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24

第24章 调和身心焦虑的十五个策略(2)

有些人会觉得“人生如戏”是一种消极的比喻,而事实恰恰相反,它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这个世上,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免不了都要受一些苦头,我们必须认清,只有最好的演员,才能演好苦旦。那些能够演好苦旦的人,一上戏台就可以在苦中感受到充实的乐趣,下了戏台之后就更加容易享受平和的喜乐与自在,而这种人往往懂得真正的生活艺术。然而,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在生命的旅程中因过度执着于自我的虚荣与优越感,总是把“这出戏”演得乌烟瘴气。诸如,不少处于花样年华的大学生因一时嗔恨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网络上关于这方面的悲剧事件时有曝光。亦有一些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使用极其残忍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怨怼,以极其无知的方式强调着个人的自尊,事后尽管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懊悔哭泣已是徒劳,其父母面对这般情境早已悲痛欲绝。

还有一些成绩特别优异的应届毕业生,可能都有自恋型人格特征或发展倾向。他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成绩往往都是优异的,收获了大量的赞美。他们潜意识中已经认为自己就是被老天爷选出的“特别人物”,因此他们总是在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优越感”,热衷于未来的财富与权力,热衷于风调雨顺式的成功。然而进入社会工作后,一旦事与愿违,他们则普遍缺乏弹性与灵活的调试心态。如果外在的一些“刺激因子”严重损害了其虚假的自尊,他们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做出反社会或自残的极端行为,而不会充分考虑行为后果。他们与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不同的,平时,在他们的道德层面与理性智能层面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以前媒体上报道了多起关于归国留学生的事件,他们回国就业时因不堪忍受自己与一些普通大学生同等级的实习工资待遇,觉得人格受到了极大的羞辱,愤然选择轻生,而轻生背后往往都是一种“报复行为”。而这并不是用人单位的过错,谁该反思呢?他们仅仅因为被一些错误人生观导引,而把这出本应充满风趣幽默的“人生大戏”演成了癫狂闹剧。

中国哲学里经常引用“拈花一笑”的典故,许多心灵智者或许是要传递给世人一种不被诸境所惑,在真情流露中透露对生命的喜乐之情。当一朵花儿将自己最绚烂的一面与潜能静悄悄地释放时,是值得人类报以欣然微笑的。因为花儿没有压抑,花儿没有被物欲所屏蔽,花儿不逃避困苦,花儿不执着于养生,花儿经常布施自己的香气与纯洁,而它在释放被天气、地气、阳光加持过的正能量时也是没有声音的。

其实,你只要稍微仔细洞察与聆听,或许就会发现许多时候大自然中的花儿也在为人类说理讲道,的确让人不可思议。在盛开野花的地方,你只要用心感应,放下一些被琐事牵挂的欲念,很快就会感受到花儿的巨大磁场,顿时间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回到自己的花样年华中,我们则时常需要提醒自己,要像花儿一样在生与灭之间留下一些必要的正能量与静悄悄的作为,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究竟意义,也是激发自身浩然正气的绝佳途径。正气具足的人,有些时候犹如身边有“保护神”一样,在生命旅途中往往可以持续逆流而上,拨云见日。此外,当我们具足了正气,就能获得自性之光的照耀与加持,亦有能力在这出人生大戏中催化他人的心灯抑或在他人漆黑的人生道路上投下一缕阳光。长此以往,内在次人格也越来越信任自己的本真,就像狮子不怕声响,风儿不怕网罗,莲花不怕污泥。

补充:心灵尘埃与安全感

在生活中,人们一谈到灰尘,很多人的第六识(表意识)便会立刻浮现“肮脏”二字,总之就是不喜欢,因此他们“时时勤拂拭”,要去之而后快。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灰尘反而是最干净的东西。总之这是关于灰尘的两种看法。然而,对于真正探求真相与真理的人而言,他们可不这么看,他们深谙灰尘其实是无所谓肮脏与干净的,灰尘就是灰尘而已,而垢或净则都是人为的自心分别罢了。

人的分别心本身才可能是产生所谓肮脏不肮脏的源头,这不正是一些人所谓的“心灵尘埃”吗?当然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探求真相,也许还会发现:灰尘本身没有垢净,分别心更不存在所谓的垢净。有分别与无分别,都不过是心的本质实相的一种呈现与投射罢了,因此也都不可能用垢净来形容。这就是“本来无一物(自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的真正含义。也因此可以说,对于垢与净,我们是无法用“时时勤拂拭”的方式来清除的,“清除”一事本身代表我们还陷在梦境里面。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会平白无故地彻底消失,可能在形式上可以发生转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是垢和净在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它们来自于我们自心的分别。一旦看清楚了这种分别,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垢净与拂拭它们的问题。而在那个时候,我们所期许的真正安全感或许就在眼前。

树立坚不可摧的信心:心能转境

心物关系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上的一个根本问题。反应在心理学上即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正因为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历史上才会有众多学问家与思想家都讨论过这个问题。

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这是哲学界唯心和唯物两大哲学观点,也喋喋不休地被争论了千年。唯物派中的“一元心物论”认为是物决定着心,而不是心决定着物,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唯心派中的“一元心物论”认为心理、精神是客观世界的源泉,客观世界是心理精神的产物和展现。

为什么两大阵营争论至今却不见分晓?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各偏执一方,未能从整体完形角度阐发心物之间是阴阳互根、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东方哲学中有强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许多人看到这句话时会误认为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这里存在着一个“所知障”问题。其实,东方哲学中的“心物辩证法”就完全证实了一些先知们对心物统一的认识,直接道出了心和物是统一的辩证关系,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是一不是二。因此,“心物辩证法”其本身就是顿悟之法,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悟到而已。

“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里所谓的“心”,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意识、心理、精神”之心,此“心”意为真我本性。万事万物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从此角度讲“万物唯心所现”,却也真实不虚。而唯识所变的“识”,才是指心理意识,“唯识所变”讲得正是心理意识对各种物质现象的作用和转化。

在唯识心理学中讲到:“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正是在强调心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如果是上士(喻指悟性足的人),仅一个“心物辩证法”就可使他从妄念中走出来,合二为一,发生蜕变。那么,对于广大自助者而言,要想正确地把握心物辩证的关系,莫可把心物一分为二来看,也就是说焦虑与平和本身就是一体的,毫无对立。心和物(包括各种精神症状)各有各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心可以转境,境也可以转心,就看你如何把握了。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这是自我调心火候的分界线。不擅长自我调心的人则心随境转,随波逐流,被各种恐惧性的精神物质能量所束缚,生命层次趋于下旋。而擅长自我修心与调心的人则是把心定在自性上,身虽入境,但心不受预期恐惧的气机所奴役,只要心不被境转,那么生命力和生存状态皆趋于上旋。

不少涉猎中华国学与本土心灵文化的人士虽然也知道修为即修心,但“知道”不等于“悟到”,“悟到”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了道”。口头上说修心、养性,但在行动上仍然是在向外找,向外求。行为总是与修心联系不起来,况且整天在网络上到处求秘诀,心往外驰,心驰则神往,心又怎能清静?

许多人正是由于执着外求,在外圈转得时间太长了,才退化了自觉与领悟的能力。许多立志于解脱慢性焦虑障碍的都市心灵都知道国学文化中的修为就是修心,但又不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修心。简言之,修心指的就是要按照宇宙的本性,自然的规律,内在心智运作的健康模式,来修正自己不符合本心本性的错觉知见和各种条件反射的烦恼习气。其中最大的习气与逆道因素就是“分别心”。

不仅自卑和自信是我们分别出来的,就是对各种“境”的好恶也都是“小我”的分别心制造出来的,因为宇宙本性里根本就没有善恶、是非、对错与好坏。“人与天”本身是一不是二,但“小我”的分别习气不断导致清净的本体渐行渐远。例如:芥末本身不分好与不好,爱吃芥末的人说它好,不爱吃芥末的人说它味道很不好;生活中大家都爱闻香味,不爱闻臭味,但是臭豆腐非常臭,爱吃的人就吃得很香。由此可见,万事万物的本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好坏是由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创化出来的。人们养成了分别心的习气,对一切事物都要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分别和选择。这种念念都要分别、取舍的习气,在人们的表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定式思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条件反射,如同烙印一样,牢牢地输入在含藏识(在现代心理学中指的是深沉潜意识)里。

许多慢性焦虑障碍之所以会成为人类痛苦的浓缩标本,最初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源于自我习气中的各种“分别心”,正是它们造成了日后无尽的对立观、矛盾观与各种受苦的自我心像。如同自卑与自信,恐惧与安宁,它们只是一条温度计上的不同温度而已,你首先要明白它们是同一物质属性,而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仅仅是它们振动的物理频率不同罢矣。

根据《易经》与《道德经》的启示,宇宙中的生命由“圣”入“凡”的程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由“凡”入“圣”则应该是抽丝剥茧,逆炼归元:万物归三,三归二,二还一,一还道。因此,你要想彻底出离心灵炼狱,首先要断掉爱分别,爱执着的习气,而这个过程需要系统的有始有终的修为与自我认识领悟,急不来。当一颗心灵面对恐惧的时候,既不说它好,也不说它恶,一切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那么念动急觉,久久收摄,你的心自然从枝梢末节的万事万物上逆反归元,从万物、三、二归还到一,此时“大我”的清静、平等心才能油然而生,康庄大道自动浮现。

要学会灵活运用与变通方法

笔者反复强调,诸多天马行空的慢性症状就像是一个“快递员”,它只是跑来告诉那些正在梦魇中的人们,有个“真相”要转达给他们,信的内容才是疾病本身。大部分人直到中年、晚年都没有认真谛听这个“快递员”要告诉他们一些什么。此时我们也不禁要问:究竟是谁从梦魇里走出来投入世事的梦,又从世事的梦走到梦魇里头呢?究竟这个做梦的人是谁?究竟是谁在“梦”中沉浮?

当下关于各种慢性焦虑障碍背后的真相,是一个需要我们用心来面对的大课题。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到,慢性焦虑障碍是一组以强迫情绪、社交对视焦虑、漂浮性焦虑、恐惧性对立意念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灵顽疾,其顽固的病灶主要根源于一颗长期失落的心孕育出的患得患失、灾难性思维、完美主义、安全感不足、自我价值感缺失与吞忍型人格特质。关于这本难经,我们亟须花上一些时间来重新审视焦虑背后鲜为人知的蜕变哲学。

爱在臣服内在众生的道路上,即使是最悲伤的人,也会有绽放笑容的时刻。焦虑并不能持久,重点是你要记住,问题是在我们的内在,唯有如此,各种顽固性的焦虑障碍才有转化的可能。原则上蜕变成长的艺术应该是具体、清晰、有助于己,而且可以在当下即刻体验的。同时,如何称呼解脱烦恼的技术名称并不重要,当务之急是获得一些平和与安定的体悟。

诚然,心无妄念、神清气爽是每一颗焦虑心灵所企盼的境界,然而达成它也并非易事,它需要系统的调心智慧。应对焦虑情绪(漂浮性焦虑、应激性焦虑、广泛性焦虑)的心理卫生之道从长远来看必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古人所提倡的“众术合修”即便在今日的心理疏导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南意义。就好比我们探讨一个人长寿的原因,它绝对不会是单一的。实际上,一些长寿者也有一些不良的嗜好,本应与长寿无缘,但是依然活至90岁上下,可见影响长寿的因素一定是综合性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与英国杰出政治家丘吉尔首相,稍微细致观察就会发现,两位政治强人都是烟不离手,且丘吉尔先生还嗜酒。他们在政治舞台上长期饱受各式各样的精神压力与起起落落,常年下来睡眠时间低于常人,饮食与作息也不见得规律,但是在高效率完成政事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身心的相对健康与长寿。一些研究者发现,两位杰出政治家都擅长劳逸结合,都喜欢运动,且性格达观、志气充盈、满腔正气、百折不挠、风趣幽默,这些特质或许都是他们长寿的最核心因素。

面对各式慢性焦虑情绪,我们也十分需要坚持一份信心与系统观,影响最终品质的绝对不是一个面向的问题抑或仅凭某一点就能达成,它必定是多方面身心共修的综合结果,这方面许多时候和长寿是一个道理。因此笔者建议长远的心理卫生之道必须包括这些方面:生理、心理、自然、社会、人生价值观。而此书的诸多章节皆是从这几个面向来阐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