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22639800000065

第65章 料事如神的故事(30)

适值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连绵不断。栾城(今河北栾城)韩山童与颍州(今安徽阜阳)刘福通起兵汝颍,罗田(今湖北罗田)徐寿辉起兵蕲黄,定远(今安徽定远)郭子兴起兵濠州,泰州(今江苏东台)张士诚举事高邮……起义队伍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而在江浙一带,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一气之下,便杀死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盗数千人骚挠江浙,元朝廷几次派兵都未能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朝廷无计可施,只得决定用厚禄诱降方国珍。但方国珍本性难移,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江浙行省见方国珍如此,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隐居多年的刘基觉得又有了机会。他一到任就力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认为方氏兄弟首先倡乱,不顾朝廷恩恤,“不诛无以惩后”,并且定下了剿除方案。方国珍早已听说刘基的才干,甚恐,急忙派人以大量金银财宝向他行贿,刘基拒绝不受。方国珍又使人从海上至北京,贿赂京中权贵,以致元朝廷决定对方国珍进行招抚,并授以官职。刘基蒙在鼓里,正布置出兵呢,朝廷竟然令下,说他擅作威福,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留在绍兴。刘基一怒之下,遂辞官回青田老家。

至正十六年(1356),元朝行省重新复议以都事之职起用刘基,让他招抚安山起义军吴成七等。刘基自己招兵买马,组成部队,运用软硬兼施的方法:投降政府的,予以宽大处理,甚至委以官职,抗命不服者当即擒捕诛杀,从而瓦解了这支义军。

至正十七年(1357),浙东山区暴发农民起义,行省又招来刘基剿捕,与江浙行枢密院判官石抹宜孙守处州。经略使李国凤上疏称赞刘基的才干,请求予以重用。用执政权贵因怕得罪方国珍,只让他做总管府判,不让他指挥军队。刘基施展不开才能,只得再次弃官回乡。青田富户生怕方国珍扰害,纷纷投靠刘基,组织起地主武装,修筑堡寨,保卫自家产业。方国珍的军队,不敢进犯。

2.研讨兵法,以效明主

刘基的才能在元朝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在隐居青田的日子里,刘基遵奉孔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古训,日日以读书为事,静待明主。凡天文兵法,四书五经,诗词文章,无不涉猎。并爱作诗撰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胸怀。他在《感怀》诗中写道:

昊天厌秦德,瑞气生艺砀,

修身俟天命,万石全其名。

诗中以“秦”喻“元”,既有对时及的正确分析,又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在和张德平的诗中写道:

贾谊奏书哀自哭,屈原心事苦谁论?

在《感兴三首》中写道:

乾坤处处旌旗满,肉食何人问采薇?

刘基哀叹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虽已搅乱地主阶级的安宁生活,但那些麻木不仁、贪生怕死的高级官僚,却仍然醉生梦死,无所作为。而像贾谊、屈原一类忧国忧民的志士,朝廷却不理解他们的心情。埋怨朝廷不能任用像他这样满腹经纶,身怀绝技隐居民间的“草茅”之人。

大规模反元农民起义的广泛影响,二十多年仕途的屡遭贬抑,使胸怀正义并深谙军事的壮年刘基,对元朝的异族统治渐渐有所觉悟,开始发生动摇。他钦羡古代的杰出军事家诸葛亮、祖逖、岳飞等的为人,在苦闷中撰写了《吊诸葛武侯赋》、《吊祖豫州赋》、《吊岳将军赋》,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这些民族英雄的景仰,以及对蒙古贵族统治的反感,这为他之后投靠朱元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刘基撰写的《郁离子》一书,是用寓言的形式表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寓意深刻。《郁离子》既是书名,又是作者自称,内容涉及面很广,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从政治、经济到军事、外交;从思想、伦理到神仙鬼怪,几乎包罗万象,既是前一段从政经验的总结,又为日后立国治乱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百战奇略》这部军事著作,也是这一时期刘基的重要著作。可惜此书后来被朱元璋密封朝中,未能面世,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民间流传的抄本。

《百战奇略》便是刘基读《武经》的笔记,同时还收集了从先秦到五代1600多年间散见于史籍中的重要军事资料。尤为难得的是,在书中刘基根据自己的军事实践和体会,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

《百战奇略》一书继承了我国古代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精华并有新发展。一方面,反对穷兵黩武,从治甲的角度谈治军,以政治家的头脑谈军事,认为好战必亡。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强调战略战术,主张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居安思危,“内修文德,外严武备”。刘基在战略上还主张“善战者省敌”,认为“省敌者昌,益敌者亡”,反对到处树敌,主张分化瓦解敌军,以敌制敌。

书中还有众多此类辩证军事思想,即使从标题上就可看出来:信战与教战,攻战与守战,进战与退战,缓战与速战,分战与合战,饥战与饱战……处处从相反或对立的方面来阐明用兵原则,提出了有信有教、恩威并施、严明赏罚的治兵之道及一系列辨明形势、灵活机动的作战方略。

史学家笔下的刘伯温,还是一位奇人、神人。他深通《易》学,能以天象预测人事,非常能料事均合,呼风唤雨,当时就有青田请葛孔明之称。

元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统帅的一支红巾军,先后占领了诸暨、衡州和处州,随后又次第拔除了东南一带元军的一些孤立据点,元朝在浙东的军事力量已被清扫,浙东地区大部获得平定。雄心勃勃的朱元璋,极力搜求各地知识分子,知名人士,希望他们出来辅助自己的事业,帮自己扩充地盘,稳定社会秩序。刘基在浙东很有名望,自然被列入邀请之列。但因为刘基思想上反对红巾起义军,视起义军为“盗寇”,而自己又势力衰弱,无力与朱元璋相抗衡,所以当朱元璋几次派人礼请他出山,他都是好言推托。当胡大海攻下处州,再次厚币礼聘时,刘基仍是婉言谢绝,不肯依附。后来,处州总制孙炎写了一封几千字的长信,反复申明利害,讲明对他们不算旧账,只要他肯出山,不但可以保全身家性命,还可做官办事,一齐治理天下。与此同时,刘基的亲朋好友也写信催促,劝他应聘。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元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刘基终于决定去应天府——今日南京,观察朱元璋对自己的真实态度。此时,他已经年近50了。离开青田时,他还不十分相信,拒绝了率军前去的建议。他把部队交给自己的弟弟刘陛和得力家人统率,要他们好生保卫家乡,提防方国珍的进攻。

3.投奔元璋,重创友谅

刘基到应天不久,就受到朱元璋的接见。朱元璋用上宾之礼接待了他,又命有司修礼贤馆让他住进去。刘基见朱元璋诚心诚意,自认为遇到了明主,马上呈上时务18策,内析内外形势,详陈灭元兴邦、扫除僭乱的大计方针。朱元璋听后大喜过望,当即把他留在身边参与机密谋划,尊称他为“老先生”、“汉之张良”。

刘基长期以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他的政治军事才干也得以一展。于是他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征东平西,走南闯北,逐鹿中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成了朱元璋智囊中的中心人物和忠心耿耿的谋士。甚至在他晚年将要告老还乡之前,还不忘朱元璋帝业的巩固。公元1371年,朱元璋雄心勃勃,既定中都,又锐意要灭扩廓军。刘基临归青田前,还上了最后一道奏章说:“凤阳虽帝乡,但不是建都地。王保保不可轻视。”但朱元璋没有认真考虑他的奏文,仓促发兵西征,结果大败而归。扩廓最终逃入西北沙漠,成为边疆祸患。事后朱元璋大悔。

刘基初到应天,在军事战略上为朱元璋做了两件大事。这个时期正是朱元璋的政治、军事势力发展壮大的至关重要的时刻。朱元璋起兵后,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挥兵南进,一路下滁州,取太平,占建康,攻江浙,军事力量大增。但在政治上,他依然尊奉小明王韩林儿,受他的封爵,用龙凤年号。至正二十一年(1361)元旦,朱元璋在南京中书省设御座,遥拜小明王,行正且庆贺礼,文武百官齐拜,只有刘基不拜。朱元璋问其缘故,刘基说:“他只不过是个牧童而已,奉之何为?”刘基认为,在群雄四起之际,要成大业就必须摆脱别人的牵制,完成独立。朱元璋听后很是感动,后来终于废掉了小明王韩林儿。

其时,另外有两股劲敌。一是陈友谅,据湖广,扼长江上游;一是张士诚,称霸苏杭,占富庶之地。二者对朱元璋形成夹击之势,威胁很大。朱元璋决定主动出击,打破腹背受敌的局面。有人主张先打张士诚,他们认为张士诚力量薄弱,距离很近,容易取胜,且江南地区物产丰富,攻占后有利军需。朱元璋问刘基的意见,刘基却主张首先攻灭陈友谅。他说:“主公据有金陵,形势险要,地理条件很好,但东南有张士诚,西北有陈友谅,两人屡次为害于您。必须扫除二寇,无后顾之忧,才能北定中原。张士诚志向狭小,只图保其地盘,不会有什么作为,暂时可以不必管他;陈友谅则不同,他野心大,欲望高,是个最危险的敌人,拥有精兵巨舰,据我上游,无时无刻不想灭掉我们。面对这种形势,在战略上我们不能两面作战,应当集中力量首先歼灭陈友谅。陈友谅消灭之后,张士诚势孤力单,一举可定。接着再北取中原,霸业可成。”

朱元璋听后,觉得还是刘基想得全面,于是摒弃众议,采纳他的计策。抓住劲敌,各个击破,防止腹背受敌,成为朱元璋开创帝业的战略方针。

刘基不但为朱元璋制定了总的战略目标,而且在平定陈友谅的几次大的军事行动上,为朱元璋统一中国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至正二十年(1360)闰五月,陈友谅攻下朱元璋的太平城后,杀死朱元璋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在采石五通庙行殿称帝。建国号汉,改元大义,并自命不凡,凯旋江州。随后又约张士诚同攻应天,张士诚未允,陈友谅便自集舟师,自江州顺长江引兵东下,直指应天。一路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消息传来,应天震动。朱元璋慌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有的说陈友谅骁勇善战,锐不可当,今占有江、楚、控扼长江上游,地险而兵强,才剽势盛,与之争锋,如同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不如就此将应天城献给他,归附在他的旗下;有的认为陈友谅新得太平城,气焰正盛,莫若先退出建康,钟山有王气,可以据守在那里,待其气衰,再与之决战;有的说陈友谅不过一沔阳渔家,刀笔小吏,要与他在建康决一死战,万一战不胜,即使逃走也不迟。

朱元璋觉得都不甚妙,但一时又不得要领。他环视了一下全场,见刘基双目炯炯,沉默不言。朱元璋见状,知道这位军师一定又有妙计在胸了。他连忙召刘基进入内室,问他为何一言不发。刘基愤愤地说:“先立斩主张投降及逃钟山的人,才可以树立正气,消灭陈贼。”朱元璋说:“先生有何具体计策?”刘基答道:“陈友谅这次是以骄兵来战,劳师远袭。而我们则有了上次失守太平城的教训,并且是以逸待劳。天道以后举者胜,我们哪里害怕打不赢他吗?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敞开府库,心怀至诚,以稳固士民之心。古代兵法说,日行300里,奔袭敌人,即使不交战也会溃败。为什么?劳士疲劳!我们可先放弃几个地方,移走兵饷,装成逃跑的模样,再派人假装投降,引诱陈友谅全速奔袭,我们却中途设下埋伏,派兵截断他的后路,叫他首尾难顾。后援不至,夺敌之心;设伏围攻,乱其部署;以逸待劳,挫其锐气,怎么会有战而不胜的道理!然后我们乘胜追击,陈友谅必然拼力逃命,我们不仅能收复失地,还可以占领他的属地。陈友谅遭此惨败,进一步制服他就容易了。帝王之业,在此一举,天赐良机,岂可错过?”

此言正合朱元璋心意。然后他们密谋,先命胡大海出捣信州,牵制陈友谅后路;命常遇春、冯国胜、华高、徐达等将领各处埋伏,打算截击。一切部署停当,朱元璋先请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给其写一封密信,假称与陈友谅里应外合,请他赶快来攻城。

陈友谅收到信后,不禁一阵暗喜:“这下胜券在握了。”他急于取胜,占领建康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马上发兵进攻。

朱元璋这边也在积极准备:先在石灰山侧埋伏奇兵3万人,并拆掉江东木桥,易以铁石,设置水障,只等他中计。时日既到,陈友谅果然如约,引着战船径直驶入一条狭窄河道。到达江东桥时,看见桥下都是大石块,没有了原来的木桥。他甚为惊异,连忙用暗语联络,并无一人答应。这时,陈友谅方知中计,但想撤退已迟。

朱元璋的军队见陈友谅已到达江东桥,黄旗一举,伏兵见此信号,跳跃四起,水陆夹攻。不一会,陈友谅全军就被杀得大败,他自己独自跳上另一小船逃走了。朱元璋指挥大军乘胜追击,太平城失而复得,取得了保卫建康的大捷。

胜利后论功行赏,朱元璋欲将最高级别的“克胜奖”奖给刘基。刘基认为自己只图怀才有遇、学有所用,不图眼前的名利,故坚辞不受。从此之后,刘基声名大振,人们都说他是诸葛孔明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