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有一种智慧叫禅悟(MBook随身读)
2292100000005

第5章 放下,不争才是最大的争(1)

§§§第一节 打开胸怀,释放自己的灵魂

幸福其实是来自自我的“放下”、烦恼的“消融”,而不是任何东西的“获得”。放下是一种失去,是一种痛苦,但同时也是一种幸福。人生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一个人在他20岁时因为被人陷害,被判入狱,10年后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牢房。出狱后,他开始了几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本应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真不明白,上天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解我心头之恨啊!”

75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来到他的床边:“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为何还如此耿耿于怀呢?”

禅师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怎么能释怀,那个将我陷于不幸的人现在还活着,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个使我遭遇不幸的人……”

禅师问:“你因受冤屈在监狱待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告诉了禅师。

禅师长叹了一口气:“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他人的陷害使你在监狱中度过了10年,而当你走出监牢本应获取永久自由的时候,你却用心底的仇恨、抱怨、诅咒囚禁了自己近50年!”

有一位老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鸿沟,只有无法逾越的心。”这个心一旦被自己封闭起来就变成了“心域”,它会限制我们潜质的发展。所以,要想获得幸福,最关键的是要开放自己的心,让自己能够与世界热吻。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呢?生活中,一次次的受挫、碰壁后,奋发的热情、希望就被“自我”压制、扼杀。你开始对失败惶恐不安,却又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豫、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这些裹足不前的意识渐渐地捆绑住你,让你陷在自我设置的套子里无力自拔,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争取幸福的能力,于是慢慢沉沦,安于“囚笼”中。其实,当你走出心的囚笼,脱掉抱怨和诅咒盔甲的那一刻,幸福就会温柔地拥抱你。

人生箴言

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鸿沟,只有无法逾越的心。这个心一旦被自己封闭起来就变成了“心域”,它会限制我们潜能的发展。

§§§第二节 生活中的烦恼,一笑了之

天刚破晓,朱友峰便抱着一束鲜花和一些供果兴冲冲地赶到大佛寺,原来他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刚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他撞了个满怀,将他的鲜花和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着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怎么这么鲁莽,把我的供品全部撞翻了,你怎么给我交代?”

撞上朱友峰的人叫李南山,他非常不满地答道:“撞已经撞了,我说一声‘对不起’就行了,你干吗那么凶?”

朱友峰一听更生气:“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理直气壮!”接着,互相指责、彼此咒骂的声音就此起彼落。

这时广圄禅师正好从此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了原委,开示道:“莽撞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层面太多了,例如:在社会上如何与同事、朋友取得协调;在学习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间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强壮……想想看,为了一点儿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颗虔诚的心,值得吗?”

李南山说道:“禅师!我错了,我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朱友峰也由衷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一点儿小事就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广圄禅师的一番话,感化了这两位争强好斗之人。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为生活中的琐事大发雷霆。归根到底,都是我们的心不够沉静,就像一杯浑浊的水,随便一件事情都能触发心底的不满。

沉下心来,想想我们周遭还有多少事以待改进,还有多少事情需要奋斗,哪有时间在这些小事上消耗精力,为这些小事恼怒、生气啊。要知道,每一次生气,都会让幸福离我们远一些。不想让一些小事情影响我们一天的好心情的话,不妨宽容一些,让宽容来造就我们的幸福。

“宽容”两字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宽容,就如同在刀锋上行走,注定不会幸福。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洒脱,一种难得的仁慈。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尊敬,使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的相处。

人生箴言

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我们在宽容他人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生命的美丽。

§§§第三节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幸福

明云禅师曾在终南山修行达三十年之久,他生性淡泊,兴趣高雅,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而且也喜爱花草树木,尤其喜爱兰花。寺中前庭后院栽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这些兰花来自四面八方,全是明云禅师年复一年地收集所得。他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些心爱的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有一天明云禅师有事要下山去,临行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也乐得其事,上午他一盆一盆地认认真真浇水,等浇到最后只剩下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时,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这可是师父的最爱啊!这个弟子也许浇了一上午有些累了,越是小心翼翼,手就越不听使唤,水壶“哗”的一下落下来砸在花盆上,整盆兰花都摔在了地上。这回可把弟子给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

下午明云禅师回来了,他知道了这件事后非但一点儿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是修身养性,并且也为了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从此更加认真修行了。

生活在这个世界,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大多数人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住他们的心房,这样哪里能快乐自主呢?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丧失理智。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下。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财”方面放得下,那可称得上是非常潇洒的放下。

“名”能否放得下?高智商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原因就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最终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可称得上是超脱的放下。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得上是幸福的放下,因为没有忧愁确实是一种幸福啊。

人生箴言

生活在这个世界,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须知,只有放下,才能得自在。

§§§第四节 选择,是一种有智慧的放弃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活得很累,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