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选成语故事(下)
22641700000059

第59章 哲理的故事(6)

◆双管齐下

【释义】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张璪》。

张璪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特别擅长画山水松石。当时的宰相刘晏很喜欢他的画,还特意请他到京城去,在祠部给他安了个官。

张璪来到京城当官以后,家中来往客人络绎不绝,而且来的都是些权贵,他们都是来向张璪求画的。因此,他在京城时作的画多半在权贵手上,很少流传到民间来。后来,他因为得罪了人,被贬到外地去当了一名闲官,就更有时间作画了,而且画也能够流传到民间。

张璪不光是画好,而且还可以双手同时作画。画松树的时候,他一只手画生气勃勃的树枝,而另一只手则画枯瘦的树干,只见他双手左右开弓,两支笔上下飞舞,一会儿就画好了。画中的树枝温润鲜活,满含着春天的光泽,而那根树干则渗淡枯萎,显现出秋天的肃杀。

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张璪还能双手用秃笔作画,有时画得兴起,他就用手指蘸墨,在画布上涂抹作画,而且画得非常好。

后人把他这种高超的技艺说成是“双管齐下”。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释义】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出处】佚名《武王讨纣平话》。

商纣王时期,姜子牙闲来无事,经常到渭河边去钓鱼,他钓鱼的方法很特别,他用的是直钩,并且从不在钩上放鱼饵。一边钓鱼,他一边唱道: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虽然几天也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然每天按时来到渭河边垂钓。

姜太公的行为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天,一位叫武吉的砍柴人好奇地坐到姜太公身边,与他聊了起来。

姜太公自我介绍说:

“老朽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

武吉听了姜太公自号“飞熊”,觉得很可笑。便说:

“像您老先生这样整天坐在这渭水河边钓鱼,而且还用直钩,不要说鱼,只怕连虾也钓不到。一个连鱼都不会钓的人,居然自号飞熊,实在令人可笑。”

姜太公听了武吉的话,只淡淡地一笑。

后来,周文王听说渭水河边有位老者用直钩钓鱼,他就料到此人一定是位奇才。于是他带上厚礼去聘请姜子牙。姜子牙入朝后被封为太公,做了军师,后升为丞相,辅佐文王、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木牛流马

【释义】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阵,由于交通不便,诸葛亮便命人在葫芦谷中秘密制造木牛流马。但这项工作只有马岱一人知道。一天,长史杨仪来报告:“米粮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怎么办呢?”

诸葛亮说:“我已经虑谋多时,此时正令人制造木牛流马。牛马皆不饮水食料,可以昼夜搬运。”

众人皆惊道:“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的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

诸葛亮这才把木牛流马的做法告诉大家,众人皆惊,说:“丞相真神人也。”

木牛流马造成之后,由右将军高翔,带着1000名运输兵。驱使这群木牛流马到剑阁搬运粮食,往来不绝。

司马懿大为惊恐,便派张虎、乐琳二将,率领500名精兵,伪装成蜀汉军,埋伏在小路上,等这些木牛流马运输队走尽之后,在它尾队上抢了三五匹牛马回来,照样儿也做一批。不过半月的工夫,造出了2000多匹,同样的能行走。司马懿大喜,便命镇远将军岑威,领兵1000多人,驾着这木牛流马到陇西搬运粮草。

诸葛亮知道后大笑说:“我正要他抢去,我不过损失几匹牛马,不久我可得到更多的资助。”

原来诸葛亮已料定司马懿会照样儿制造。又听到魏军果然利用木牛流马到陇西运粮,当即派出大将王平,领兵1000名,也扮作魏军,伪装成巡粮兵,混入他们的运输队,把护粮的兵将,杀得四处逃跑,赶着木牛流马回来,并且告之王平,牛马舌头安置着机关,扭转过来,就不能动了,扭转过去,又能行走。魏军是不知道这个机关的,他们追兵追到时,王平便将牛马舌头一扭转,撤军而退。魏军想赶牛马回去,谁知牛马却不能转动,拉又拉不走,扛又扛不动,干瞪眼看着。等到蜀汉援军一到达,魏军便落荒而逃。蜀军把木牛马舌头一扭转,又活动起来,把魏粮全部运回蜀汉大本营。

◆水中捞月

【释义】比喻白花力气,去做无法做到的事。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

传说,道师王重阳修道深厚,后来成了仙,便开始四处游历,点化有德行的人成道。

一天夜晚,王重阳来到西安府城外的北邙山下,在山间的松树下闭目养神,朦胧间听到歌声,王重阳一看,原来是个女鬼。

这女鬼看见王重阳,知道遇上了真人,求他超度自己的鬼魂。王重阳要她先下凡来到人间,托生为女子,还了五世宿债,20年后,会有一个扎三角丫髻的马真人超度她,于是命人领着女鬼托生到汴梁刘家,名叫刘倩娇。

20年后,刘倩娇出落得亭亭玉立,能歌善舞,吟诗作对,样样在行,是汴梁有名的歌妓。一年重阳节,官府饮酒作乐。派人请刘倩娇去助兴。

刘倩娇打扮一番,便向官府走去,走到小巷子里迷了路,正好见到一个身穿百袖袍,头上扎三角丫髻的道士迎面向她走来,便上去问路,道士看着她,笑着说:“正好撞上20年前还魂的故交了。”

刘倩娇好生奇怪:“我2l岁,怎么是你20年前的故交?”

原来,道士就是王重阳的弟子马丹阳,他奉师父之命来到人间寻那20年前的女鬼。他要刘倩娇脱离凡尘,跟他回头归于正道,谁知刘倩娇已根本不记得前世的事,她对马丹阳说:“我正值青春妙龄,生活得非常舒服。跟你出家,能得到什么好处,道爷,请您放我走吧,不然会误了官府的事。”

马丹阳见她执迷不悟,急得直跺脚:“这个不回头的刘倩娇,我要度你啊,就像沙里面淘金,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难啊!”

那时,刘倩娇正准备嫁给林员外做妾。马丹阳知道刘倩娇迷恋红尘,凡心太重,便索性追到她家里去点化她。但她不理不睬,还在一边打起瞌睡来。

马丹阳见她在打瞌睡,心生一计,将20年前托生的前前后后,托梦给刘倩娇,劝刘回头。最后,刘倩娇终于有所醒悟,答应跟马丹阳出家修道。

◆长城自坏

【释义】指杀害守卫边疆的将士。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檀道济传》。

南朝时候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将领叫檀道济,他奉宋文帝之命带兵跟北魏作战,在与北魏的30多场交战中,他每战必胜,因此之故,北魏军队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作战。

檀道济班师以后,进封司空,镇守寻阳(今江西九江),权力很大。因此朝廷对他非常猜疑害怕。朝中的一些大臣经常说他的坏话。当时,宋文帝连年生病。宋文帝的兄弟彭城王刘义康担心宋文帝突然死去,这样檀道济就无所畏惧,无人能制服,因此彭城王想方设法要除掉心腹之患。

有一年,宋文帝病得很重,刘义康就借口北魏军队要入侵,召檀道济到朝廷商议对策。檀道济一进京城,就被关进监牢。刘义康又下令收捕檀道济的儿子和心腹大将,连擅道济一共八人,把他们都杀害了。

檀道济被捕时,怒火直冒,圆睁双眼,脱下头巾,掷在地上,大声说:“你们这样干,就是毁坏你们的万里长城(长城自坏)!”

北魏人听说檀道济被杀,都高兴地说:“檀道济一死,其他人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有一次,魏军一直打到京城附近,宋文帝登上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城墙,望着敌军旗帜,忧心忡忡,叹了一口气,悔恨地说:“要是檀道济还活着,怎会让敌人猖狂到这种地步!”

◆风马牛不相及

【释义】两个或几个事物之间毫无联系。

【出处】春耿·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

春秋时期,齐国非常强大,曾一度称霸,齐桓公便成为诸侯国的首领。鲁国、宋国、卫国、陈国、曹国都依附齐国,只有楚国距离齐国太远,又自以为是一个大国,不把齐桓公放在眼里。齐桓公便召集各诸侯国的国君开会,决定一起征伐楚国。楚国的国君听到齐桓公亲自率兵来讨伐的消息,十分震惊,急忙派遣使臣前来与齐桓公谈判。

使臣对齐桓公说:“您的齐国在北方,我们楚国远在南方,咱们之间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即使是公马、母马及公牛、母牛在发情的时候互相追逐、奔跑,跑得再快,驰得再远,也不会越过边境(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今天齐军却跋涉到楚国的土地上,不知这是为了什么?”

相国管仲说:“我们是以周天子的名义来讨伐楚国的。从前召康公曾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为了辅佐王室,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眼下你们楚国轻视周天子,连天子祭祖用的包茅,你们也几年不进贡了,我们因此特来兴师问罪!”

楚国使臣慌忙解释说:“贡品没有如期送去,是楚国的罪过,今后岂敢不送呢?请齐军退回去吧!”

双方僵持一段时间后,也没有结果,齐桓公见谈判不行,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与楚订立盟约。

◆东施效颦

【释义】原指丑人模仿美女的打扮。比喻胡乱模仿,适得其反。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天运》。

我国西汉以前出现过四大美人。商纣王的妃子妲己、周幽王的妃子褒姒、吴王夫差的妃子西施和汉元帝的宫人王嫱(王昭君)。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四大美人的记载和传说,《庶子·天运》里有一段“东施效颦”的故事。

西施的婚姻生活关系到了吴、越两国的兴亡。

吴王阖闾,在攻打越国的战斗中兵败身亡,临终前,他遗命自己的儿子夫差,一定要灭掉越国为他报仇。

夫差没有辜负父亲的临终嘱托,即位不久,便任命伍子胥为大将军,兴兵伐越,一举征服越国,连越王勾践也成了吴国的阶下囚。

勾践成了亡国之君后,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用重金买通了吴王夫差的亲信,说服了吴王夫差,准许勾践重返越国当了国君。

勾践回到越国后,念念不忘报仇雪耻。但为了掩盖事情真相,迷惑吴王,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深知吴王好美色,只要能给吴王送上美女,吴王就会放松对越国的警惕。

于是,勾践派人出去,四处寻找美女。不久,有人为越国送来了一位绝代佳人,她的名字叫西施。一看到西施,越王勾践也被她的美色深深地打动了。在人们的眼中,西施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无不摄人心魄。

勾践知道,这位西施一定能让吴王夫差神魂颠倒、神志不清,为了让西施能为自己复国提供方便。于是,他忍痛割爱,将西施送给了夫差。

西施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自己千方百计地取宠于夫差:陪夫差饮酒赏花,陪夫差歌舞夜宴。这样一来,夫差把国家大事都抛到了脑后,整天沉寝在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里。

勾践经过20年的努力,终于一举灭掉了吴国。据说,吴国灭亡后,西施跟着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范蠡泛舟五湖,逍遥快乐地度过了后半生。有西施相陪伴,范蠡弃官从商,很快成了当时著名的第一大富翁。

西施之所以被越王勾践所赏识,并能使吴王夫差沉溺酒色,不思治国,是因为她的美貌太让人着迷了。

后人把漂亮的女子都比作西施,西施的美是浑然天成的,丝毫不用化妆。面不敷粉而白若霜雪;眉不描画而浓黑细长;长发垂腰、如瀑布飞卷;身材颀长如玉树临风。小憩时似海棠春睡,酣眠时如牡丹吐艳。

仿佛像天仙下凡,连老人、小孩和女人们见到她都不愿离去。人们爱屋及乌,不仅以她的美为美,而且将她被病痛折磨得难受的样子也当成美的享受,所以就有了“东施效颦”的成语故事。

传说,西施有心口疼的毛病,一旦犯病,她总是用手捂住心口的部位,以减轻痛苦。她的邻居有个丑女叫东施,误以为西施的美在于用手捧心,紧锁眉头,便暗地里偷偷地学,一天到晚涂脂抹粉,扭捏作态,人懒嘴馋,令人生厌。她见西施长得美,一举一动便学着西施的样子,她有时也紧锁眉头,表情非常痛苦,令人看了生厌。

◆以卵击石

【释义】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战国·墨翟《墨子·贵义》。

墨翟是春秋末年,战国之初伟大的思想家。有一年他向北方的齐国走去,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对墨子说:“今天上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肤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

墨子不相信他的话,继续朝北走去,他不久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水泛滥,无法渡河。

名叫“曰”的那人这下子可得意了,他说:“怎么样啊?我说你不能往北走嘛!你却不相信,这不又回来了。”

墨子道:“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行人之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谁都过不去呀!”

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再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让天下的人谁也动弹不得吗?所以你的谎言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以卵击石),把普天之下的鸡蛋全用光了,也不能毁坏石头呀!”

“曰”哑口无言,最后只得灰溜溜地辞退了。

◆以逸待劳

【释义】养精蓄锐,以守为攻,待敌人疲劳时攻击。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陈庆之传》。

西汉末年,刘秀派征西大将军冯异攻打一个叫“枸邑”的地方。军阀隗嚣得到这个消息后,也命部将行巡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面对强敌,冯异对手下人说:“我们必须抢在敌人前面到达,以逸待劳。”于是他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在行巡之前到达了枸邑,使士兵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当行巡率兵到达时,脚跟未稳,冯异迅速出击,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