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要立足,先找靠山
是英雄,就要有一个用武之地。战乱时期,用武之地自然就是战场。然而,战场上,各种人才的用途又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冲锋陷阵、有的指挥、有的运筹帷幄……什么样的人才就按排做什么样的工作。因此,你若是一个英雄,就首先得寻找一位识得英雄的伯乐,这样才能被安排在恰当的位子上,从而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干。而不是随便投一个主子上战场卖命。赵匡胤自小习武,胸怀大志。然而欲伸大志,必须先找一个能识人才而又善用人才的伯乐做自己的靠山。
离家出走,欲寻机遇展宏图
18岁这一年,父母为赵匡胤择聘了一门亲事。新婚燕尔,儿女情长,赵匡胤过了一段平静而温馨的生活。
此间,时局却更加动荡,契丹兵马在耶律德光统帅下攻陷贝州(今河北省清河西),战场上尸横遍野,“断枪残簇,横厚数寸”,后晋石重贵兵弱难御,耶律德光帝率军进逼汴州。石重贵被废。
晋亡汉继。赵弘殷出征凤翔,战于陈仓。混战中,赵弘殷被射中左目,血流如注,越战越勇立下大功。终于打破了近20年未升迁的尴尬局面,战后,被擢升为护圣都指挥使。
消息传来,阖家欢庆,赵匡胤心中掀起的波澜却与众不同。他单骑纵马,来到黄河边。
赵匡胤下意识地扬鞭策马。那红鬓烈马,似乎也明白了主人的心意,在黄河岸边的沙滩上疾驰,在余晖尽染、辽远空寂的天地间,赵匡胤得意地发出一声长啸。
仰天长啸之后,他惊喜地发现:他找到了一度失去的宝贵东西——志向。他眼前呈现出一幅比现实的景物更加瑰丽壮美的画卷,那远处闪烁变化的云端里,有什么东西在向他招手,似金碧辉煌的殿宇,又像寒光闪闪的利剑……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口中吟哦着,信马由缰,漫步在松软的黄河古道上。那诗句是古人的,还是自己的,他已不再思索,心中燃烧着一个信念,一个志向:离家出走,到远方寻找自己的落脚点。
乱世用武,找一个能发挥自己武艺和军事才干的地方,寻一个对自己知人善任的将领,不断发展自己,或醉卧疆场血染黄沙,或统帅万马千军直至加冕称王。不管前途有多少荆棘坎坷,决不碌碌无为,默默无闻,更不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离家远行的路并不好走,乱世之中的路更不是大路朝天,通畅无阻。他,毕竟只是个21岁的青年,第一次走出家门,四顾茫茫,路在何方?古老的黄土高原在眼前缓缓地延伸,裹挟着黄沙的风潮水般倾压着田野,纵横交错的深沟险壑如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又像多灾多难的百姓裂开的因痛苦而扭曲的大口……
离家之初,他也按照一般常人的思路去投奔在军界政界供职的父亲的好友和部下,然而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有权有势的人没有给他丝毫的温暖与帮助,反而让他初次尝到白眼和冷遇。他曾先后投靠父亲的老同事复州防御使王彦超和隋州刺史董宗本,赵匡胤原想借助父亲曾有恩于他们的情分和故交,在那里讨一个暂时安身的差事。不料,前者是个势利小人,因赵弘殷位卑权小,无大发展,怕沾惹穷晦之气,只拿出10贯钱像打发要饭花子一样扔在地上,血气方刚的赵匡胤哪受得这般羞辱,拔脚顿足,恨恨连声,怒斥了这势利小人之后,扬长而去。后者虽然收留了他,其狂骄无赖的儿子却百般折辱于他,赵匡胤终于辞别董宗本,再次踏上风雪迷漫的行程。
赵匡胤确是当时社会群体中的杰出者,他没有被冷遇与羞辱泼灭了心中坚韧的理想火焰,背起行囊,牵着瘦马,品味着人生的苦涩和世道的艰难,又一往无前地向远方走去。
巧遇高僧,一语惊醒梦中人
乾佑二年(950年),赵匡胤离开隋州之后来到了汉水畔的襄阳城。这里是鄂西重镇,历史名城。城西有一座殿宇辉煌的寺庙,古木参天,花木扶疏,暮色中,钟磬悠扬,显出几分庄严肃穆。
赵匡胤走进了寺院。
大雄宝殿内,释迦佛祖慈眉善目,结跏跌坐,佛祖左手横置膝上,右手向上微屈做环形状,真是妙相庄严,仪态万方。赵匡胤幼年时曾随母亲到过洛阳的白马寺,但他从来没有这样认真观察过佛祖的法相。此时,他恭恭敬敬地询问殿内的一位长老;“求佛的人都是双手合什,顶礼膜拜,佛祖为什么如此这般?”长老含笑捻髯,二目微闭,声音悠长地说:“求人不如求己。”
一语惊醒梦中人。不用寻味,不用解释,赵匡胤心头一亮,多日的疲劳饥渴、烦恼忧愁似乎都随着老僧那悠长的声音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之中。伟人的奇异之处并非是先如先觉,而在于从平凡之处顿悟人生。
赵匡胤不知怎的,对眼前这位老僧有一种亲切感和钦佩景仰之情。赵匡胤便深施一礼:“弟子今生有缘,幸会大德高僧。我本俗人,生于乱世,有心经邦济世创一番事业。无奈穷途落魄,走投无路,茫然不知所以,请求高僧指点。”老僧见他态度诚恳,不卑不亢,确是有志之人,就与他纵论天下大势,“如今群雄并起,烽烟弥漫,中原逐鹿未见分晓。很有些像东汉之末的军阀混战,更似那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分久必合乃大势所趋,人间正道,只是能统一天下,结束纷争的英雄尚未显山露水。纵观中国南北,各显其优劣。南方各政权虽各占方域但地盘都不大,为了自身生存,不被别人吞灭,着力发展经济,战乱较少相对稳定,你这样胸怀大志的人在那里不会有什么作为。北方战乱与政变兵变此起彼伏,是因为能人太多,彼此不相服属,又因为能人太少,各领风骚没几天。眼前走马灯式的帝王君相,谁能是一统天下的大英雄?但不论是小能人还是大能人,都特别需要你这样的人。老衲以为,有志图大业者应北上而不是南下……王者五百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看来,称王百年已属不易,创业艰难,应从最低微卑贱处做起。”
老僧侃侃而谈,平淡中隐蕴着玄机,精辟处显露出深邃,赵匡胤听得如醉如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老少二人品茗倾谈,十分投机,直到夜色阑珊,斗转星斜。赵匡胤真觉得三生有幸,获益良多。
次日清晨,老僧赠赵匡胤白银十两,铜钱若干作为盘缠。赵匡胤拜别辞行之际,老僧又念诵了四句偈语:
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日重光,囊木应谶。
赵匡胤听罢,如入五里雾中,玄妙莫辨。只好暗记在心,待日后揣度领悟了。
这四句偈语暗合赵匡胤日后的经历与腾达。这段经历也有些神秘,是否可信,我们且不去探究,但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赵匡胤漂泊浪迹的几年中,肯定会求教一些阅历沧桑、见多识广的老者,探讨对时局的看法与把握时势发展的方向与进程,探讨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与时机。至于野史演义或许演化得越神妙,使日后“真龙天子”身上的光环越耀眼夺目。
遇郭乃安,终于找到落脚点
赵匡胤离开襄阳北上,心情格外振奋,再看路边花草,天际流云,倍觉情趣盎然,风姿迥异。他渡汉水,过南阳,临家门而不入,从驻马店抵商丘,一路风尘仆仆,却是激情不减。数日之后,再渡黄河北上。在一座山势险峻林木莽苍的隘口处,隐约见山中有营寨栅栏,旌旗飘动。走近寨前,一面杏黄大旗迎风招展,上面赫然绣着一个硕大的“郭”字,16个持戟武士分列两旁。赵匡胤盯住大旗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像发现奇珍异宝一般开怀大笑:老僧偈语中的“遇郭乃安”就在此应验吗?
赵匡胤终于见到了郭威。
郭威,河北邺州人,此时是后汉隐帝刘承佑的枢密副使。几年前,郭威与行军司马张彦威、河东指挥使史弘肇等共同发动兵变,拥立北平王刘知远称帝,改国号为汉。刘知远即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刘知远病逝,次子刘承佑即位。郭威兵权在握。
兵变仍然没有止息。乾佑元年(公元948年)三月,河东节度使李守贞起兵反叛,隐帝派兵弹压,派使招抚都无功而返。继而,永兴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相继起兵反叛,对抗朝廷。李守贞自恃兵多将勇,为一时桀骜,其他二镇公推他为三镇盟主共同与后汉朝廷分廷抗礼。郭威此时领旨为招慰安抚使,领兵西征讨逆。
郭威正是用人之际,见有人慕名投奔,心中甚喜。召入中军帐内,他见赵匡胤方脸大耳,声若洪钟,仪表堂堂,便有了几分爱悦之意。厅前演试兵器武艺,更让他喜上眉梢。问及籍贯家世,知道他也是将门之子,便说:“令尊与我原是同乡同僚,彼此敬慕。你是将门之后,武艺精湛,又有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真是忠勇可嘉。就请公子屈就营中,随我西征讨逆,一旦有了功绩,我自会向朝廷举荐封赏。”赵匡胤见他言语温和,待人以礼,还显露出几分诚意,自己正走投无路,报国无门,就很高兴地留在郭威帐下。
赵匡胤随郭威兵马来到河中征剿,很快攻陷潼关。李守贞自恃兵马强悍,三镇勾结,但见朝廷圣旨,心理上先输了一半,加之乌合之众,难抵“天兵”神勇,不到一个月,李守贞兵败自焚。赵匡胤战斗中初试锋芒,不但披坚执锐,英勇拼杀,而且显露出他熟知兵法的优长,郭威对他更加喜爱,更加礼遇。
赵匡胤投奔郭威,不仅仅是有了立足之地,而且有了日后再图发展的根基与资本,他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2.把握机遇,执掌兵权
一个人如果真的有才干,就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得到赏识和重用。赵匡胤深深懂事得这一道理,因此,他在投效于看重自己的主帅郭威帐下后,屡立战功,并在郭威建立后周政权中,以及后周的继承者紫荣的对外征伐战争中,都立下了汗马之劳。正是因为赵匡胤的优秀表现,所以他一步步从中下级军官上升为高级军官,又从高军官上升为掌管国家要害部队的司令官——殿前都点检。
郭威兵变,以周代汉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秋,昏庸无才的汉隐帝刘承佑听信谗言,诛杀了朝廷重臣枢密使杨分、侍卫都指挥使吏弘肇、三司使王章,引起了朝野震惊,人心浮动。不久,隐帝刘承佑又降下数道密诏,命澶州节度使李洪义杀掉步军都指挥使王毅,命令护圣左厢指挥使郭祟威和奉国左厢都指挥使曹英暗杀枢密使郭威和宣慰使王峻。这种险恶的阴谋,目的是使拥有兵权的将领们互相残杀,消耗实力,而朝廷坐山观虎斗,当双方头破血流、精疲力竭之时再收拾残局,控制藩将。这实在是一招自掘坟墓自毁长城的损招,也是十分愚蠢的臭棋。
刘承佑自以为得计,以为这样可以防止藩将兵变。王毅、郭威、王峻等在军旅多年,对时局和朝政了如指掌,上述奉旨杀人的将领和郭威等人串通起来,以“清君侧”为名联合举旗进军京城,大军势如破竹,兵临城下,隐帝刘承佑落荒而逃,在郊外被人杀死。
郭威进城后入见太后。此时他已集内外兵权在手,在他的指示下,朝臣与太后决定迎立刘知远之侄刘斌为帝,便于控制。此时传闻辽军进犯,郭威点数万兵马北上征辽。
朔风凛冽,风雪弥漫,行军途中,将士们人心浮动,议论纷纷。突然,有一偏将跳上土岗,大声疾呼:“我们刚废掉一个刘姓皇帝,如今又要立一个刘姓皇帝,将来还有好果子吃吗?我们都已是刘家的仇人,不如立郭大帅为皇帝,大家说好不好?”欢声雷动,群情激昂,有人撕裂一面杏黄旗披在郭威身上,众人立即伏地拜叩,口呼“万岁”。郭威在“无可奈何”之际发号施令,挥戈南返。广顺元年(公元951年)正月,郭威废汉称帝。
赵匡胤不仅目睹了这场重演过数十遍的历史闹剧,而且直接参与其中。应该说,郭威不仅给了他立足容身之地,更是他步入政坛策动政变的第一位“良师”。郭威登基后,立即将赵匡胤擢升为禁军东西班行首。由此可以推测:胸怀大志,雄心勃勃的赵匡胤在这次兵变中不仅积极参与,很可能就是谋划者之一。这次提升,是郭威论功行赏的手段之一,也是他为自己确保帝业,培植亲信党羽的步骤之一,由此更可以揣测出,当年郭威不举荐赵匡胤的深层原因。
郭威给了赵匡胤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儿,而真正让他步入政坛得到兵权的是郭威的接班人——柴荣。
柴荣是郭威的内侄,后被收为养子。显德元年(公元954年),郭威病逝,柴荣即位,即周世宗。柴荣出身卑微,父亲早亡,多年颠沛流离,被郭威收为养子后,随军东征西讨,屡有战功。经历了艰苦生活和动荡时势,可谓智勇兼备,即位之时年仅34岁,正是奋发有为之年,英雄用武之秋。
赵匡胤比周世宗小7岁,二人共同在郭威军中效力,惺惺相惜,私交甚厚。953年,郭威擢赵匡胤为滑州副指挥使,尚未出发,柴荣升任开封府尹兼职侍中,领掌内外兵马事。柴荣出于对赵匡胤的赏识和友谊,向父皇要下了这员勇将,改任其为开封府马直军使,成为肱股依靠。赵匡胤知道,显露头角的机会来了。
高平一战,显露头角
柴荣是五代十国数十位帝王中少见的明智有为的君主。他即位后雄心勃勃,讨北汉,征南唐,伐后蜀,志在天下一统,这给了赵匡胤表现非凡才华的机会,也给了他树立个人威信,建立自己人才网络的条件,为他日后登基称帝埋下一块坚实的奠基石。
高平之战对赵匡胤日后的发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转机之机。这一战对于6年后陈桥兵变的发动乃至成功,都具有直接和关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