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大学毕业参加教育工作至今,不觉间已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我到过多所学校任教任职,一直从事高中、初中的历史或社会学科教学工作。历史及社会学科的教学,除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外,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掌握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了解史书中记载的微言大义,从史书中所记的人和事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学史以明志,因此历史的学习与德育分不开。尤其在这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总与学校德育工作结缘。西周中学任班主任一年,团委书记三年;在原东溪中学、南庄中学任校长、书记九年;象山三中任德育处主任四年,后又任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十多年;连在贵州省黄平县教育局教研室及黄平县民族中学支教期间也主要从事德育工作。因此三十多年来差不多一直在兼(专)职从事学校德育的领导、指导或具体工作,深知德育工作的必要、重要及其中之甜酸苦辣。三十多年来,虽无大成绩,但自己以为已尽心尽职尽力,为教育事业、德育工作殚精竭智。
2006年9月,考虑德育工作实际,承蒙当时的校长胡庆彪老师等信任,为本人能更好地做好分管的德育工作,同意本人从历史课教学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也正在此时,浙江省普通高中开始新课改,采用新课标,其中高一年级有选修课内容,要开设校本课程,有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国家教材三级教材体系。于是本人承担了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校本教材的开发任务。选修课顾名思义,只供学校(生)选择性地修习,因此无统一教材。本人凭借长期从事德育工作及仍然分管德育的优势,利用新课改和选修课的契机对学生开展较为系统的德育教育工作。权衡再三,决定以中国传统德育尤其传统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辅之以对学生进行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个人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基本道德要求,并结合品行规范、民主法制纪律、时政形势等方面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三个面向”的具有“四有”特点的社会主义新人。由于选修课是每周每班0.5课时,因此全年级各班的选修课都由一人承担,每学期每班能有十余节课时的系统的传统道德教育。每三年下来,全校学生都接受了一次轮训,经受了一次传统道德的洗礼。
十多年来,本人在这门课上花费了不少精力。课堂教学主要仿照央视《百家讲坛》中专家的讲座形式,每节课中提出传统道德中的某一问题,然后博采广征,以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对该观点的论述为经,以具体事迹为纬,辅之以成语、典故、文献、古籍,当代一些新理论、观点来广泛论证与佐证,再加上新时代对此的新要求等,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前几年,教学一直只是用提纲形式,由学生做笔记、查资料。到2009年,学校教科室尤其是当时的教科室主任余文一老师提出要将此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将中国传统道德内容作为校本教材来编撰,本人也觉得确实需要提升,并且能一当三用,十分必要,于是欣然答应。认真地查找资料,吸收观点,充实内容,编撰成册,学生学有所依,用有所据。从2009年7月第一次非正式出版印刷至今已印刷共六千多册。现任校长韩兴旺和分管教学教科的副校长陈定梅老师十分重视本学科的教育,重视教材建设,现任校教科室主任叶勇剑老师更是一直关心关注教材建设,经他们的帮助和支持,2016年8月终于正式出版,在此十分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所有人!但由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学识有限,加之资料欠缺、时间仓促,难免挂一漏万,一些观点也难免只是一家或几家之言,作为教材尽管是校本的,也难免粗糙,可能还有不少错误、失误,敬请各方谅解!
在本教材形成的过程中,本人参考引用了由顾建华先生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程凯华先生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美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典故》等有关资料和文献,在此深表感谢!
韩天东
2016年8月于象山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