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指为国为民,不顾个人得失。“公”的内涵丰富复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物质上说,主要指公共利益,如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从精神上说,主要指一心为公的思想和行为。前者称“公利”,后者称“公义”。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是否维护“公利”,坚持“公义”,是检验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把尺子,尤其对为政者更重要。因为为政者掌握着“公私”支配权力,负有维护“公利”“公义”的神圣职责。
大公无私的传统道德,在古代主要有两个方面要求: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克尽己私,去私为公。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就是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根本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对国家和人民做出最大贡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儒家积极主张人生进取、胸怀天下、大公无私,对后世影响巨大。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心忧的不是个人,而是天下。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无人接纳,后回家办学,宣传自己的主张。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正是儒家思想及先哲大公无私精神的影响,所以许多仁人志士心系天下,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天下为己任,立德、立功、立言。司马迁遭受极大打击仍“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马援的“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苏轼的“为国者终不顾家”;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历史人物都具有公而忘私、敢于牺牲的精神。
在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风险,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必须要敢于斗争,不惜牺牲,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大公无私。春秋时郑国子产因改革而遭攻击,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西汉时霍光不顾个人得失,决定废昌邑王,“宁负王,不敢负社稷”;陆游说过“位卑不敢忘忧国”。因此公而忘私,勇于献身不只是官员事,作为普通百姓,能克尽己私,为民兴利,为国纾难,也是分内事。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用自己的私物为国解难;西汉时牧民卜式,“愿输家财半助边”,帮助国家攻打外敌,后又拯救灾民。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小资料
(1)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西汉名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多次大败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汉武帝要为他造府第,他谢绝。
(2)马援(公元前14-49):字文渊,西汉末至东汉初著名军事家,官封伏波将军。一说其先祖赵奢,因战功被赵惠文王赐号“马服君”,后人以马为姓。他少有大志,能文能武,长期驻守边关,后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3)子产(?-公元前522):名侨,字子产,一字子美。春秋时在郑国执政,其间实行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实行按丘征赋制度,广泛听取国人意见,给郑国带来新气象。
(4)霍光(?-公元前68):西汉大臣,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霍去病异母弟,昭帝年幼即位,他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前后执政二十余年,轻徭薄赋,有利于生产发展。
(5)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即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他主张抵抗金,充实军备,受统治集团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之心未却。一生写诗九千多首,亦工词,作品颇丰,有《剑南诗稿》等。
(6)弦高:春秋时郑国商人,因遇见秦军偷袭郑国,假托王命以牛皮和牛犒劳秦军,并派人回国告急,秦将见郑有备退兵。郑穆公赏以存国之功,不受徙居。
(7)卜式:西汉河南洛阳人,以牧羊致富。屡以家财捐助国家,武帝任为中郎将,后封关内侯,官至御史大夫,因反对盐铁官营,被贬为太子太傅。
2.济世图强。
济世图强是指为政者以高度责任感,通过自身努力,去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从而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公忠体国”的又一重要内容。孔子说治国在“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忠经》上认为“兴利”(即发展经济,增加财富)是报国的重要方式,通过“兴利”来富国强兵,富民恤民。经济是基础,要治好国,必须发展经济,使国家富裕起来。富国是治国之基,强国之本。中国历史上,凡强盛朝代,都是由于经济发展,财力充足;凡衰弱朝代,往往是经济落后,财力匮乏,民生凋敞。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无不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而要发展经济,离不开呕心沥血的仁人志士。李冰父子兴修水利;晁错以“晁氏之危”换取“刘氏之安”;王安石变法,三次罢相。发展经济富国富民,但富民恤民也是发展经济的目的,富民是富国的前提,只有百姓富裕了,国家才算真正富裕。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唐甄说:“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而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国历史上“藏富于民,反对竭泽而渔”,“家给人足,富民恤民”成为许多思想家和贤君能臣的主张和做法,事实也证明这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小资料
(1)《忠经》:东汉时马融撰。马融系马援之孙,知识渊博。这是一部专门论述忠德的著作,共十八章。马融是因有《孝经》而无《忠经》,作此书补缺。《忠经》不仅反映了两汉时期忠德的主要内容,而且标志着春秋时期所产生的忠德观念已发展成较为系统完整的忠德学说。
(2)李冰: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曾任蜀郡太守。他在岷江流域兴修许多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著名,两千多年来对成都平原效益卓著。
(3)晁错(公元前200-公元前154):西汉政论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学刑名之学,仕于文景之时,景帝时为御史大夫,坚持“重本轻末”政策,提出“削藩”建议,逐渐剥夺诸侯权力。吴楚七国以诛晁错为名举兵叛乱,后晁错被杀。著有《论贵粟疏》等。
3.精忠报国。
公忠体国、无私奉献的道德规范,要求在国家、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做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国家积贫积弱时,济世图强,富民恤民;在国家危亡时刻,要勇敢地抗敌御侮,精忠报国。
“忠”内涵丰富。《说文解字》说:“忠者,敬也”。段玉裁注云:“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也”。因此“忠”指尽心尽意,诚实的意思。孔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后世儒家逐渐把“忠”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规范,将忠与孝并列,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以孝服从忠,忠先于孝。
“忠”的要求,有三个层次:一是每个人都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公而无私,故“公”即是“忠”。《忠经》说:“忠者中也,至公无私。”二是指为政者必须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做好分内工作,为国效忠。《诗经》上说“夙夜在公”;《忠经》上说报国之道有四:贡贤,献猷、立功、兴利。因此忠与公是合二为一的。三是在国家民族出现危机和重大灾难时,敢于临危不惧,精忠报国,用生命去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左传》说,“临患不忘国”,是检验忠的一把尺子,是忠的最高境界。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精髓,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体现,一直为世人称颂和推崇。
精忠报国在古代主要表现为两个类型:一是国内发生变故时,为国家前途命运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生命。商纣王无道,比干大胆进谏,终被剖心而死。比干说,“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见过则谏,不用即死,忠之至也”。屈原在国家危亡、君主蒙尘之际,忠而被疑,才志不得展,自沉汨罗而死。二是在国家民族遭受外族侵侮之时,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民族尊严、国家的生存。苏武牧羊十九年,保全民族气节;岳飞精忠报国,抗金卫国;文天祥“留取丹青照汗青”,抗元牺牲;史可法、张煌言义不降清;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都是英雄,他们的浩然正气,光照日月。
当然由于历史和时代局限,古代的国家与王朝,国家与君主往往合一,将汉族与少数民族等分开,没有中华民族的概念,这是后人应该要注意的。至于近现代史上,在抗击外来侵略中,在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领土完整上而英勇献身、精忠报国的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小资料
(1)商纣王:商朝最后的国君。曾征服东夷,耗费了大量物力财力。杀贤臣,囚文王,重赋税,生活奢侈,统治暴虐,牧野之战兵败周武王而自杀。
(2)比干:商代贵族,纣王叔公,官少师。传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3)张煌言(1620-1664):南明大臣。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举人。1645年起奉鲁王命起兵抗清,据守浙东山地和沿海一带,与郑成功等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后鲁王政权解体,仍坚持抗清。1664年起解散余部,隐居浙江象山花岙岛(时称悬岙岛),不久被俘,被杀害于杭州,著有《张苍水集》。
(4)郑成功(1624-1662):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南明时,组织抗清。1661年出兵台湾,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在台湾期间,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台湾社会经济发展。
(5)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字原,通称屈原,战国末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后又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开创“楚辞”这种文体,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
二、议一议,辩一辩
1.大公无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许多人不易做到。但公私兼顾,私不损公,这是基本道德规范,人人应做到,你认为呢?
2.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危害性。
3.他人有困难,需要你的帮助,你会吗?
三、做一做,练一练
1.如何正确理解大公无私这种道德规范。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长大后怎样去实践这句话。
3.谈谈精忠报国对当代中学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