见李香君生了气,便硬着头皮蹭到李香君跟前,哀求道:“姐姐所见,甚是高明!小生是糊涂油迷了心,差点误入歧途,幸得姐姐及时指点迷津,小生感激不尽!求姐姐饶了我吧,我再也不会犯这样愚蠢的错误了。”李香君也知道侯方域是一时糊涂,也就原谅了他。

侯方域接着问李香君:“小生尚有一个难题,想求姐姐献策。倘若那个王将军到约定的时间来找我,我怎么办呢?”

李香君用手指点着他的额头笑道:“真是个大笨蛋!你难道不会装醉或者装病?”侯方域一听,连声称妙。

约定的时候到了,侯方域果然装醉不出。再来,又推病不见,王将军只得怏怏而返。不久,李香君又派人将所赠礼物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以示此路不通,此后,王将军也就再也没有来找侯方域。

不久,侯方域应试落榜。由于得罪了阮大铖,害怕受到他的构陷,不得已准备外逃避难。李香君在秦淮河与清溪合流处的桃叶渡置酒为侯方域饯行。席间,她忍悲含泪为侯方域演唱了《琵琶记》,并满含着希望,深情地嘱咐道:“你的才名文藻,比起蔡中郎一点也不逊色。但是,蔡中郎学问虽好却不能弥补他品行的缺点。现在,《琵琶记》上说他忠孝双全,当然是虚妄的。有谁不知他忘情负义并且趋附董卓呢?你向来豪放不羁,正气凛然,眼下虽然失意,但这算不了什么。你此番一走,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聚了,我只希望你能始终自爱自重,千万不要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词啊!我从此再也不会唱它了。”说着,泪水便顺着她的脸颊流了下来。侯方域心中涌泛着无限爱意,温柔地帮她拭去泪花,但泪水很快又溢出了她的眼帘。

两人分手后,也就再没有往来。至于《桃花扇》中所写以后的种种情节,都是作家依据剧本情节的需要而虚构的。

据说侯方域走后,淮阳巡抚田仰看中了李香君,他派人送来300两银子,邀请李香君到他府中相会。李香君鄙视他是权奸马士英的亲信,断然拒绝。田仰恼羞成怒,派手下去挟持她,她就一头撞在墙上。顿时,殷红的鲜血顺着她的脸颊流了下来,染红了她洁白的裙衫。她带着血泪,指着那班强徒怒斥道:“田仰和阮大铖都是一丘之貉,没有什么不同!我若要贪那三百两银子去见他,不仅辱没了我自己的品行,而且也对不起侯公子!”

士兵们见她如此刚烈不屈,都感到震惊不已,跑回去告诉田仰。田仰虽然恼恨难消,但对李香君也无可奈何。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克北京,崇祯吊死,马士英等人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阮大铖等对复社人士非常嫉恨,他们大兴党狱,残酷迫害复社人士。为了避祸,侯方域先后投奔在扬州的史可法和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等部,过了几年流浪生活。

清兵南下后,侯方域回到故乡。顺治七年(1650年),清朝三省督府张存仁前去访问侯方域,他不辨是非,竟然写下了《上三省督府剿抚十议》奏折,为张存仁镇压抗清的农民军出谋划策。第二年,他又参加了河南乡试,被录取为副榜贡生。尽管他这样做可能是被迫无奈,但两朝应举,晚节不忠,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中的一个大污点。但他毕竟是前朝遗民,改事新朝,总有点格格不入,心情决不会舒畅。因此,在1655年他便抑郁而死,年仅36岁。

尽管如此,侯方域对于李香君一直不能忘怀,他发挥自己的特长,以他和李香君的爱情为基础和主要内容,提笔写了《李姬传》。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以《李姬传》做蓝本的。

2.作者点评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在诗中讽刺了秦淮歌女不知亡国恨的言行。的确,对于大多数秦淮歌女来说是如此,但也有少数人不是这样。如本文的李香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正直善良,能出污泥而不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毛泽东也要夸奖她三分。而与之对照的是侯方域的改事新朝之举,实在令人气愤,难怪毛泽东说他不如李香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