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盘扪烛
【释义】指盲人通过敲击铜盘来体会太阳的形状,触摸蜡烛去想象太阳的光芒,比喻认识问题很片面,没有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本质。
【出处】宋·苏轼《日喻说》。
古时候,有一个天生的瞎子,从来没有看见过任何东西。他了解世界只能靠耳朵听,靠手去触摸。
有一天,他忽然想知道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就去问别人。别人告诉他说:“太阳像个圆圆的铜盘。”瞎子听了,点了点头,向别人道了谢,就赶紧回家了。他知道家里有铜盘,就让家里人赶快给他拿来。家里人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就把铜盘拿给他。他接过铜盘,用手摸了摸,轻轻地敲打了两下,铜盘就发出“当当”的响声。瞎子高兴地说:“现在我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的了!”
过了几天,远处有人在敲钟,瞎子听到当当的钟声,高兴地喊叫起来:“我听到太阳了!”旁边的人都笑起来,告诉他说:“太阳不会发声音,你听到的是敲钟的声音。”瞎子一听,感到很疑惑,就问:“既然太阳没有声音,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那人想了想,说:“太阳是会发亮的,跟蜡烛差不多。”
瞎子回到家里,又让家里人找一支蜡烛给他。他拿着蜡烛反复摸了几遍,又高兴地说:“现在我真的知道太阳是什么样的了!”
又过了几天,瞎子到邻居家串门,在桌子上摸到一支像笛子一样的乐器,他用手摸了几遍,觉得这东西也是瘦长的,跟蜡烛差不多,以为又是太阳,就高兴地说:“我拿到太阳了!”邻居听了,笑着告诉他说:“这是用来吹奏的乐器,不是太阳。”
瞎子越弄越糊涂,自言自语地说:“太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曲突徙薪
【释义】比喻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要早有防备。
【出处】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霍光是西汉的大臣,汉宣帝时他担任大司马、大将军等重要职务,权力一时。有个叫徐福的人,多次上书汉宣帝提醒削弱霍光的权力,以防不测,霍光死后,他的家人果然造反,汉宣帝立刻镇压平定了。汉宣帝大加奖赏了揭发霍光家人造反的人。
有位大臣觉得不公平,他上书汉宣帝希望奖赏徐福。这位大臣特意举了个例子说明奖赏徐福的道理:
有个人到朋友家作客,见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的,灶边又堆了不少柴薪,觉得这样很危险,就劝告主人说:
“你这烟囱要改砌成弯曲的,柴薪要搬到远处去,不然容易发生火灾啊!”
主人不以为然,没有作声。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亏得邻居及时赶来把火扑灭,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事后,主人杀牛摆酒,酬谢前来救火的邻居。他特地请那些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首座,其他的则按照出力大小安排座次,偏偏没有请不久前建议他改砌烟囱、搬走柴薪的那位客人。
席间,有人对主人说:
“如果当时你听从那客人的话,把烟囱改砌成弯曲的,并把柴薪搬到远处,那么就不会失火,也就不必杀牛摆酒了。今天你论功请客,却把你那客人忘了。”
主人听了这番话,顿时省悟过来,马上把那客人请来,并奉他为上宾。
汉宣帝恍然大悟,立刻重赏了徐福。
◆机不可失
【释义】表示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靖传》: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唐朝初期的军事家李靖,为李渊建立唐王朝出过力。李渊当皇帝后不久,李靖上书平定长江中游地区称帝的萧铣。李渊采纳了他的计策,任命他为引军总管,并作为李渊的堂侄李孝慕的副手,率军前去讨伐萧铣。
公元621年八月,唐军队伍开抵夔州。萧铣以为正值秋汛期间,江水上涨,唐军不敢进入危险的三峡地区,因此不作任何防备。
唐军将领中,对是否要在此时渡三峡也看法不一。许多将领认为,在水涨时渡江太危险,希望水位下降后再进兵。但是李靖认为,兵贵神速,现在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李孝慕采纳他的意见,决定进兵。萧铣得知后,赶紧派部将文士弘抵御唐军。李孝慕打算出击。但李靖考虑到文士弘是萧铣的一员猛将,一时很难打垮他,建议等敌军士气衰落时再出击。李孝慕不听,亲自率军出战,结果大败而归。
李靖冷静地观察敌军的追击,见敌人边追边掠夺大量物资,很不方便,他想如果此时反击的话一定会反败为胜,果不其然,李靖获胜,并逼萧铣在江陵城被围时自杀。
◆杀鸡骇猴
【释义】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就杀鸡放血来驯服猴子。现用以比喻惩罚了一个人,惊吓其他人。
【出处】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清朝末年,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把腐败无能的清朝统治者打怕了,有一位姓文的制台对洋人更是怕得要命。
有一天,有一个外国领事气势汹汹地闯进他的府邸要挟他。
洋领事为什么要威胁文制台呢?原来,制台新近处死了一名亲兵,谁知杀的地方不对,既不在校场,也不在辕门外,偏偏在这位领事的公馆旁边,所以领事前来问罪。
见了面,领事愤愤地把上述情形讲了一遍,责问制台,为什么在他公馆旁边杀人?制台临时编出一套理由,说:“这个亲兵原是拳匪,正因为拳匪专同洋人为难,这对贵领事也有所不利,所以我特地想出一条计来,把这人杀在贵领事馆旁边,好教他的同党惧怕,俗话说杀鸡骇猴,把鸡杀了,那猴子看到自然就怕。我这回虽说只杀一个亲兵,但是所有拳匪见了这个榜样,以后就不敢再和贵领事为难了。”
洋领事认为文制台做得很对,还表扬了文制台一番。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释义】指有先见之明的人在临死前设置死后对敌的良策。借用死人吓走活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诸葛亮于公元231年在渭水东南岸与魏军相峙。一路上兵马劳顿,加上操劳过度引发疾病,于是命令所属,召集姜维、马岱安排后事。又吩咐杨仪:“我死后,不要发丧,可以做一个大龛,将我的尸体放在龛中,嘴里放入米粒,脚下点一盏长明灯。军中一切照常,让后面的营寨先撤退,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不要急躁。如果司马懿来追,你可布成阵势,摇旗击鼓。等他来到,就将我的雕刻木像放在车上,推到队伍前面,命令将士们分列左右。司马懿见了肯定会惊吓而走。”一一布置妥当,当夜,诸葛亮去世了。
诸葛亮已死的消息被司马懿获知,大喜,想追击又恐中孔明计谋,只好令部将夏侯霸以测虚实。
夏侯霸探得确切消息,赶紧报告说:“蜀军全部退走了。”司马父子率军直奔蜀寨,果然已空无一人,司马懿引军在前,追到山脚下,远远望见蜀兵,于是奋力追赶。忽然,背后喊声大震,姜维命杨仪举旗鸣鼓,树影中飘出大旗,上面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大惊失色,再定睛一看,只见数十员大将,拥出一辆四轮马车来,车上端坐着的竟是诸葛亮,司马懿惊呼:“孔明还活着,我中计了!”回头便逃。姜维从背后杀出来,魏兵魂飞魄散,丢盔弃甲,死伤无数。司马懿一口气跑了50余里,仍惊魂不定。蜀军从容撤退。
后来人们嘲笑司马懿:“死诸葛吓走了生仲达。”
◆百不当一
【释义】一百个也抵不上一个。形容人或物异常出众。
【出处】汉·班固《汉书·文帝纪下》。
汉文帝统治时期,边境常常受到匈奴的侵扰,由于匈奴简装轻骑,神出鬼没,使汉军不能行之有效的对付他们,为此,不但于国力上受损,而且还不能确保边境安全,惹得朝廷非常苦恼。
大臣晁错上书汉文帝,提出制服匈奴的见解和主张。
他说:“汉兴以来,胡虏屡次入寇,小人则小利,大人则大利。……克敌制胜之道,首先在于选良将,将士要善于审度形势。兵法说,阔丈五的沟渠,漫过车辆的河水,山陡林密,积石蔓藤,是步兵用武之地,骑兵两名抵不上步兵一名;土山丘陵绵延不断,平原旷野,这是骑兵用武之地,十名步兵抵不上一名骑兵;小丘间隔的原野,隔河相望的坡岸,居高临下,这是弓弩兵用武之地,执短兵器的步兵和弩兵相较量,百不当一;两军相逼,平地短草,可前可后,这是长戟兵用武之地,执剑拥盾的步兵与之三较,百不当一。……另外,中国的马匹比不上匈奴马的健壮,中国骑兵的箭术比不上匈奴人,匈奴人更比中国士兵吃苦耐劳。但是战车、强弩、坚甲、列阵、三军聚射而万箭齐发,匈奴人比不上我们。匈奴所长者三,中国所长者五,只要将士用长避短,匈奴是可以被我们平定的。”
晁错还提出以夷制夷、徙民屯边等主张,都为皇帝所采纳,使边事紧张形势得到缓解。
◆百步穿杨
【释义】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
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年轻时勇力过人,善长射箭,与他同时的另外一个射箭手叫潘虎,很不服气,相约在场地比箭。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镞正好贯穿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这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嗯,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致谢。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百闻不如一见
【释义】指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
【出处】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西汉宣帝在位的时候,西北边疆经常受到羌人的侵扰,汉宣帝决定出兵打击羌人,问百官谁愿领兵出征。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他自告奋勇,愿意领兵出征。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要想打胜仗,对敌军的状况要做到胸中有数。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
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人的小股军队。赵充国下令进攻,大败羌人。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
部下听了,都很佩服他的见识。
赵充国到了西北边疆,不辞劳苦,亲自到前沿阵地察看敌情,没过多久,他对敌情了如指掌,他不失时机调兵遣将,终于平定了西北边疆。
◆老马识途
【释义】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作用。
【出处】赵国·韩非《韩非子·说林》。
春秋时期,齐国是北方的大国。有一年,齐国应燕国之邀,出兵征伐入侵燕国的山戎人,后来,山戎人惧怕齐军,逃到孤竹国去了,齐国国君齐桓公决定出征孤竹国,随他出征的有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了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
“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领引大军走出山谷。”
齐桓公立刻派人放老马在前面引路,果然不出管仲所料,老马认识原来的路径,齐军获救。
◆自相矛盾
【释义】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难势》。
古时候,有一个楚国人,以卖兵器为生,他经常拿矛和盾去卖。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
“我的盾,是世上最最坚固的,不管多么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围观的人都凑上去看他的盾,想研究一下他的盾究竟是用什么做的,居然什么东西都刺不穿。
接着,那个楚国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
“我的矛,是世上最最尖利的,不管多么坚硬牢固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一边不住地夸着口,一边还不停地舞动着他的矛,发出“呼呼”的响声,显得十分威武的样子。这一下,果然又吸引来好多好多的行人。
他一见,更加得意,吆喝得也更加卖力了:
“快来看呀,快来看呀,世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有一个人再也看不下去了,便上前拿起他的矛提起他的盾毫不客气地对他说:“喂,假如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你猜会怎么样呢?”
那个楚国人哑口无言,最后万分羞愧拿着他的矛和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