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22655400000008

第8章 流离失所 满衣清泪

第一节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宋高宗是一个安于享乐、苟且偷生的皇帝,他一再依靠金银财物向金人换取一时的和平。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眼看求和政策不再管用,便开始一路南逃,并未进行抵御。

现世不再安稳,岁月不再静好。

茕然一人的李清照孤苦无依,她既要不断逃离战乱,保住自己的性命,又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和赵明诚耗费一生心血和财力收集、珍藏下来的金石文物。

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路程的艰辛和无助,可想而知。故土沦丧,爱侣病逝,视为生命的各种文物在逃亡路途中一再丢失……这种种不幸,差不多同时降临。即便内心再强大,也难以承受这接二连三的打击。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

人到中年,遭受丧夫之痛,加上颠沛之苦,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打击,李清照大病一场,病到仅存喘息的地步。幸运的是,她最终熬过了这一劫,继而“病起萧萧两鬓华”。很多人会在经历巨大的悲痛后一夜白头;老去,也在顷刻之间。

如今大病初愈,一个人的夜里,李清照躺在床上,透过窗纱遥望夜空残月。残月皎皎,让人无心睡眠。做法讲究的分茶已不再品饮,一则因为身体欠佳,还是饮用豆蔻煎煮的汤水为宜;二则与自己赌书喝茶的人已不在,一个人喝茶,冷冷清清,又有多少意趣?反倒容易勾起伤心往事。

月,还是那一钩;书,还是那两本;风景,还是那一片,然而物是人非。想起一位台湾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外在的风景,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的确如此啊。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以前总以为这两句诗写于闲情逸致的心境下,云淡风轻,水波不兴。却没有想到,这样一份“闲处好”,这样一种“雨来佳”,竟获得于死之别、失之痛之后。这样的好与佳,该属于多么深刻、多么痛的人生领悟?

喝茶、翻书的间隙,李清照站在门口,看见木樨花在风中摇曳,在雨中静默。事到如今,能够给人带来些许慰藉的,似乎只有眼前这棵木樨花。

木樨花,其实是桂花。秋雨绵绵,丹桂飘香,世事再艰难,李清照总能从花木中寻得一丝安慰。作为亲近自然、心思细腻又敏感的诗人,这大概是自然意味深长的赠予。

芸芸众生,花花世界,花和人一样,各有各的品性与操守。通过一个人喜欢的花,大致可以获知此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淡泊名利的陶渊明酷爱“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的菊花,繁华盛世的唐人偏爱“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的牡丹,理学鼻祖周敦颐独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人有百样,花有千姿。

李清照爱花,并不以花姿论喜好,她注重花的品性。比如,在人生秋雨连绵的季节默默给她安慰的木樨,在她眼里是低调于世的。不争夺,不攀比,不流连,在喧嚣尘俗中以一种疏离的姿态退至安静一隅。这种内敛与高洁——在百花之中可算一流的禀性,李清照觉得,连梅花都会嫉妒,菊花也要羞愧。

秋雨潇潇的午后,李清照呆立一处,长久凝视着门前那棵桂花树。那些细小又幽香的花儿上好似有揉碎的黄金洒落;那些层层叠叠的树叶,好似碧玉裁剪而成。花与叶,都是那么耐看。卡夫卡有一句话,读来甚是迷人:“一片秋天枯叶上的湿润经脉。”凝视能够让人心沉静下来,因而具有疗愈作用。凝视让时间柔和、平稳,不知不觉地从各种伤痕与荣光处流淌而过。

第二节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依然是梅——李清照写了太多关于梅的词作,这一句便是她在丈夫离世、文物丢失之后最直接的心绪写照。

杜甫有两句诗:“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面对死亡,不管如何悲痛,活在世上的人还得继续面对逃脱不了的现实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她该何去何从。作为唯一依靠的丈夫已经离李清照而去,而且他俩也没有留下子嗣,加上金兵入侵,处处无安宁可言,身为女流之辈,今后的人生路该何去何从?那一刻的茫然无措,就像她在《金石录后序》中所写的那样:“葬毕,余无所之。”

第二个问题自然是关于金石文物。在李清照看来,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的事,当属自己与丈夫花费一生大部分精力和积蓄收购、积累、整理下来的文物该如何处理的事。

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余又大病,仅存喘息。事势日迫。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遂尽委弃。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青州大乱时,存放在十多间屋子里的文物毁于一旦。当时,赵明诚去江宁奔丧带走的十五车文物躲过一劫,如今自然显得倍加珍贵。这批幸存下来的文物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它们落入他人之手。或许,她始终记得丈夫在池阳离舟上岸时对自己的嘱咐:“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如今,嘱咐犹在,文物犹在,唯有人已亡。如何妥善保管这批剩下的文物,可以说是李清照之后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

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李清照想到了一个或许帮得上忙的人——赵明诚的妹夫,他当时在洪州担任兵部侍郎,负责皇后和嫔妃的安全。在李清照看来,相较于其他地方,有宋高宗后宫以及护卫所在的洪州应该比较安全;再者,又有亲戚照看。于是,她委派赵明诚生前所熟识的两位部下,将文物送至洪州,以为如此便可无忧。

万万没有想到,当年冬天十二月,金军攻陷洪州,宋高宗带着手下臣子再次向别处逃窜,李清照之前托人运送过去的那些文物全在战乱中丢失。对李清照而言,这又是怎样沉痛的一个打击啊!祸不单行,除此之外,之前计划用几艘船只运送过长江的书籍也不知沦落至何处。最终剩下的,只有少量体积小、分量轻的卷轴书籍,以及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几人的诗集,《世说新语》《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时期的大鼎十多件,南唐写本书几箱。

因为已经有了在洪州丢失文物的教训,她不敢、也不愿再托付别人保管。她将文物搬到自己房内,日夜守着。在疾病缠身的日子里,偶尔拿出来翻阅、欣赏,多少也能给自己带来些慰藉。

既然做了这样的打算,她只能带着所剩无几的金石文物独自踏上新的流离之途。可是,她又能去往哪里呢?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载,长江上游已断然不能去。金人下一步打算进犯哪个地方,现在谁也说不清。在这个时候,她想到一位叫李迒的兄弟,时为朝廷官员,专门负责编辑皇上诏令。思来想去,目前好像也只有他能够暂且依靠。为了前去投靠这位兄弟,李清照马不停蹄,立即出发。

她赶到台州时,当地太守已逃遁。她又由水路改为陆路,为了尽快追上朝廷军队,她不得不舍弃一些衣被。一路兜兜转转,最终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到达杭州。

乱世流年,人心叵测。在一路追赶的途中,发生了两件预想不到的事。或许,这些遭遇也让她深刻意识到,自己一个人很难保护好自己,更没有能力保全那些文物。因此,她才会在赵明诚去世三年之后,考虑再找一个人重新组建家庭。所以,当张汝舟乘人之危上门求亲时,她才会答应下来。

赵明诚病重期间,有一个姓张的学士前来看望。这位张姓学士来的时候带了一只玉壶,告别时连同玉壶一起带走了。不知是谁,围绕那只玉壶造出了分赐金人的谣言,甚至还有人举报。这让无依无靠的李清照感到惶恐不安,万一涉嫌通敌,恐怕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为此,她不敢说话,生怕越描越黑。但她又不愿听之任之,她首先想到的是将家中仅存的青铜器拿出来献给国家。可是当她赶到皇帝所在地时,行宫已经转移至别处。为表清白,她不敢将这些东西继续留在身边,而是寄放在了剡县。后来搜捕叛逃士兵的军官将它收取,听说全部归入一位李姓将军府中。

虚惊一场,不了了之。在这样的情形下,文物又丢失了一部分。最后剩下的,只有五六筐书画砚墨。李清照将它们藏在床底,时时查看,以为如此总能确保安全。让她怎么也没料想到的是,即便如此,仍有人打它们的主意!

逃亡经过越州时,李清照借住在一位钟姓人家。有一天夜里,居然有人从墙角挖洞,偷去了五筐文物。她重金悬赏找寻,果不其然,一位姓钟的邻人带了十八轴书画求赏。这让她既愤慨,又有失而复得的惊喜。遗憾的是,不管她怎么央求,对方都不答应将其余东西拿出来。直到多年后她才知道实情,原来邻人不肯拿出来的那部分文物,已被福建路转运判官吴说贱价收购过去!

人生,大概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过程。仔细想想,我们能留住的有哪些?又能在何处保藏?

围绕金石文物,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人生可以以靖康之变为分水岭。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之前,李清照和赵明诚经过前半生的不断积累,收藏的金石文物和各种书籍可建成一座书库和一座博物馆,一共要用十多间屋子储存,加上十五辆车子转运。

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开始,这些文物一点点丢失,先是储存在青州十多间屋子里的文物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剩下两万卷书卷、两千卷金石刻;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金寇来犯,交给他人保管的书卷和金石刻尽弃,只剩下小卷轴书帖,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件,南唐写本书数箧;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之后,因为他人造谣和邻人偷窃,一下子将青铜器和五筐书画卷轴丢失,只剩下不成部帙的残零书册。

短短四五年时间,最亲近的人离世,半生积累的文物一次次丢失。好像大半生都是白忙,又好像人生如梦,醒来万事成空。

关于藏,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这样写道: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把船藏在山谷,把山谷藏在深泽,看似可靠,事实并非如此。假如有人力大无穷,能够把整座山背起来偷走呢?于是乎,庄子提出了“藏天下于天下”这样一种思想。不论是个人物品,还是国家社稷,一旦生了占有的私心,终将失去。

可是,若要凡人面对美好事物不产生一点点私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大部分人,就算清楚最终留不住也藏不了什么,仍然穷尽一生想占有更多的物质与情感。

走遍风雨路,李清照最终看淡得失:

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除了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之外,更多的是历经沧桑之后的云淡风轻。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清平乐》,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相比之下,没有《声声慢》《武陵春》这些词作那样被读者熟知,但它对于李清照而言,具有特殊意义。

作家木心先生说,李清照的生平就是艺术品。也许无意,也许有意,这首词作诗意且高度概括了李清照艺术化的人生。

李清照是一个花痴,更是梅痴。在她五十多首含有花之意象的词作中,涉及或者专门描写梅花的词作,差不多占据一半。梅,将李清照先甜后苦的一生串联起来;梅,是她诗酒人生的暗香线索。

一首词,区区四十来字,却截取了她欢快无忧的少年、颠沛流离的中年、凄惨冷清的晚年等三个人生阶段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生活情景。与其说是情景,毋宁说是心境。

少年时代,生活无忧无虑,既没有因为惦念一个人而心生幽怨,也没有因为忧惧战火而身心俱疲。“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这两句不禁让人联想到《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某年深冬,姐姐妹妹、七姑六婆欢聚大观园,林黛玉和薛宝钗和睦友爱,香菱也学会了作诗,湘云照旧欢快活泼,最会搞气氛,贾母带领大家喝酒、吃肉、赏梅、作诗,其乐融融、欢乐无比,是整部著作中难得的和美场景。年少时,每到冬天,李清照都会在下雪天出去,折取梅枝一二,带回来插在瓶中。这不仅是少女的浪漫情怀,更是对生活的兴致与热忱。被尘俗琐事缠身的人,很难再产生如此闲情。这一时期的李清照还没遇见赵明诚,她每天所做的事情不过是看书、作词、饮酒,或者“倚楼无语理瑶琴”,又或者“常插梅花醉”。在这里,不要忽视两个字——年年。一方面说明“常插梅花醉”的日子并非偶然,而应该是她少女时期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结合后来的种种变故与打击,不禁让人感慨,所谓“年年”,到底无法永恒。风云变幻莫测,人生向来无常,在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永垂不朽。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也仅限于相似;所谓“岁岁年年人不同”,那是真的不同。还有一个字,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常”。“常插梅花醉”的“常”,与“常记溪亭日暮”的“常”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表明了词人某一阶段常有的生活状态,也对比出最终的人生无常。

长大之后,“风住尘香花已尽”。在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中,谁都不可能只品尝一种滋味。就像弘一法师在离世之前写下的最后四个字:悲欣交集。

人生,不管如何尽心竭力地修行,到最后大概仍是悲欣参半。当时光一刻不停地往前奔流而去,若干年后,回想起人生的中间阶段,李清照不禁写下这么一句词: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挼,即搓揉。这样一个无意识的动作,表露了词人怎样的一种情绪呢?不妨设想一下,人会在怎样的心境之下无意识地用手指尖“挼”一样单薄易碎的物品?或者做一些无意识的小动作呢?大概是在经历坎坷磨难之后,对人生感到灰心丧气,又在这灰心丧气当中生出“好像也就只能这样了”的无能为力。力气已用尽,事情始终不遂人愿。国也破了,家也亡了,丈夫已经去世,自己又远离故土,漂泊他乡。回想前程往事,让人泪流不止。摆在面前的人生路,真不知该如何一步步走下去。

这种境遇,让人想起海子的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人之一生,犹如四季轮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意味着失去。得到与丧失之间,便是梦幻泡影般的人生。

在另一首《诉衷情》中,李清照也写到梅,也同样是无怜爱之意的“挼”: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喝了点酒好入睡,醒来却是半夜时分,刚刚做着的梦已然无法继续。窗前月亮依依,一个人枯坐桌边,无意识地将眼前梅花搓揉至粉碎,心思在悲欢往事中游走一遍,满衣清泪,睡意全无。这时候,梅依然是那暗自幽香的梅。只是人无好意,花也跟着受罪。

山重水复之后呢?作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情感依靠的赵明诚已经与自己阴阳相隔,外在环境更是没法保证安稳的生活,战乱让她一直东飘西荡、南北流离。

如今,在临安安定下来,大病初愈,对镜自照,发现两鬓增添了不少白发。别说岁月从不败美人,事实上岁月从来不会饶过任何一个人。

院子里的梅花已然盛开,可是外面的风又起,想来已无法看到当年那种绚烂的梅花了。这是一种失望,更是生活兴致的索然。真正让一个人对美好事物失去信心的,从来不是因为外界的阻挡,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自己的心冷了、情倦了。

如果将人之一生比作一年四季,谁都不会始终处于阳光明媚的春天,也不会终身受困于风霜严寒的冬季。人之一生,冷暖更替,唯有自知。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有些人从春天走向秋冬;也有些人,从冬天走向春夏;有些人先甜后苦,而有些人苦尽甘来。

李清照的一生是先甜后苦的一生,也是酸甜苦辣逐一尝遍的一生。也许正因为如此,木心先生才会说:“李清照的生平就是一件艺术品。”

这件艺术品,对于后世千万欣赏者来说,属于莫大的幸运;可是对于它的创造者或者艺术品本身——李清照而言,并非每一种境遇,在当时当刻,都能从容淡然地面对。

毕竟,是那样一番坎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