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36

第36章 调和身心焦虑的十五个策略(14)

4.恐龙可能会为它们的世界变化之快感到吃惊不已,虽然它们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改变我们这个被化装过的情绪或症状也是如此。

5.关于你对这个症状很难改变的信念,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问题不在于程序有多老,而在于你是不是懂编程语言。

6.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意在帮助我们进入更伟大的自我。现在只要我们做对一些事情,若干年之后,你可能很难想起你曾经有过这样的限制性信念。

7.你是希望一棵幼苗立刻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希望它可以充分享受一点一滴阳光雨露及风吹日晒下的坚实成长!

8.当这个卡点消失之后,你会发现烦恼与幸福只是在一念之间而已。

9.当你很不喜欢的这个漂浮性焦虑情绪再次光顾时,你可以想象,一旦在自我修心中破解了背后的隐意,你甚至有资格获得心理治疗界的最高荣誉“弗洛伊德奖”。在这个世界上,因为一些人的病,因为偶然性,一种新的方法往往也会被挖掘出来。

10.人生如果没有挫折,会变得过于轻易与简单,或许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空虚、无聊。尊重你的挑战,因为被你标明为黑暗的那些“旧有习性”,实际上是为了带给你更多的光明,以加强你“逆流而上”的力量,坚定你的决心。

九、“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四句话在提拉正面信念方面的具体创新应用(这四句话源于《零极限》一书)

1.我从现在起认识到生命的真相和意义,我的焦虑就是一种选择性的注意力集中现象。与其担忧万一,不如让暴风雨更猛烈些,我只管在日出与日落间充实地做好事业,在生与死之间留下正能量即可。其他的一切牛鬼蛇神全是“大魔”助“大魔”的禅机,欢喜受,受了,受了,一受就了。

2.我认识到疾病、痛苦、烦恼都是我创造出来的,我要从现在就开始强有力地改变这种状况。

我认识到我以前和宇宙是分离的,从现在起我和宇宙是一体的!

我释放过去投射在别人身上的负性情绪,我也释放别人投射在我身上的负面能量!

3.我向我自己、我的病和宇宙大声说出:

对不起!

对不起!

请原谅!

请原谅!

我知道“病”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提醒我过去选了不该选的“阴性思维模式”,现在该选择正确的道路前进了。

我知道我的心被遮蔽了,并常常体验到忧虑、焦灼的感觉,而我忽略了这是上天要我转变的感受。

4.我知道宇宙的一切都是变化的,解除这份业力纠缠的最好方式就是勇敢地放手以及全心全意地信任宇宙。只要无条件信任,宇宙就会帮助我们完成一些重要的创伤修复。

5.我知道宇宙的一切都是能量和能量的造化。能量是要流动的,流向被需要的地方,深爱与接纳自己的地方。

我完全明白,我经历的任何体验都源于我过去的选择,源于幼年的反应模式,而不是真正的成年人应有的反应,所以现在我尝试果断地抛弃“万一模式”,进入既来之则安之的成熟成年模式。

我现在选择健康!

我选择快乐!

我选择勇士力量!

我选择心灵的成长!

我接受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包括疾病、痛苦和烦恼。

我向我自己、我的病和宇宙大声说出: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我感谢宇宙正在赐给我健康美好的身体和高贵、奇妙且平和的心灵。

我感恩宇宙总是在时刻提醒着我,引导着我。

我选择放下“小我”的控制,跟随宇宙的指引。

我选择放下“小我”的怕的情感,只保留宇宙大爱,一切的真正的爱。

我愿意在奋斗的生涯中大量布施我的微笑、我的正能量、我的友善、我的力量、我的平和、我的智慧……

我向我自己、我的病和宇宙大声说出: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

我知道生活本身就是改变。我此时此刻的成长模式是全新的。

我爱我自己,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也接受别人本来的样子,我将成为最佳版本的自己。我爱你!

我是自由的。我自由地向前看,因为生活是永恒的,生活充满了快乐。我用爱的眼睛去宽恕我自己。

我拥有富足的心灵财富。

我是自己的情绪平衡大师,我是团队的精神指引者。

许多人的内在消极信念在多半情况下都是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或外在批判的声音所诱发。很多容易沾染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的敏感心灵,每当其身心处于比较疲劳的状况下,往往容易夸大一些妄相。诸如父母的一句教育性的口头禅,也会让其觉得父母不近人情抑或觉得“凶煞”,这种观感往往带有主观性,且与自身的能量场级数有直接关联。一个人在神清气爽的时候,自身的能量就比较旺,对于一些批评或指责也容易当成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耳边风,不容易把这些声音定义为“伤害”,因此也就没有进一步创化信念系统的坑洞。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一起来学习一招既有对治意义,且又能提升自身阳气的方法:把批判的声音化身成卡通角色。

1.在自己的记忆库中随喜找到一个卡通玩偶,对这些卡通或拟人的形象可以带一些创造性的想象。闭上眼睛,想象这个卡通玩偶会跟你用人类的语言对话,确保你总是会被其滑稽的声音和表情逗乐。

2.自然地闭上眼睛,进行几次腹式呼吸,而后让那个不停地批判自己的声音进入自己的心识,感受你的身体是否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排斥反应。然后让你的头脑里的这个声音听起来像是那个原先设定好的卡通人物发出的声音,且充满了令人搞笑的肢体语言,而后你把两只手交叉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右手放在左肩上,左手放到右肩上),双手轻轻地交替式拍打几下肩膀,不要超过一分钟。

3.慢慢地,你会把原先批判或自责的声音内化在卡通上,伴随着卡通人物的声音,那个带有“攻击性”的压迫画面,变成了有特别愉快和滑稽效果的“印记”,这份可爱的印记就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了之前那份“有毒”的旧有批判性画面,使那些消极的感受难以为继,妙不可言。

4.脑神经科学发现人的痛苦源自于大脑神经元网络中的“储忆系统”,只要把这个令人不愉悦的记忆画面以合理的方式“破坏”掉,它们就很难再像原先一样产生条件反射式的联想。因此在这个好玩的操作技巧中,你可以把自己联想成一位年近90岁的开悟老人或一个开悟的智者,历经人间沧桑,早已阅尽无数心灵背后的痛苦,其内心总是心怀平等的正念与恬淡虚无。当这样一位老人面对一个“噼里啪啦”的虚拟卡通人物时,只有拈花一笑,很难升起强烈的情绪。因为对方不管采取怎样的姿态,在智者眼中都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因而会自动放下一些东西。

常规地阻止内在消极信条(阴气)的蔓延,除了积极运用以上所分享的两个策略外(甄别旧有心念和卡通角色),我们还可以积极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来协助自己提升更多的阳性思想。无意识的许多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从来都不会有伤害自己的动机,只是某些时候误以为一些行为可以满足“本我”与“自我”的一些需要。因此,情绪总是行为的催化剂,让我们在事件中学有所得,学到了,情绪就会消失;没有学到,同样的事情还会来。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内心很想去做一些事情,但身体里面好像又有另外一个部分感到很不妥当。你也听过有人说:“我也知道这样想很不对,但自己就是没控制住脾气!”他说的“自己”在哪里?不就是他身体里面另外一个不受他掌控的潜意识吗?诚然,感觉就是能力。上台面对100个人演讲,所需的就是一份自信的感觉,而面对激怒自己的人,所需的则是一份恬淡的感觉,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感觉”就是能力,同时感觉都是在潜意识里产生的。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而言,潜意识总是自动选择最好的机制来保护个体,它从来都不会有伤害自己的动机,只是有些时候它所选择的做法未必能有效地满足那些良好动机而已,它欠缺的是更有效的做法,主要在于“主人”不知道如何正确驾驭。(该观点与以下的简单策略源自香港NLP导师李中莹先生的启发)

面对逆境或逆事,是否有一些重要的意义或经验,是对我们未来的人生很有用的?

现在你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协助自己:每当经历到不愉悦的排斥性事件时,先不急着生气或宽恕,而是从阴阳辩证的角度给自己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在这件不愉悦事件的背后是否潜藏着一份好处?而后伸出手,把它接在手上并感觉一下它的“重量”和在手中的感觉。紧接着慢慢地把这份强有力的正向意义或经验带去你胸口的位置(中丹田),把手按在那里,感受一下这份意义或经验进入内心的感觉。

这份感觉舒服吗?

当你感觉到正面经验进入心中的良好觉受时,深呼吸几次,每次深呼吸的时候都感觉这份舒适安宁在不断扩大,增强并粘贴在身体的每个角落。

最后,不忘再次感谢我们的潜意识:非常感谢你无私的照顾,谢谢你一直默默地为我做这么多事,保护我,照顾我。今天我又得到了你的帮助,内心又增添了一份力量,非常感谢你。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对于一颗自助心灵而言,若能时常从无常经验中看见一分“大魔助大佛”的希望与正能量,心性中的更多正磁场就有机会依靠此书中所分享的大量中观觉察的智慧被导引出来。

角色宣泄与互相听析

生命中时有压抑不是坏事情,它是一种健康与成熟的心理机制,可以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无常的变化。同时个体内在也有足够的心力来支持一些延迟性的自我满足,所以几乎人人都会有“压抑”这个正常的自我保护功能。不过若生活中一而再地出现激烈冲突的观念或深沉心声,则不适宜采取进一步的潜抑,否则只会助长吞忍型人格,长此以往必定会感召外在的某个焦虑故事,使其爆发出来。因此,如果生活中经常出现强烈对立的声音,最好是让这份吞忍的情绪表面化、意识化,使自己在此时此刻就能充分体验这份冲突。可以经由一种角色扮演式的自我对话来整合潜藏在心底深处的情感或早年未充分释怀的情感。

倘若不断地压抑这份欲罢不能的冲突情感,个体就会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时不时地体验到漂浮性焦虑。心理学家已经反复证实,但凡让内在的价值观冲突引入表意识层面来体察,个体内在冲突就有可能获得高层次的整合与转识成智。个体借由当下不断地感知到更多的积极力量与体察力,至少比吞忍压抑好上一百倍。觉察是阳性能量,吞忍是阴性能量,古人也讲过积阳则飞,积阴则沉。所以,为了让个体更好地积累阳性的智慧与生命力,而不再惯性地在自己阴性思维模式中沉沦,笔者在此章节里额外再分享一个实用的策略:角色宣泄与互相听析。

有个别冲突的深沉心识一直躲在无意识中,因此我们也可以特地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提前将这些时常出现的冲突对立声音提取出来,放在“台面上”进行对话与练习(角色宣泄与互相听析)。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获得脱敏暴露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整合自己的深沉价值观,从而依靠分析式心灵(理性智能)做出选择与改变。许多沾染慢性焦虑障碍的心灵,其心智系统中经常出现的冲突对立声音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其二是“自卑者”与“力量者”之间的冲突。所谓的“理想我”就是那些认为自己“应该是”“必须是”的那个相对完美的自我形象。所谓的“现实我”就是此时此刻会频繁体验到烦恼的这个“小我”,表现相对糟糕、焦灼、沮丧。所谓的“自卑者”指一切自我否定的内在声音,所谓的“力量者”指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与信心的内在声音。

有一个24岁的小伙子叫阿明,应届毕业生。自述自己总是为一些小事情忧愁不已,且总是害怕一些潜在的冲突,因而时常坐立不安,经常自我否定。而他也告诉咨询师,自己本来不是这样的,以前根本就不会去担忧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就是其潜意识中认为真实的自己应该是充满力量与自信的,根本不会去产生一些灾难性的联想。

在本案例中,当事人的内在冲突属于典型的“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冲突。他在当下一方面感到焦虑与苦恼,一方面又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心气反应模式,因此一些“内在小孩”时常处于冲突与分裂状态中,令自己感到欲罢不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运用正念觉察智慧让自己缓和一些焦虑感外,还可以通过“角色宣泄与互相听析”这个技巧让心境状态获得更多的平衡力,从而直接降低焦虑感。

道具十分简单,找来两把椅子,分别在椅子上放上提前写好的两张纸,一张上面写着“现实我”,一张上面写着“理想我”,而后让当事人先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现实我)。(注:下面的对话,仅作参考,读者朋友们完全可以自行操作练习,无须他人的提示)

咨询师:请告诉我,现实中的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尤其是最近三个月的表现。

阿明:我感觉现在的自己比较糟糕,或者说不能再糟糕了,我似乎一无是处,每天就像惊弓之鸟一样自寻烦恼,搞得自己不思进取,经济拮据……更可恶的是我还是单身呢……

咨询师:为何会认为自己是如此糟糕的?

阿明:因为我好像得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症,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一些正常人根本就不会担心的东西,每天把自己的9成能量全部内耗掉,实在是太可恶了……

咨询师:了解,那么你认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应该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