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创办钱庄,生意更上一层楼
广盛公的生意愈来愈兴隆,广盛公的信誉愈来愈卓著,银钱像百川归海似的流入到广盛公号里。自己的各种买卖赚的钱上在账上了;别家店铺的浮存往来款也挂在广盛公账上了;许多小商小贩的钱没处放,也存放在广盛公账上了;连许多居民的生活用钱,也存放到广盛公账上了……银钱这东西似乎也是护胜不护败,看到广盛公兴旺发达,都来广盛公号汇聚了。
这些钱存放在广盛公账上,一来安全,不怕丢失,也不怕坑骗;二来买卖方便,想从广盛公买什么东西,应有尽有,既不必去别家乱跑,也不必现钱结算,记一下账就行了;三呢,想用钱时,广盛公的大元宝、小元宝、碎银子以及铜制钱,由你挑用,甚至广盛公号的一张纸条子也能在包头各商家当钱花!
而另一方面,却又树大招风。哪个商号过标有了困难,来广盛公求借银子了;哪个朋友手头紧了,也来找乔贵发借银子了。庙大神圣大呀,人们自然来求了。
于是,广盛公有钱,有人来求借了;乔贵发有求必应,于是求借的人愈来愈多……有时候,广盛公的外借数额能达到三万两银子。
看到这种情形,账房先生文德谦替他担心了。
“乔掌柜,这外借的数额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可不行呀!一旦有了呆账死账,损失可不小呀!虽说是咱账上有不少的浮存,可那毕竟是人家的钱呀,那得即兑即付,一旦付不出,咱们广盛公的信誉就会大打折扣!这样往外借款,咱广盛公不仅是空劳一场,还得担风险呢!你不是常说吗,买卖人做事得利人利己才行,否则长久不了;可像这样往出借款是利人损己呀……”账房先生的话,语长音长,心长意长,话语间流露出对广盛公和对他乔贵发本人的高度负责精神,乔贵发感动了;特别是说话中引用了乔贵发常说的话来反过来说服乔贵发,更把乔贵发说服了。
乔贵发听罢,点点头,看了一眼账房先生,心里也点头了:这后生说得在理!想着,又抬眼皮,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账房先生。他对这个年轻的账房先生刮目相看了。
“德谦,坐下慢慢说。”乔贵发指指椅子,让文德谦坐下。
而就在文德谦落座的空儿,乔贵发想起了归化城的斯文先生;就是他,给乔贵发举荐的这个账房先生呀!想到斯文先生的举荐,乔贵发便对文德谦更看重几分了。
“德谦,依你之见,这事该如何应付?”乔贵发很诚恳地询问。
“乔掌柜,这样的情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一开始,也就是三两家至交的商号偶尔借用一下,数额也就是几千两到一万两银子;可后来,借钱的家数发展到十几家,数额达到三万两!以后呢?你的人缘这么好,咱广盛公的买卖又这么红,这样下去,借钱的家数和数额还会增加。”
乔贵发听着,点着头,又摇着头,一副左右为难的无奈样子。“可是,但凡找上门来的,都是有些面子的朋友,我有钱不借,对不住朋友,也于心不安呀!再说,伤了朋友的面子,以后怎么再相互做生意呢?唉,树大招风,也是没办法的事呀!”想到这一点上,乔贵发不免有点“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感慨。本来买卖好声誉隆是好事,可往往会伴生一些不好的事!能有个两全之策就好了。
乔贵发想着,看了一眼文德谦,似乎在说:有什么好办法吗?
作为账房先生,银钱账务上的事总比乔贵发精通一些;所以,文德谦到大掌柜跟前提建议是有备而来的,不管算不算好办法,却总是一个好想法。看到乔掌柜询问自己,文德谦便顺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如果乔掌柜不想伤了朋友的面子,咱可来个顺水行舟;树欲静而风不止,咱就来个借风起舞!既然想借钱的人多,咱就放贷吃利!”
“怎么个放贷法?”
“这就看乔掌柜决断了。”
“你说说看。”
“一是开当铺,质押放贷。这种放贷既安全,又有高利息,月息三分,三年便是本对利。不过,这种贷款是在人们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来的,一般说来,在一个家庭一个地方由盛转衰的时候才会这样贷款。”
乔贵发摆摆手,说:“不行,不行。一来这种贷款太坑人,我不做这种买卖;二来包头刚发展起来,还不是由盛转衰的时候,即使开了也买卖不多。”
“二是可以放印子钱。这种放贷利息比当铺还高,本钱也少,只是对那些缺本钱的小商小贩放贷,一家也就是一吊两吊,三吊五吊;一天两天,三天五天。”
乔贵发又摆手说:“这也不行。这样三吊五吊地放贷,能放多少钱?又能赚多少钱?广盛公做这事还怕人家取笑呢!而且利高量小,自担一个贪心的名头,却没有多少实惠。”
“如这些不行,那就只有开账局了。我听说张家口就有这样的账局;本钱大、信誉高、利息低,只对张家口的各大商号放贷,以解决各大商号过标时的临时困难。现在,听说归化城也有了这样的账局,不过,不是专门的账局,只是大商号兼营。”
乔贵发听着,点了点头,中意了。信誉高,他的广盛公够了;本钱大,他广盛公在包头也算第一了;利息低,正符合他“薄利多销”的原则,也不会被同行戳脊梁骨;只对各大商号放贷,既省事又比较安全,也合他的心意;解决各大商号过标时的临时困难,又正和他眼下借给各家的钱一样。好,这个办法好!
乔贵发在琢磨着,文德谦则嘀咕着。乔掌柜点头了,他会真正采纳自己的这个建议吗?开当铺或放印子钱,他只是随便提一提而已,账局放款才是他真正的建议,也最适合广盛公现在的情形;他一边嘀咕着,一边看着乔贵发的脸色。
乔贵发锁眉凝思了一会儿以后,忽然眉开眼亮了:“好,这个办法好!德谦,我给你半个月时间,跑一趟张家口和归化城,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回来咱们再详细商议!”乔贵发说着,很坚决,很果断!
“哎!”文德谦答应着,看到自己的建议被乔掌柜如此坚决果断地采纳,兴奋不已。
文德谦答应着出去了,一副喜滋滋的样子。乔贵发看着这个年轻人的背影,脸上露着笑容,心里溢着笑意:好帮手!广盛公又发现了一个人才!好主意!广盛公又开辟了一条新财源!
送走了文德谦,乔贵发在屋里踱起步来;文德谦的这个主意使他兴奋不已。多少年来,由于尝足了“新”事物的甜头,“新”事物使他的事业一步一个台阶,所以,乔贵发对“新”事物十分关注。他一听到“开账局”这回事,又听说归化城也是刚刚从张家口那儿学来,心里便开始敲锣打鼓。既然那些地方有账局,包头迟早也会有,与其让别人去做,自己为何不揽过来呢?如果让别人做起来,咱再去跟着做,那就既没面子,也没多少实利了。物以稀为贵,买卖也是以稀为贵呀;打架是先下手为强,做买卖也是先下手为强呀!所以,经过一番短暂的敲锣打鼓后,便一锤定音,当即让文德谦考察去了。
把文德谦打发走以后,乔贵发向秦四儿交待一番,又把自己关在了后院里,闭门谢客谢事,而去专心致志地思谋“开账局”的事了。面临一项重大的决定,他必须进行一番翻来覆去乃至翻天覆地的思考,把事情吃透拿准,然后再去下手。
开账局的前景会怎样?以现在的情形看,常有一两万的借款,如收起利息来,这个数会增加呢,还是减少?因为公开放贷,所以原先那些不曾借过钱的商号也可能来广盛公借钱,这会增加一些数,又因为利息较低,仅为印子钱和当铺利息的五分之一,人们容易接受;而且,有借款往来的商家都是有面子要面子的大字号,一般不会斤斤计较利息而不顾面子,他宁可少付些利息堂而皇之地借钱,也不愿不付利息而低三下四地借钱;所以,原来从广盛公借钱的这些商家,不至于因利息而不向广盛公借钱。再看远一点,随着包头的迅猛发展,商号还会增多,买卖还会增多,借钱自然也会增多。——所以开设账局的前景应是十分看好的。
一旦开设账局放贷,那些存钱的人还会来存吗?那些小额的、短期的存钱户大概不会受影响,而对那些大额的长期的存钱户,给他付些利息,估计也能留住。而一旦对那些大额的长期的存钱户付利息,还会引来更多的大额长期存钱户。——所以,采取些措施的话,存钱户不仅不会少,还会多起来呢……
当文德谦从张家口、归化城回来,向乔秦两人介绍了账局的具体情形之后,三个人商议一下,当即便决定在广盛公号内另辟一个账柜,专门经营银钱的存贷生意,文德谦兼任账柜大掌柜,全权处理账柜事务。
此时,广盛公有的是房子,有的是银子,只待文德谦把账柜业务的章程制订出来就行了。
于是,广盛公择吉日良辰,披红挂彩放鞭炮,庆贺自己的又一大盛事:账柜开张营业!
红绸耀眼,响炮醒耳,一张张账柜开业告示,更拨动了包头百姓的心,有余钱者乐其存钱之利,有用钱者乐其借钱之便。
于是,存钱者纷纷来了。办法对了,越做越顺当;路子对了,越走越宽广。
这样,乔贵发在普通商品买卖的基础上,又开始了特殊商品的买卖——银钱买卖!
把事业推向巅峰以后,广盛公雄踞包头,财势赫赫,商誉隆隆;而乔贵发本人在包头地面几乎可呼风唤雨,能地动山摇!
7.富不忘家,兴建乔家大院
一晃数年过去了,乔贵发才松下一口气来,心闲了一点,也才有工夫想起老家乔家堡,想起妻子和儿子,想起了那个旧院子旧房子,想起早该重新修建一处院子了。
这一年的年后,乔贵发看看号里没什么大事紧事,便和秦四儿商量回家的事。
“一来,我该回家看看;二来,我那院子显得太破旧了,我想重新修建一处;三呢,咱们的孩子也该带来包头熟悉一下买卖,磨炼磨炼,咱们都是五十岁的人了,将来总得交给他们呀!”
秦四儿和乔贵发合作久了,彼此相知甚深,听了乔贵发的话,频频点头赞成。
于是,乔贵发收拾好行装,带了若干金银元宝,伴了一家去汉口运送皮毛的驼队,安全顺利地回到了乔家堡。
一进家门,只见院子里整整齐齐,各种东西井然有序,不禁暗暗银称赞妻子金环。
一照面,大儿子乔全德已和他一般个头了,二儿子乔全义已长到他胸上了;大的精壮结实,二的活泼可爱,乔贵发看了,满脸的喜色!
乔贵发回来,使一家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夫妻之爱,父子之爱,父子之亲,美滋滋,乐融融。
乔贵发一边享受着家庭的温馨,一边筹划着买地基建房。
这一天,他看到村中心的一处大院子、房子破烂不堪,因为在中心,连整个村庄都显得大煞风景!再一细看,周围的房子都比它高,都比它好,一比,它更显得相形见绌,让周围的房子压煞了!“怪不得没人要这房子呢,大概风水也不太……”可一转念:“村中心的位置怎么能不好呢?大概中心的位置就是这。如果让周围压住了,就显得十分不起眼,连整个村庄都显得煞风景,像朵烂心的花;如果它能比周围又高又好,那就能反过来压住它们,让周围的房子成了它的陪衬,这样就连整个村庄都风光了!”
乔贵发走南闯北多年,也接触了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对宅地风水粗通一二。他在村中心这处大而破烂不堪的院子内外细细看了一番,回到家里又反复思量了一番,便打定主意,买下了这所院子。
买到手以后,对自己的思量还不太放心,便又请来专门的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察看了一番,说了一番吉凶顺道的道理:这个地方若能盖好盖高,必然家旺村旺;若还像这样低矮破烂,我不敢说村衰,只敢说肯定家败。
听—了风水先生的话,乔贵发才放心了,也高兴了;他心里打定了主意。盖好盖高,家旺村旺!然后,他开始筹划建房,请能工巧匠,备好砖好石好木好料……一切工料务须好上加好,精益求精!
到开工挖土时,乔贵发又请来风水先生测量定位定线。
乔贵发操劳在泥匠、木匠、石匠的工地上,精益求精,细中求细;在辛勤的工作中,一座富丽堂皇的院子也矗立起来了!其位置之好,规模之大,结构之巧,外观之美,都堪称全村之最!
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那个“乔家大院”。
当乔贵发盖完大院回到包头之后,为了使自己亲手创立的事业让子孙继承下来,他聘专人把一套能使广盛公长盛不衰的办法写成了规章制度。他知道,文字是人类精神与文明的仓库,要想传之久远非文字莫属。
据说乔贵发曾对他制定的规章制度感叹不已。
“啊!这真是金科玉律呀!有了这套东西,我广盛公定能长盛不衰!”后来,这一套制度,维系了广盛公买卖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