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33

第33章 调和身心焦虑的十五个策略(11)

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

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癫狂、音哑疔疮。

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

阴金性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咯血。

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痿。所以说,生什么性,就得什么病。

4.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达德是一样的。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儒家的三达德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尽情理有勇。

三界就是三教,儒家从立命作起,道家从练身作起,佛家从养性作起。

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蔼和。

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

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为三界中有三个贼,一禀性,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用道理捉拿心中的贼,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

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说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说天皇是玉皇爷,管人的性,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地皇是阎王爷,管人的命,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人皇爷,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国法处罚。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为了叫人学好。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心病,性里常发脾气是性病,心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过来病就好了。

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三界的病我全会治,必须分开三界、清理三曹。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有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有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有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药是没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人生要是就是去贪、去争、去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得亏情理,欠阴间债。

5.讲佛经的人说人死后要入六道轮回。我说六道轮回都在我们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贪取外物、不顾情理便是物道(畜生道),专好上火的便是妖道,专好生气的便是鬼道,这六道每天都轮回到我们身上,何必等死后呢?

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说有四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哪一界的人。以身当人的,不论做到什么地步也是个破败星;以心当人的,不论怎么干,也是个操心人;以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么多,也不累心,是位活神仙;以志当人的,不论遇着多么逆的环境,也不动性,就是一尊佛。

有所忧患则志倒,有所恐惧则意倒,有所好乐则心不正。有所忿(愤怒)则身不正。

苦极生志,乐极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狱,贪心就是苦海。

会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乐,会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义气也多大。

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实上必有累事。

不高兴是生心眼了,像皮球似的,有针鼻大小的眼,就漏气了!性是本、志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根像雨似的,无雨本来无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间,也像那雨一样。

死心才能化性,禀性化了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志诚,这是一定的道理。

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界,轻则用意,重则使志,能够用志的,万世罪孽一笔勾销。可是魔来了,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动,便是种子。

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天堂没有坏人,地狱没有好人,苦海没有真人,佛国没有假人。用志当人是没说的、不变的,你欺负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

以志当人就是个真人。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各教圣人,没有不是以志为主的。我听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停。又听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他们这种精神,是不是一样呢?所以我说各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样的,若是分门别派就不对啦。当今之世,诸天神佛,全在人间,可并没有投生落凡。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学哪位神佛,哪位神佛的灵就到;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遇着什么事,就学什么人。像挑取花似的,挑取一个作一个。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平常人要不夺古人的志,终究是个平常人。

真到了志界,半点火气也没有,只剩真乐啦!

6.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就是阴命。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命好与不好,在乎自己,哪用算命呢?

“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请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命小要会长,命大要会守,就是“天权在手”。

人都是没有为众人的心,只知为己,所以才糟的。孟子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行是长(掌)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是长(掌)宿命;善用宿命的长(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只有长天命,才可以消阴命。现在的人,只知用阴命,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又怎么能明白天道呢?

香瓜,苦的时候正长(掌);天命,苦的时候也正长。

不说人的不对,是消阴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许多阴命。

7.人落在苦海里,要是没有会游泳的去救,自己很难出来,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时的,还在因果里;救人的性是永远的,是一就万古,永断循环。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时的;救性是无形的,是万劫不朽的。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堕落。

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认假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说人不对,和人生气上火。其实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准会笑起来,哪能和人生气打架呢?我当初看世上没有一个好人,我就生气,气得长了12年疮痨,几乎没把我气死,直到我35岁那年正月听善书,才知道生气不对,对天自责,我的疮痨一夜工夫就好了,立刻出了“地狱”。

能知人的性,才能认识人;能知物的性,才会利用物。这是和天接茬。什么样的人,就存什么心,说什么话,办什么事。你要是看他不对,不知他的性,不明他的道,准被他气着。就像屎壳郎好推粪球,黄皮子好吃小鸡,争贪的人,好占便宜。

我受种种打击,立志不生气、不上火。被人讥笑,也不动性。气、火是两个“无常鬼”,能把他们降伏住,使火变为“金童”,气变为“玉女”,不受他们克,那就是“佛”。

8.逆来的是德,人需要认识,吃了亏不可说,必是欠他的。众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长命。若是无故挨打受气,也是自己有罪,受过了算还债,还要感激他,若是没有他打骂,我的罪何时能了?我说小人也有好处,是挤兑人好的,从反面帮助人。

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没孽不挨骂,没罪不挨打。逆事来了,是给你送德来的,不但要忍受,还要感激他。

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来的,逆事来了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缘故。

凡是对面来得,都是命里有的,所以遇着不如意的事,不对头的人,要能忍受。孔子在陈蔡面临绝粮,耶稣被钉十字架都没怨人,那才是真认命,真认命才能成道。

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废了。

金刚是最硬的东西,所以要立金刚志。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责,不以为是加福,反而生气,是刚倒了!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气,是刚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刚志。

练透人情,就是学问。要在亲友中去练,练成了就不怕碰,像砖瓦似的,练透了就坚固。练不透的如同砖坯子,一见水就化啦!

要想明德,必须性圆。要想性圆,必须死心。能做个“活死人”,性就化啦。

舍钱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禀性,就算得道。所以我教人化性,是一救万古,性灵不昧。

卸下完美

在许多焦虑的人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防御机制,它通常只乐意接受内心认为美好和愉悦的经验(感觉),拒绝被头脑知觉认为是妨碍和不适的经验。由这个机制引起的极端心态,就是喜欢自我否定与过度的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之所以变成“心魔”的能量库之一,主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转识。在这个充满心物阴阳辩证的无常世界里,有许多看似矛盾的事情只需要深刻地领悟“道者,反求之”即可。

对待完美主义这个“内在小孩”,不能率性地骂,不能破坏性地直接否定,更不能无原则地让它从你的世界中即刻消失。因为此时此刻它也是“超我”的一部分,你需要去尊重它。只需要一个深深的回头,一个深深的“拥吻”就可以创造出机会,让它走上自己应该走的舞台,唯有以这样的无为方式才有“爱”,有爱就有“光”,有“光”就有“明”。而没有爱的方式,将充满“杀戮”与“混乱”……

完美主义源自于“自我”内在挖掘“自信”的能力不足,抑或当“超我”发现“自我”价值感不足时而产生的一种理想式的代偿主义。那么当下最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在完美主义这股“心瘾”浮现时,立即用无条件的“爱”来宽恕自己。

我认为,唯有本心本性中的那份“爱”“臣服”“涵容”的力量才是自己的“上帝”或“真主”。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能够宽恕自己内在那几根“软肋”的人,才有资格获得“自信人生两百年”的入场券。

现在请你找个安静的地方花15分钟时间做一道有趣且实用的冥想应用题:

1.想着某个令你觉得罪不可赦的状态:也许你无法原谅自己是个苛刻、挑剔、掌控欲或完美欲较强的人;或者无法原谅自己曾看不惯别人;也许你恨自己的脆弱;也许你恨自己有时无力承担风险而浪费了施展抱负的各种机会;也许你恨自己时常习惯性吞忍,却假装处处体面;你也可能对自己有时的“鬼迷心窍”、傲慢、妒忌、嗔恨心感到恶心,以致以偏概全,将自己全盘否定。

2.安静地自我沉思: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很不完美?

为何要选择自卑?

你难道真的是一个毫无独到优势或天赋的人吗?

3.闭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请允许自己感受稍后浮现的情识的能量。

4.更深切地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令自己无法接纳的状况。假使你对香烟、网游、婚外情、酒精、名牌衣物、苹果手机、马不停蹄的旅行有瘾,想一想你到底要满足什么。或者说,你到底想安抚什么恐惧。靠食物、酒精、名牌、购物、外投射来转移不安,是不是源于那份曾经的失落感?

5.随着潜藏在完美主义背后的失落愈来愈明了,请允许自己直接体验它们在体内和心中生起的感觉。这种感觉如同一股在天地太虚中飘荡的“风”。

6.请把你此生所有最真挚的爱拿出来,对完美主义这个“内在小孩”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注:看着它,觉照它,一定要真诚,真诚面对就能“穿越”。源自《零极限》一书)

7.在体悟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一些不舒服的内在声音,以致实在没有能力也不想宽恕自己;也许你相信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不值得被爱的人,甚至怕自我原谅之后又会重蹈覆辙;也许你害怕敞开心扉之后,就不得不面对真正的自己。而这正是你无法忍受却要穿越的卡点。

8.当这些疑虑和恐惧正在产生时,就以自性中与生俱来的那股“悲悯心”承认、尊重、接纳它们,然后以充满爱与感恩的方式跟它们说:“来吧,孩子们,尽情地展现你自己吧!我爱你,谢谢你!”(无分别地谛听)

这个自我意象沟通的游戏还没有结束,因为释放完美主义除了宽恕自己,还需要宽恕他人,请接着往下看:

现在请你安静地半躺在椅子上,观想你最近曾被某人拒绝、指责、奚落或委屈的经历……

1.此时请不要批判自己,注意你是否还在嗔恨或责备那个伤害你的人,你是否已经把他拒于这次自我心灵对话的心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