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2454600000090

第90章 作者点评(2)

曲中写意抒情,委婉透露出怅惋之情。他也有抒发他个人思想感情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南吕一支花·不伏老》散套。但他的一些作品类似妓院中情歌性质,描写男女的浪漫生活,有的还显出庸俗和轻薄。关汉卿的散曲主要的缺点在于缺乏较高的思想境界。

关汉卿生活在知识分子最不幸的元朝,但他却因此而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把毕生精力贡献给戏曲事业,而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和他的同辈戏曲家和演员一起,逐步使杂剧在元代定型并臻于完美,把杂剧艺术创作推向高峰。关汉卿的作品不仅是我国文学史、戏曲史上的光辉之作,也是世界文艺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陈毅曾在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大会上题词,称赞他是“一位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家”。

(卜庆华)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施耐庵,钱塘人,元至顺进士,极有写作天才。他根据《宣和遗事》有关话本和民间故事,创作了反映宋江起义的《水浒传》——一部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地位。毛泽东一生喜爱读《水浒传》,并经常引用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指导革命斗争。他明确表示反对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的做法。毛泽东评点施耐庵

梁山泊宋江等人英雄精明,终不能得天下者,以其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不容于现时社会,遂致失败。

——摘自毛泽东1926年5月至9月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讲课记录。

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摘自毛泽东1936年在保安同美国记者艾德加·斯诺的谈话。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摘自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87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出版。

《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

——摘自毛泽东的《矛盾论》,见《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288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出版。

《水浒传》梁山上有军队有政府,也有保卫侦察这些特务工作。108位高级将领中就有做特务工作的。梁山的对面,朱贵开了一个酒店,专门打听消息,然后报告上面。如果有大土豪路过,就派李逵去拿了回来。

——摘自毛泽东1938年关于保卫工作的一次讲话。

中国有《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几部小说,谁不看完,谁就不算真正的中国人。

——摘自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期间与贺龙、徐海东等几位名将的谈话。

梁山泊也做城市工作,神行太保戴宗就是做城市工作的。祝家庄没有城市工作就打不下来。……我们有饭大家吃,有敌人大家打,发饷是没有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七搞八搞便成了“正果”。《水浒传》里梁山泊就实行了这个政策,他们的内部政治工作相当好。但也有毛病,他们里面有大地主大土豪没有整风,那个卢俊义是逼上去的,是命令主义强迫人家上梁山。因为他不是自愿的,后来还是反革命了。

——摘自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党的“七大”会议上的讲话。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无产阶级要翻身,劳苦群众要有知识分子,任何一个阶级都要有为他那个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至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刘伯温,《水浒传》上的吴用都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因为整风审干,好像把知识分子压低了一点,有点不大公平,好像天平,这方面低了一点,那一方面高了一点。我们这个大会,要把它扶正。

——摘自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口头政治报告。

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摘自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见《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362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出版。

关于犯错误的同志,我想只有两条:一条,他本人愿意革命;再一条,别人也要准许他继续革命。……大多数人是愿意继续革命的。但是还有一条,要准许别人革命。我们不要当《阿Q正传》上的假洋鬼子,他不准阿Q革命;也不要当《水浒传》上的白衣秀士王伦,他也是不准人家革命。凡是不准人家革命,那是很危险的。白衣秀士王伦不准人家革命,结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

——摘自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07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

总而言之,争名誉,争地位,比较薪水,比较吃穿,比较享受,这么一种思想出来了。为个人的利益而绝食,而流泪,这也算是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

——摘自毛泽东的《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20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

《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许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

——引自毛泽东的一次谈话,见薄一波的《回忆片断》。

中国有部小说叫《水浒传》,写了一百零八位农民战争的英雄,他们都是被逼上梁上的,在山上建立了根据地,统统是被政府逼上去的。梁山在山东济南附近,当时是宋朝,离现在大概有七百多年了。人不受压迫就是不革命,无产阶级不被压迫是不会革命的。

——摘自毛泽东1962年1月14日同外宾的谈话。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意投降。

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金圣叹把《水浒》砍掉二十多回。砍掉了,不真实。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专门写了一篇评论金圣叹的文章《谈金圣叹》。

《水浒》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三种都要出。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前面。

——毛泽东1975年8月14日同北京大学教师芦荻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