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日英雄赵一曼
24404400000022

第22章 23相恋莫斯科

李一超明白,党组织派她们到莫斯科来的目的,是要她们好好学习苏联的经验,学成归国后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报效祖国,早日实现中国的解放。而她发现,虽然自己回避着陈达邦,但自己内心还是十分渴望陈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每当自己背单词、认真学习的时候,陈的音容笑貌就

会浮上自己的脑海,海轮上点点滴滴的生活,就像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现。

奇怪的是,不管李一超躲在哪里看书,过不了多久,陈达邦就会找到她,神奇地站在自己的面前,满脸笑容地说是来辅导她学习俄语。

每当李一超为了多记一点单词,常常忘记吃饭的时候,细心的陈达邦总会按时把饭端到她的面前,微笑着劝她把饭吃了再学。

每当陈达邦站在李一超面前时,她总会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觉得很不好意思。但如果哪一天没见着他,她心里又会空空落落,闷得发慌:他去哪了,怎么还没来呢?

班上的女同学有时也会打趣李一超,因为陈达邦对她实在是太好了,人不仅帅气,脾气也温和,而对她特别关心。

两人的关系问题,李一超思虑了很久很久,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有必要郑重地和陈达邦敞开心扉谈一谈,看看他的态度,听听他的心思。

在儿女情长的问题上,李一超犹如白纸,在这之前,她不懂爱,不敢爱,也不会爱。当爱情匆匆来敲门的时候,如果没有路可以退,那就勇敢地推开心门,大胆地拥抱爱。

一天,李一超给陈达邦写了一张纸条,约他下课后到莫斯科河畔见面。

夕阳映红了漫天的晚霞,和煦春风涤荡着莫斯科河畔。不知名的植物竞相吐蕊,春色满园。红色的枝条抽出一串串白绒绒的毛毛狗,暗紫色的枝条露出淡黄色的牙尖,柳树长长的枝丫也悄悄覆盖上嫩绿的新叶。春天来了。寒冬之后的春天让人欣喜和爱恋。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李一超随口吟诵了一句古诗。

“达邦,我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量。”李一超诚恳地望着他。

陈达邦温和地望着李一超,什么也没说,静静地等着下文。她猛地咬了一下唇,大声地说:“达邦,我想和你结婚?你愿意吗?”

“是吗?你不会是开玩笑吧?”其实,陈达邦早已暗恋上她了。

“这种事能开玩笑吗?实话对你讲吧,我满脑子都是你。离开了你,我好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样下去,我肯定完了。我天天都想见着你。见了你,你又把我的心悄悄偷走了。我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你让我怎么办好?”她鼓起勇气,打开心门,把藏在心里的话,像心海决堤一样,哗哗啦啦

地流淌——

“我知道,你认为我太草率。不,我是慎重考虑过的。我觉得我们眼下最需要的是认真学习,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为了摆脱精神上的烦恼、痛苦与折磨,所以我做出这样的决定和选择。”

娇羞的李一超像筛豆子一样噼里啪啦爆出一连串的雷语,陈达邦微笑地看着一超,没想到爱情的魔力如此之大,他还以为只是自己为情所困。达邦听了她的倾诉,心里乐开了花。

李一超虽然大胆地说出了爱的宣言,但一张脸像涂了胭脂一样,早已涨得通红,眼睛不敢直视陈达邦,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陈达邦一步上前,紧紧地抓住李一超的手:“最近我也犯了病,一种叫相思的病。一个人得没法治。两个人都得,一起生活,不医不治也能痊愈。一超,从海轮上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你。但我一直没有勇气向你表白,生怕惊扰了你,拒绝了我的痴心。中山大学的女生很少,你无疑在女生中才貌双全,令人注目。你的身边不乏追求者和仰慕者,我看你对他们都很冷淡。我也不知道你对我的感觉是怎样的,所以迟迟不敢表白。”

“你这坏家伙,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让我心烦意乱的,学习分心。”

“一超,我们好好谈谈。”两人细细地介绍了各自的成长历程。

李一超首先向陈达邦讲起了自己人生的过往……

陈达邦认真仔细地听着,心爱姑娘讲述她的人生经历。他听了她的讲述之后,对她肃然起敬,更加尊重又理解。于是,他也向一超讲起了自己的简要经历——

陈达邦190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的一家书香门第。在陈氏大家族中,他排行老八。陈家与任弼时一家是姑表亲,陈小时候就同任弼时一起在长沙求学。陈的妹妹琮英,由双方父母包办,与任弼时定下儿女婚姻。

广州黄埔军校成立后,任弼时和陈琮英都觉得这是一个培养革命干部的好机会,便联名写信动员陈达邦投身革命,报考黄埔军校。陈接信后,按照妹弟任弼时指引的途径,在湖南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26考进黄埔军校,成为第6期学员……

莫斯科河畔,是不少青年男女幽会的场所。李一超和陈达邦并排而行,两人散步聊天,开诚布公地交心谈心、交流感情,畅谈理想,憧憬未来……

李一超一古脑地把自己思想上的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今天与未来的种种矛盾、苦恼统统向陈达邦倾诉,他是又怜又爱,恨不得帮她化解这所有的矛盾。

陈达邦说不清楚爱情是什么时候种在了心田,疯狂地在心底生根发芽。

记得在海轮上,当与李一超结识的时候,这个假小子爽朗热情,对这个特别的女孩产生了特别的好感。看到她晕船厉害,他的心也开始隐隐作痛。当一点一点走进和了解她后,他希望能长期待在她身边,陪着她,护着她,鼓励着她,支持着她,最好驻进她的心房,一辈子互相温暖。

陈达邦爱上了李一超,而且爱得很深,爱得很痴,爱得很狂……爱让他朝气勃勃,浑身是胆。爱让他总是想围着李一超转悠。她高兴的时候,自己也高兴。她难过的时候,自己也不快乐。而每次自习的时候,他都尾随而伴,每当吃饭时,他也总是等着她。伴着自己深爱的姑娘,他幸福而快活。

听了李一超的苦恼烦闷,陈达邦耐心地引导她:“学习、工作、爱情是人生必走的三部曲!这是每一个正常男女都必须经历的必修课。只有把这门功课修好了,人生才是完美、快乐的。有了爱,生活、学习、工作,才会充满活力,才会精神抖擞,才会干劲倍增。而压制人的情感,只会伤害自己,这对一个健康的人毫无裨益。苦行僧不是修炼的最高境界。再说,你对我有感情,我对你也是一往情深,两情相悦,何乐而不为?有感情为基础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若压抑自己的情感,对身心和学习都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些你难道没有亲身体验吗?当然只要我们把爱情和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了,就会有动力,就会学习爱情两不误。”

陈达邦赤诚见心的一席话,像一杯浓浓的香茶,沁人心脾,滋润着李一超干渴的心田;他语重心长的话语,化解了一超内心的困惑,像一杯家乡的美酒,沉醉了一超的心。

“一超,我们身在异国他乡,国内革命还很低沉,党交给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这个时候结婚是不是不妥?”陈达邦冷静地提醒李一超。

“达邦,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只要我们的爱情有利于革命,有利于学习,把爱情和学习辩证地统一起来。我们就应该早早向组织汇报,争取组织的同意,而不是藏着掖着捂着,避免同志们的议论。我可不想老是分心、影响学习啊。”

一人似火,热情爽朗,一人似水,温柔缠绵。一人年轻执拗,一人成熟稳重,就这样两个互补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了结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