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31

第31章 调和身心焦虑的十五个策略(9)

“网络小鬼”之所以去传播这些东西,其深层的意图也是为了自我宣泄,然而这种宣泄中带有一定社会性报复的情感,他们乐见一群生活比自己相对优越的人陷入焦虑与无助的状态,这样一来似乎也会一定程度缓解他们无意识中的社会失落感。然而这是一种人格扭曲模式,也是人性中恶的极端一面,若不自觉回头,实质上于自身的危害要重于心理疾病十倍甚至百倍。

哪里有作用力,哪里就有反作用力。同理,一个空虚失落的心灵若每天无情地释放各式各样有毒的作用力给“人类集体潜意识”,老天爷都会帮它记录着,若不自觉回头,待一些“缘”的聚合,业力就会将全部的反作用力无情地回馈给他,而后他的后天慧命与心性会更加螺旋向下,生命层次就会进一步降低。层次越低则福气越少,甚至不再有机会感召到福气,那么就意味着福不至,心不灵。而这个灵(智慧灵明)则相当于蜡烛的灯芯。所以自动调谐定律在此处具体的应用方式便是闲邪存善,这些率性发泄口业的网友若能放下非中道观的异见,光明就在眼前。

此外,在浩瀚无边的互联网中,还有一些老是宣传看见鬼怪或大声疾呼被“妖魔附体”的人士抑或“通灵人士”,其实多半情况下都是一种癔症症状或癔症式人格障碍的发作症状,他们潜意识中需要通过这种夸张的逼真表演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试图获得一种象征性的满足抑或对家族某些成员进行小小“报复”。实际上背后也是一颗严重失落的心在作怪。(注:有些情况是无意识中原始意象的浮现,非真实的鬼怪)

何为魔?魔在人类文字相中特指可以扰乱心理活动的一种“邪气”,而“邪气”往往最初生发于个体自我意识中的怨恨、不平衡、急躁、畸形贪欲、愚痴执着,这五种情识也称为五毒,而五毒本身就是导致内在大自然失序的一股台风。

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本身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状态,人天原本也是合一的状态,那么当一颗心灵对外投射各种有毒性的作用力时,这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自我诅咒或自我惩罚。一旦施加的负性作用力严重过度了,那么这颗心灵就容易与“道”失去联结,久而久之内在大自然就会呈现一片狼狈的生态。因为人天是一不是二,对“天”施加各种负性作用力,一定会吸引感召到更多的负性同类,同时也相当于彻底破坏掉内在的调谐系统。

中医认为人类必须通过掌握自然规律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以此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邪气”(病气)是导致身体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体正气不足,“邪气”自然就会占据上风,若持续占上风就容易对内在器官的正常功能形成一种干扰。于心灵层面而言也是这个道理,若内存各种不合理的“作用力”,本身就容易感召外在的“邪气”,而后二魔合一,内在的自动调谐系统就等于被雪藏。此外,若一颗苦痛心灵总是觉得自己的烦恼是在外面,那么就等于说自己彻底放弃了“反败为胜,转识成智,自动调谐”的内在第一法宝。

智者叮嘱我们的“心”一定要有真宰,见好境界,平常心看待,见不好境界,见怪不怪,不生畏惧。一如培育自己的正气与正念,那么一切‘魔’也好,‘邪’也好,统统都会变成你的助缘,这个道理也叫观自在,自净其意。

这个世界已经很焦虑,实际上地狱与天堂都不在外面,一切障碍在内不在外,若内在少一些扭曲的攀附心理,少一些走捷径心理,再少一些不劳而获的心理,那么不管外面有哪些“魔王”,统统都拿他没有办法!佛魔皆由心生,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灭”针对的是过度的人欲、缺乏中道观与平等心的分别识。心灵先驱们反复叮嘱:地上地下亦无魔,只因世人离人道,学道不为人,是人在外道;学道不做人,是“魔”在毁“佛”。

闲邪存善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我们要和“恶魔”诀别,不再生发它们,依靠“善魔”的助缘不断向内看,不断发现自己的灵明。

降“魔”之路似乎有千万步,但关键就那么几步。其中第一步就是像恭敬神一样去恭敬它们的“示现”。因为有些“心魔”并非所谓的“邪气”,而是“善魔”,这作何解?

世人都很清楚这个世界有黑夜就有白天,有乌云密布就会有蓝天白云,有坏人就一定有好人,同样有恶魔就一定有善魔。我们已经了解到“恶魔”喻指的是“自我”因一些不合理的欲求与执着而生发出来的邪气。而观“善魔”,它就如同一个临时的防御系统,为了避免个体被负能量冲倒,会暂时协助个体“通过置换机制”把这些无意识暗能量以变相的方式投射在某个地方。

善魔的“法力”远远比心灵恶魔大,因为在天地间任何时刻都是“以正克邪”。但是这个“善魔”也无法帮助个体去跨越一些障碍,无法代替个体去实践一些东西,也就是说它无法帮助个体去修炼出一些智慧,它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暂时通过一些“置换机制”让个体的无意识暗能量聚焦在一些卡点上,这样可以让那股“无意识初期焦虑暗能量”以慢性、低频的方式浮出来,虽然这是一种万不得已的办法。但如果个体可以看见自己苦痛的实相以及重新与“道”(宇宙的心)联结,转识转念,那么“善魔”就会逐步撤掉“防御机制”,而后正念之光可以源源不断地射入那个充满“幽暗的心灵坑洞”,并逐步填满它。正可谓大“魔”助大“佛”!

不少自助者长期对无明焦虑情绪心存怨怼与不平衡,就是在不间断地哺育一些“心灵恶魔”,所以已经很难觉察到“善魔”的存在与真实助缘,他们总是把“习性恶魔”制造出来的麻烦归咎于“善魔”。这个“善魔”最初的动机只是希望提醒个体(主人)在过去做错了一些事情或者说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好。它如果不跑出来“知会”主人,这个“主人”恐怕一辈子都是迷糊的,忘记了此生所需要“修炼”的蓝图。这个“蓝图”就是个体心底最深处的那份“活法”(生活与生存的艺术)。

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善魔”本身所扮演的只是一个“邮差”的作用,它有一份重要的“心灵电报”要交给这个当家做主的人。然而许多苦痛心灵都误解了这个“邮差”,甚至对其施加“拳脚暴力”。而“善魔”本身也是有“法力”的,“善魔”若持续觉察到这个主人“不知好歹”“无明透顶”,就会觉得如果继续吞忍压抑,似乎这个“魔王”当得也非常窝囊,于是它会看准时机施以一顿小小的“教训”。这个教训可以是失眠、梦魇、心悸、头痛、焦灼、喉咙堵塞感、肠胃敏感、漂浮性焦虑等。

一位好心的老人,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带回家。过了几天,蛹壳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老人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着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破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就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蝴蝶为什么会死去?原因是蝴蝶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在蛹中经过一些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茧而出。

降伏“习性恶魔”的疗愈过程也是如此,不经过精进的磨炼,“火中取莲”(在动荡中培育观自在能力),即使有最好的技术,最终也可能胎死腹中。

所谓“火中取莲”,喻指当各种“焦虑烈火情绪”降临时,先试着用尽自己的雅量不去转移它,而后把这种“又热又闷”的感觉,和跑步时胸口闷热的感觉做一个比对,看看有何不同。不管此时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痛苦画面或失落的记忆,你只是带着慈悲与中立的精神看着它们“成、住、灭、空”。继续自然地呼吸、温和地谛听,而后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澎湃的感受之海,且与疼痛合而为一。那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你与恐惧之间的间隙消失了,不再有对立感。那个被伤害的“我”也不见了,只剩一个单纯的经验而已。

一旦有了几次“火中取莲”的成功觉察经验,而后底气就会上升,“自我”就会愈发坚定:日后不论身上产生什么感受,自己就仅仅只是个沉默的观察者,清明地观察此刻在“我”的身心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不再对它产生贪嗔等反应。那么,一些焦虑情绪或恐惧性意念所具有的能量就会在短时间内消退。而这些自然的造化机制都是心灵自动调谐能力在起作用。

我们都知道树木有树木的造化规则,鱼儿有鱼儿的造化规则,人性有人性的造化规则,这些都被一股无形中的神奇力量制约导引着。笔者认为,任何一颗创伤心灵,只要深谙四大成长定律的自然法则,而后依靠科学的“阳谋”(此书中所分享的各式辅助性平衡法)逐步释放掉“幼年无意识残留情感”,再训练出一定的正念觉察的能力,就可以有机会慢慢走上由浊变清的神奇修复之路。

我们有体验焦虑风暴的智慧,就一定有走出焦虑风暴的智慧。

擒贼擒王

兵法认为攻打敌军主力时,最好先捉住敌人的首领,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与意志,而敌军一旦失去指挥与意志,就会不战而溃。其意思是:在解决事情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先解决主要矛盾,其他的细节便可以迎刃而解。在自我调心(调节焦虑情绪)与长远的心性提升过程中,有一些习性不仅会影响心灵磁场的聚气,也会持续耽搁进一步认识自我的品质。这些习性看似不是所谓的“情绪症状”,但却是许多情绪的同谋者与驱动力之源。

《孟子·离娄上》中的思想,把“诚”作为沟通人天关系的基础,认为人的得天之道就是性。天人合一的途径则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的“尽其性”“尽人性”就是要充分地认识和扩充人的本性,去掉一些不良禀性,最终到达与天、地并立为三的境界。

我认为一个人若能适当约束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性,本身就是在扩充人生来固有的智慧本体,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力量与品质。此外从心理治疗的角度而言,善于认识与调和自己习性的心灵,不容易被一些阻抗机制持续蒙蔽,而且其蜕变进程会加速来临。根据长时间的分析比对与观察,我们如果先管住一些习性,最终就容易降服“心魔”,我们的心也就容易在该停的地方停下来,这个也叫“知止”修为。所谓的“知止”,就是该停的时候要学会停一停,该律动的时候就要保持弹性。如果把心停在不该停的地方,似乎也是一种“止”,但这种“止”是对心性有妨碍的“执着”。反之,如果把心停在该停的地方,这样的自我调和就是上苍所乐见的一种持守,亦是“无所住”境界的重要辅助性修为。

那么,如果把一颗心灵的蜕变程序比喻为一株花卉的播种、开花、结果的过程,那么“知止”就是播下种子的最关键过程。因为若无播种这个环节,后面一切所谓的造化过程很显然都是空谈。根据多年前对“儒道释”哲学文化的理解,再结合多年来对事理与人性的把握,提出三点对一部分心灵极具参考意义的“擒贼先擒王”策略,仅供参考。

一、少说妄言废语。许多人早已经深刻认识到每次“东扯西扯”“大话西游”后,总是会留下一些“后遗症”,要么是隐隐约约地觉察到自己说了太多,已经给人留下不稳健的感觉,要么是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说漏了。我不是否定言语沟通的现实性意义,而是建议若有志于进一步认识自我的心灵,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少说一些“废话”。文字与言语是可以聚能的,我们看到一幅书法大家的恢宏书写,总是心生愉悦,而当我们看到一些污秽之语时,也总是感到气血浮动。因此所谓的废话,就是指会影响或破坏自己内在“中和之气”的无用之语。

一个人每天说太多废话,很容易内耗掉许多精气神,总是容易感到体内中气不足,呼吸节奏短促,也十分容易震动自己的一些经络,久而久之便会气血紊乱。生活中有人稍遇到不顺或看不惯的事情,便会气话连篇,致使气火攻心、肾水积郁,后脑勺或太阳穴两边总是有紧绷或紧箍的感觉,这些体觉不适都是因为废话太多,造成心气运行早早偏离中和的轨道。

许多心灵先知告诫世人,平日说太多废话以及爱闲谈阔论的就是在播下不好的意业。《道德经》启蒙世人,善于说话的人总是信任“一默如雷”的力量,同时言出必行,言出必准。而不善于说话的人,总是躁动比较多,经常轻诺寡信,瞒天过海。此外,老夫子还额外叮嘱: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诚然,颇多智者都认为说废话不仅造口业,同时也造意业。话多伤气耗神,损伤能量,非常不利于自我人格修炼。平时尽量不说废言妄语,要说就说一些有用的话,这样可以省去自己和他人的许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