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
2283600000007

第7章 大革命时期镇江工农运动的发展(4)

北伐军大部队到达东门城郊时,沿途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

参加欢迎的有国民党丹阳县党部人员、警察、商团、居民、学校师生以及由乡村赶来的农民,共有四五千人。许多革命同志在手臂上扎有红布标记,群众手拿小纸旗,欢迎北伐军的歌声、口号声、欢呼声不绝于耳022日下午,在中共丹阳独支组织下,以国民党丹阳县党部的名义,联合机关团体和各界人士在县公共体育场举行军民联欢大会。主席台上高悬孙中山遗像,周围插有各种旗帜。

参加大会的有5000多人。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司令何应钦登台演说革命宗旨。接着,国民党丹阳县党部及工商界等团体均有代表讲话。会后举行游行,庆祝北伐胜利。

北伐军进驻丹阳的消息传到镇江,早就盼望北伐军的镇江革命群众欢欣鼓舞。共青团镇江特支和国民党镇江市党部立即在第九师范附属小学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一部分人手持灯笼连夜朝丹阳方向去迎接北伐军,另一部分人留在九师附小通宵达旦书写欢迎北伐军的标语传单,准备组织群众欢迎北伐军进城。他们还组织工人纠察队,帮助北伐军维持社会治安。3月23日,北伐军大部队入城,很快控制了整个城区。镇江百姓万众欢腾,夹道热烈欢迎北伐军。24日下午,由国民党镇江市党部出面,在县公共体育场召开了数万人的军民联欢大会,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中共党员江董琴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报告北伐军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并表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26日,东路军总政治部任命第二师政治部秘书谭谧为丹徒县知事。主持县政府工作,委国民党镇江市党部监察委员杨植之任丹徒县政府政治监察员。至此,北洋军阀政府在镇江的反动统治宣告结束。

3月24日,北伐军东路第十七军一部进驻句容。派指导员上官芬负责接收句容县政。上官芬还帮助组建了国民党句容临时县党部。

在北伐军进驻丹阳、镇江、句容前后,尽管蒋介石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反革命政变的准备,但整个形势还处在国共合作时期。北伐军各级政治部也大都由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掌握,所推行的工作仍是进行国民革命运动,从宣传活动到组建国民党,都还保持着初期的革命精神,镇江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北伐军进驻丹阳后,国民党丹阳县党部公开挂牌办公。人民群众纷纷前去揭发土豪劣绅的种种劣迹,要求惩办他们。原已建立的农民协会声威大振,农民群众踊跃参加,农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丹阳县农民协会在此基础上很快召开了全县农民代表大会,为农民争利益,提出了总要求。在北伐军驻军政治部的支持下,丝绸、制香、人力车等行业工会纷纷建立,丹阳县总工会筹备会亦随之成立。国民党镇江市党部也由秘密活动转为公开办公。由于形势的需要,要求人党的人纷至沓来,一个月内发展新党员200多名。他们在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的帮助下积极开展活动,派各部部长组织基层工会、农民协会、商民协会、妇女协会等群众组织。3月下旬,市党部派工人部长闵春华去上海总工会学习组织工会的经验。闵春华返镇后,很短时间内,面粉厂、火柴厂等十几家大厂与行业领先成立了工会组织,同时要求成立镇江总工会。在大好形势的鼓舞下,学校里的学生有的自愿协助刚成立的工会组织工作,有的径直投身北伐军的队伍。江苏省立第六中学校医熊辅龙率领数名学生,参加北伐军,承担战时医护工作。

中共丹阳独支根据民众的迫切要求,因势利导,组织和发动群众与土豪劣绅开展斗争。3月30日,戴盆天率先在家乡吕城发动、组织叶静、袁阿成等率领农民积极分子,头扎红布,手握大刀,去袁家村抄了蒋达五的家,烧毁其田契借据,打开粮仓分粮,救济贫困农民。4月初,里庄桥农民协会在黄公祠召开大会,有200多人参加。与会群众纷纷揭露夏朝轩、吕义岳欺行霸市和高利、重租剥削民众的罪行。激起仇恨的农民高呼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涌向夏、吕两家的商店,砸毁一些家具、货物,以解心头之恨。

在丹阳城里,丹阳县商会会长、江苏省参议员胡尹皆,依仗恶势力,在工商业中以空投股金获利,还以高利盘剥和承办税务鱼肉人民,连县老爷都畏他三分。中共丹阳独支和国民党丹阳县党部研究决定,并征得北伐军驻军的支持,决定利用召开全县庆祝北伐胜利大会的机会,教训一下胡尹皆。4月4日下午,县公共体育场红旗招展,万人集会庆祝北伐胜利。大会由国民党丹阳县党部宣传部长赵景源主持,监察委员王少勃作报告,北伐军驻军代表彭熙及各机关团体代表出席。当会议进行到自由发言时,有位小店主登台控诉自己亲身受到胡尹皆剥削和压迫的种种情形,泣不成声,激起与会群众的义愤。“打倒土豪劣绅胡尹皆”的口号声此起彼伏。群众纷纷奔向东门城外的胡家大院找胡评理。胡和他的家人闻讯早已逃出去躲避。有人要火烧胡宅,因怕涉及四邻而被劝阻。愤怒的人们砸毁了胡家的一些门窗、家具和胡的专用座轿,才忿忿而去。

丹阳群众的革命行动,使土豪劣绅威风扫地,人民群众扬眉吐气。

(第六节收回镇江英租界

自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镇江设立英租界起,镇江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与租界当局针锋相对的斗争。从租界设立之初。周围老百姓挖走四至界石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火烧洋楼”事件,从组织夜袭小分队袭击租界巡捕岗哨到五卅运动期间群众游行队伍冲击租界工部局事件,无一不反映了镇江人民对租界这个

“国中之国”的痛恨。1924年1月,实行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将收回租界作为一项对外政策。收回租界,成为全国人民更强烈的呼声,也道出了镇江人民的心声。

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由于有武汉、九江人民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的支持和武汉国民政府革命外交的坚决斗争,1927年3月15日,中国正式收回了汉口、九江两处的英国租界。这是对镇江人民极大的鼓舞。3月22日,北伐军即将进入镇江,北洋军阀部队仓皇撤退。一时镇江城成为“真空”地带。英国驻镇江领事怀雅德对五卅期间镇江愤怒的群众冲击租界的情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深恐汉口、九江的事件在镇江重演,担心镇江人民再一次爆发大规模的反租界斗争,于24日上午11时仓促致函当地交涉署及商会,声明拟于当天中午12时撤退租界内全部巡捕,请警察厅长选派警员暨商团团丁人租界接岗,以维持租界的秩序。由于北洋政府委任的不少官员已经纷纷逃走,留下的官员、警佐等顾虑重重,结果接收英租界的任务主要由镇江商会承担。24日,镇江交涉署交涉员贾士毅会同镇江商埠警察厅厅长、丹徒县知事、商会会长等人率领警员及商团前往租界接岗。工部局主要工作人员随英领事离镇去沪。随后,商埠警察厅添设第五区署,以取代租界工部局,管理租界治安及有关事宜。过了两个月,因区内情况特殊,镇江市公安局(商埠警察厅改名)又将区署改为特别区署。这样,从3月24日起,镇江英租界在事实上已被收回。这是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结果,也是镇江人民多年来反租界斗争的胜利成果。(1929年11月11日,外交部公布外交部长王正廷和英国公使蓝溥森就交还镇江英租界的来往照会。同月15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陪同英使代表爱弗林参赞来镇,与镇江海关监督戴德抚、镇江县长孔宪铿正式办理了交还租界事宜。这天,全城市民悬挂国旗,张灯结彩,为正式收回英租界游行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