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藤荫闲笔
22889400000005

第5章 来访

一辆双套马拉的轿车子,沿着天津卫南运河北河沿儿向沽镇行驶。马蹄铁敲着坚硬的三合土路面,发出嘚嘚的声响,马铃铛哗呤哗呤地和那“嘚嘚”混成一支急霍霍地进行曲。

路人忙向路边躲避。他们一眼就看出,这是一辆大人老爷的车舆:两匹马一红一白,全都膘肥毛亮。鞍辔一色崭新,上面缀以红缨绿饰,把两马装扮得格外精神。整个车身油漆成古铜色。铁瓦木轮,轮輮上均匀规则地排列着闪闪发光的铜钉。使车子显得格外挺脱坚固。杏黄篷幔十分合体地裹着轿厢,黑绒镶边,修齐考究。

两个车把式,一个牵稍,一个掌辕,一式青布大袄扎腰,头上盘着辫子。牵稍的发辫黑亮,头皮刮得湛青,掌辕的脑门儿和脸一样油亮,辫子干细且有些花白。二人赶车不甚吆喝,面对行人,却有些气使颐指的派头儿,单从这两张脸,便知来者不是寻常百姓。果然,前头不远处,已经嗒嗒的走着一骑开道的顶马。

藤荫斋的木衫门前,周颉与老仆韩兆安正默然等待着这位将要来访的贵客。周颉一袭白衣,消瘦的身影挺得笔直,用略带忧郁的眼神望向前方。很快,马车便到了门前,韩兆安急忙跑过去,扶着车里的老爷下了车。这位老爷生得并不老,修眉朗目,方脸丰颐。两撇燕翅似的黑鬍鬚,多半是为了显示资望才蓄起来的。他顶戴花翎,黼黻袍褂,双手抱拳说道:“项直,一向可好,叨扰了。”

周颉回礼道:“大人,请园内叙话。”

随即韩兆安引着周颉与这位老爷进入园内,登至岗上的六角小亭内分宾主而坐。韩兆安略一欠身,说道:“我去沏茶,稍后便回。”然后知趣地走开了。周颉微微点头,接着向这位老爷说道:“大人,所为何事如此愁眉不展,您刚从前线归来,又即将要见到中堂大人,中堂大人见到您,定会再委以重任,您该高兴才是!”

只见这位老爷用阴郁的眼神望向周颉,悠悠说道:“贤弟,你有所不知,俺现虽是三品道员,却享知府的官禄。在这京畿海门的天津卫,也只有直隶总督李中堂可以对俺耳提面命。所以这上自朝廷,下至庶民,谁不知俺袁世凯的名字?这都要仰仗中堂大人对俺的重用,可此次前线战事一败涂地,俺有负于中堂大人的重托,真是无颜面见中堂大人啊。”

“大人,李中堂在马关春帆楼被日本刺客所伤,弄得头破血流,想必您早已得知。国人对《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的消息,痛恨不已,把怒气都撒在了李中堂的身上。前线战事情况到底如何,您最清楚,可否告知一二?”

似乎是被衣服管束着,袁世凯一动也不动,眼神黯然地小声叹息着:“一言难尽啊,黄海大战惨败,日军占领了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当初李中堂指派俺接办战时转运局,在前线配合战阵,督办粮饷。这不听说中堂大人已从日本马关签约归来,便向前敌总指挥刘坤销了差,回到天津。稍事梳洗,便直奔总督衙门,向中堂大人汇报前敌。”

黄海大战,《马关条约》,这是1895年,对,应该没错,是1895年,对于周颉来说,历史这东西,简直就是小儿科,这会不会又是一场梦境?每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他都会睡上一觉,一觉醒来就会忘掉不开心的事,重新开心起来。虽然他并不认同自己的这套方法,觉得这是在逃避,可他还是会难以控制地上床睡下,睡着前总会天马行空地乱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他也经常会做梦,梦到自己回到了古代,好似现在这样,就像之前许多次梦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