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三)
22639900000063

第63章 从状元到巨商的实业大王:张謇(2)

在纱厂筹建过程中,3位“通董”相当积极,反映出本地花布商人对创办纱厂持欢迎态度。但“沪董”却迟疑观望,惟恐事业失败会给自己带来很大损失,所以招股工作没有开展起来,上海方面应招集的40万两迟迟没有下文。光绪二十二年(18%年)夏,张謇在上海召集董事会议,樊芬、陈维镛知难而退,辞去董事职务。张謇只好推荐增补本地两商人为董事,仍合成“六董”之数,并把眼光从上海转向家乡,希望以本地绅商作为集资的主要依托。但“通董”毕竟财力有限,一些有钱人又不相信张謇这样一个书生能办起大工厂,都不出钱入股,故股份始终未招上多少。纯粹商办的方案由此化为泡影,张謇不得不回过头来再向封建官府寻求援助。

恰巧,上海商务局此时要贱价出卖一批“官机”。这批“官机”原是湖北南纱局向外国洋行定购的四万余枚纱锭的纺织机,货到上海以后,南纱局又不要了,所以这些机器在杨树浦江边堆放了3年。张謇得知上海商务局急于将这批机器出手,很想购买,却苦于无钱。于是他便与上海商务局协商,把“官机”折价50万两作为大生纱厂的股金。另招商股50万两,大生纱厂改为官商合办。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这样一来,纱厂的机器有了着落,可商人们对官府办厂缺乏信任感不愿投资,50万两商股很难募齐。无奈张謇只好向这批“官机”的最初订购者、湖广总督张之洞求援,经过张之洞向两江总督刘坤一通融,将“官机”对半平分,由张謇和盛宣怀在南通、上海分办两个厂,大生纱厂因此可少筹股金25万两,同时把“官商合办”改为“绅领商办”,以有利于向商人筹集资金。

尽管“绅领商办”较易为一般商人所接受,但实际能够筹集到手的资金仍为有限。在此困境面前,又有两名董事辞职,集资重担全落在张謇身上。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底,大生纱厂开始建造厂基,各种开支费用很大,张謇手头6万多两现银很快花得一干二净。他只好奔走于南京、上海、湖北等地央亲求友,筹集一些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加之得力助手沈燮均等苦苦撑持,才使建厂工程没有中途夭折。经历一系列坎坷之后,张謇终于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三月将机器全部装置完毕。二十九日,张謇先行祭礼,然后试机,一切运转正常。四月十四日,大生纱厂正式开车投产,张謇的苦心奋斗结出初步的果实。

投产以后,大生纱厂仍面临着很多困难。由于须不断购进棉花,资金越来越难周转。张謇再次求助于官僚、绅商,但毫无结果。请求另派殷富绅商接办,又未能得到刘坤一的许可。他还曾与上海商界巨子严信厚等接洽,打算将纱厂出租3年,但因对方所提条件过苛而未能达成协议。最后他只好决定背水一战,坚持生产,实在维持不下去就停车关厂。幸好这年夏秋之际棉纱行市一直看涨,华洋机纱已经在南通地区畅销,越来越多的织户放弃传统的土纱而改用机纱布。由于纱价一直看涨,大生纱厂卖纱所得增多,资金周转不再困难,原料供给问题也随之消失。从光绪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大生纱厂历尽风险,总算初步站稳了脚跟。这5年里,张謇耗费心力,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顽强坚持下来,成为家乡近代工业的开拓者。

大生纱厂立足已稳后,张謇努力在经营管理上下工夫,力图使该厂成为第一流的纺织企业。他很注意汲取其他新式纱厂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亲自拟订了《厂约》。《厂约》阐明了“实业救国”的办厂宗旨,规定总理(张謇)的职责是:“通官商之情,规便益之利,去妨得之弊,酌定章程,举措董事,稽查讲退,考核功过,等差赏罚。”其下分设进货出货、厂工(工程技术)、银钱账目、杂务4个部门,各有董事、执事的管理其事。在总办理处,《厂约》对各门部董、执事的职责也作了明确规定,要求负责进货出货的董、执事住在行栈,负责厂工的董、执事住在工厂办公楼,负责银钱账目的董、执事住在总办事处。《厂约》对于执事的成绩考核和奖惩制度亦有具体叙述,还规定了当时的工资标准和利润分配原则,而且要求每位董事都要在每天下午2时集中于总办事处,具体研究工厂生产、经营、销售等各方面问题,并将讨论结果“编为厂要日记,以备存核”。从这些规定来看,张謇对大生纱厂的管理比较得法,制度比较健全,这是他能把工厂创办成功的重要因素。

由于张謇精于管理,也由于南通地区具有产棉旺、销纱多、运费省、工资廉等有利条件,大生纱厂的利润常比其他同类厂为高。赢利的不断增加,使进一步扩大生产成为可能。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謇利用大生纱厂的盈余和续招新股,增加资本63万两,增加纱锭2.04万,使纱厂资本和纱锭数都比创办时翻了一番多。日俄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棉纱在中国市场一度减少,大生纱厂的销路因此更加畅通,利润也更加丰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生纱厂的纯利已达75万余两,占全部投入资本的一半以上。在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张謇在崇明久隆镇(今启东县)办起了大生二厂,资本100万两,纱锭2.6万枚。该工厂工程建设十分顺利,很快便开工生产,并产销两旺,赢利颇多。到1913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共获净利约540万两,资本总额达200万两,纱锭达6.7万枚,成为纺织行业的一个大厂,被誉为“欧战以前华资纱厂中惟一成功的厂”。

4.全面发展,形成大生产业链

庚子之变过后,清政府为了取悦列强和欺骗人民,大肆宣传将要推行“新政”,这又激起东南地区一部分帝党和维新派分子新的幻想。张謇等人颇受这一所谓“新政”的鼓舞,聚集在刘坤一和张之洞周围,真诚地为“新政”筹谋策划。张謇在应刘坤一之邀到达南京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写出《变法平议》,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从《变法平议》的内容看,它并没有提出比维新派更为新颖的东西,只不过是在戊戌变法失败两年后的老调重弹。它所拟定的整个进行步骤比较迂缓,显然是为了尽量减少守旧派的阻力。但尽管如此,《变法平议》仍是张謇思想前进的一个标志,他终于公开站在了“新党”一边。然而,这样一个比较温和的《变法平议》,不仅没有被朝廷接受,也没有被大谈变法的东南督抚所采纳。这大出张謇意料,使他看到所谓的“新政”“无大指望”,所以又一下子消沉下来,政治热情转瞬即逝。

政治上既然已无可为,张謇便重新回到“实业救国”的老路上去,继续埋头发展实业。从光绪二十七年到二十九年(1901~1903年),他的主要精力除用于巩固和发展大生纱厂外,便是投入到通海垦牧公司的创建上。

早在甲午战争期间张謇奉命办团练时,即已注意到通州、海门沿海有大片荒滩,产生开辟之念。后来他曾向官府建议设公司开垦,没能实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秋天,由于洋纱进口减少,大生纱厂产销两旺,促使张謇迫切需要采用企业方式来解决原料基地问题。于是他想到开垦海滩荒地,种植棉花,向纱厂提供原料。他主持勘测地界、起草章程、筹集股金,并定名为通海垦牧公司。次年7月,集股已达14万元,张謇立即部署筑堤建房。这一巨大工程耗时近10年,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才初告一段。这期间,张謇和公司遇到很多困难和波折。

垦牧公司所要开垦的海滩都是盐碱地,先要蓄淡,然后要种草,逐渐减少盐碱含量,方可种植棉麦。另外,还需要筑堤拦阻海潮,不使海水淹没已垦土地。这些工作都是极其繁难的。此时没有公路,张謇乘一独轮小车来往于垦地,顶风雨,冒寒暑,规划水利,招徕佃农,费尽了心力。筑堤防海潮工作尤为不易,一遇大风暴,就有前功尽弃的危险。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垦区的农民已陆续修成7条长堤和一部分河渠,并开垦了7000多亩土地。可是8月间突来一场大风暴,把刚刚建成的堤坝都冲毁了,牧场羊群几乎完全失散,落了个全军覆没。这场狂风巨潮把公司股东们继续投资的勇气冲掉了,他们不愿意再承担12万余两的修复费用。张謇的态度则是异常坚定,他四处奔走,积极筹划补救办法,筹款赈济垦区灾民。在他的动员和号召下,大批农民重新行动起来,陆续修复了已经毁掉的各条堤坝。又经过两三年的奋斗,堤防修复工程基本结束,一些堤内土地已招佃开垦,承佃者共1300多户、6500余人。到宣统二年(1910年),垦区已初具规模,不少斥卤瘠土变成膏腴良田。垦牧公司所在的海复镇已成为重要集镇,再不是以往荒芜人烟的草莽之地了。通海垦牧公司的成功,带动了其他商人,又有一些垦牧公司闻风而起,争相向荒原进军。

通海垦牧公司的建成,对张謇来说颇富象征意义,它标志着张謇的企业活动跨入一个新阶段,即从工业扩展到农业。

在建设通海垦牧公司的同时,张謇也极力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把触角伸向近代商业的很多方面。从光绪二十七年到三十三年(1901~1907年),他先后创立了19个企业单位,除通海垦牧公司外,还有同仁泰盐业公司、广生油厂、大兴面厂、阜生蚕桑公司、翰墨林印书局、资生铁厂、资生冶厂、颐生罐诘(罐头)公司、颐生酿造公司、大达内河小轮公司、通州(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外江三轮公司、泽生水利公司、大隆皂厂、懋生房地产公司、染织考工所、大中通运公司、船闸公司等。这些企业大都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直接或间接地为大生纱厂服务,或凭借大生纱厂以获取利润。通海垦牧公司是大生纱厂的原料基地;广生油厂利用纱厂轧花的棉籽榨油自用;大隆皂厂又利用广生油厂的下脚料制造皂烛;大兴面厂利用纱厂修的剩余动力磨粉,供纱厂工人食用和浆纱。资生铁厂则专为纱厂配机件而设;泽生水利公司、大中通运公司、大达轮步公司、外江三轮公司、船闸公司主要是为纱厂解决运输问题;染织考工所实为纱厂向纺、织、染全能发展的研究和实验室;懋生房地产公司则是实地造屋,为纱厂及其他厂职工提供宿舍并收取房租的机构。这样,围绕大生纱厂,已形成庞大的大生资本集团,使南通地区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化工商业,极大地促进了这里经济的革新与发展。

张謇在短短五六年里分散资金投入这么多企业,自然超过了大生纱厂的合理负荷,故引起纱厂许多股东特别是一些大股东的不满。在他们的要求下,大生纱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夏召开了第一届股东会,会上正式决定把上述19个企业单位合并,另行组成通海实业总公司,以与大生纱厂划清资金往来关系。总公司的总理仍由张謇担任,大生纱厂的股东和董事也就是总公司的股东和董事。这个实业总公司除了统一掌管19个企业单位与大生纱厂往来的财务以外,没有其他具体的管理机构与业务经营,所以张謇并未受到什么约束,仍能凭借自己的威望并按照自己意志决定大政方针。

通海实业总公司所属各企业单位的营业状况盈亏不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大隆电厂、颐生罐诘公司、大兴面厂由于亏损过多被迫停业。不久,通海垦牧公司与同仁泰盐业公司又划出通海实业总公司范围,所以总公司直接管辖的企业单位只剩下14个。不过在这之后,张謇又陆续投资创办银行、航运、堆栈等十余个企业单位。宣统三年(1911年)以前,张謇在外地参加投资创办的企业单位也为数不少,如上海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镇江开成笔铅厂、吴淞江浙渔业公司、海州海赣垦牧公司、海州赣丰饼油公司、徐州耀徐玻璃厂、景德镇江西瓷业公司、苏省铁路公司等等,活动范围相当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