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农民努力种地,太宗还经常派使者到各地去劝课农桑。贞观四年,他跟各州考使谈了一番劝农的道理,十分生动。首先,他强调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如果禾谷不登,恐怕是由于朕不亲耕所致。接着,他介绍了自己亲耕的体会:他在园苑里种了几亩庄稼,有时除草除不到半亩,便感到十分疲劳。由此推想,农夫实在是非常辛苦。因此,他要求各位使臣到州县时,派官员到田间劝农,不准有迎送。如果迎来送往,耽误生产,如此劝农,不如不去。
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太宗还指示各级官吏惩罚懒惰的人。贞观二年,窦轨出任洛州都督。洛阳因为隋末大乱,人多轻俘、虚伪。窦轨叫他们都去务农,并且命属县有游手好闲的全部处罚。从此吏民全都害拍,社会风气得到了净化。
为了增加劳动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太宗还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一是释放宫女,两次共释放了四五千人。贞观初年,太宗对侍臣说:“妇人被幽禁在深宫里,实在是可怜。……如今准备放她们出宫,听任她们去找伉俪。这不但是节省费用、减轻百姓负担,而且也使她们能够适合人的本性。”
二是赎回外流至突厥等塞外的人口,一共200万人。
三是鼓励结婚生育。
这三项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结果贞观二十三年比武德年间净增了180万户。
2.以身作则,倡廉反贪
封建帝王作为天下万民的主宰,可以说喜欢怎么享受都无可厚非。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则与众不同,作为一个英明而又理智的君主,他曾眼见和亲历隋朝因炀帝的腐败而快速灭亡。所以,为了国家的长治之安,人民的安居乐业,他登基之后,不仅反对奢靡,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而且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贪欲,以身作则,为群臣做出榜样。有人曾评价李世民是贤君中的贤君,智者中的智者。可以说,这种评价还是很恰如其分的。
自己先做好清廉的榜样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反过来说,上梁正则下梁不歪。唐太宗为了效法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那样的英君明主,克己自励,节欲勤俭,严格要求自己。他说:“宫殿能够躲避燥热和潮湿就可以了,音乐能够使人精神快乐就可以了,全都有所节制,不追求豪华奢侈;小溪小河就可以观赏,何必远到大江大海边去呢?宫殿就可以游玩,何必到山野中去呢?忠良可以交友,何必追求海上神仙呢?京城可以游览,何必到瑶池之上呢?抛弃朴实,追求奢华,损害百姓,放纵私欲,扰乱大道,君子认为是耻辱。”
自己不正不能正人,自己正就能正人。太宗既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他就能够严格要求别人。太宗要求群臣都当正直清廉的正臣,以便监督和约束他,辅佐他治国,君臣之间也应当互相监督和约束。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们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之君遇到忠正之臣,如同鱼得水,这样天下就可安定。”
为了使官吏能够保持清廉,太宗除加强道德教育外,还实行了厚禄养廉的政策。贞观八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书说:“外官卑品,俸禄不高,身受饥寒,难保清白。如今仓库逐渐充实,应当酌情给以优厚待遇,然后再要求他们不贪赃,严厉监督和禁止。”太宗采纳了。这里说的是低级官员,至于中高级官员,俸禄是很高的。
严惩贪官,绝不姑息
太宗对贪污、受贿、渎职等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严厉禁止,从重处罚,即使是皇亲国戚也决不留情,严惩不贷。
太宗深恨官吏的贪污秽浊行为,有接受钱财而违法行事的官吏,一定从严惩处,绝不赦免。不管在京城还是在外做官,只要犯有贪赃罪的,都要奏明,根据其犯罪情节,以重法处治。由于这样,官吏大多清廉谨慎。
河南道濮州刺史庞相寿,是个劣迹昭彰的贪官,远近颇有臭名。后来受到了“追还解任”,即退赔撤职的处分。他通过书面形式向唐太宗求情,陈述自己原来是秦王府的故旧,希望得到谅宥宽恕。太宗深表同情,派人转告说:“卿拿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只是因为贫穷,赐你一百匹绢,仍然立即赴任,不要再犯罪了。”这里,太宗有点徇情枉法的味道。以“贫”而“贪”,不过是为其开脱罪责的遁辞罢了。魏徵知道后,立即进谏,指出:“以故旧私情而枉法是不对的。对于贪污分子原谅赐物,还允许继续当官,无助于他弃旧图新,翻恶为善。况且,昔日的秦王幕府,旧人众多,倘若个个都‘仗恩私足’,这怎能不叫‘善者’惧怕呢?”太宗听了,“欣然纳之”,就把庞相寿找来谈话,说:“如今天子为四海做主,不可偏于一府恩泽,如果重新任用你,别人有意见,一定会使为善的人都不用心了。”太宗总算压抑了自己的“私意”,而那个贪官只得“默默流泪而去。”
贞观十二年,太宗的堂弟、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贪赃,太宗十分恼怒,立即下令把他逮捕入狱。太宗对侍臣们说:“朕富有四海,兵马如林,如果想要乘车走遍全国,巡游不停,到远方去寻找奇珍异宝,到海外去品尝美味佳肴,能办不到吗?只是劳扰百姓,而使朕一人快乐,朕不这样做。人心没有止足,应当用理性来克制。道宗俸禄很高,宴请、赏赐也不少,多余的财物很多,却如此贪婪,使人感叹和惋惜,难道不可鄙吗?”下令把李道宗免职、减少封邑。
贞观十九年正月,太宗亲征辽东,派太常卿韦挺为运粮使,崔仁师为副使。韦挺至幽州,命令燕州司马王安德巡视水渠畅通与否。韦挺先拿出幽州库物,买木材造了600多艘船,运米而进。从桑干河一直运到卢思台,距离幽州800里。王安德回来说:“从此以下,漕渠堵塞了。”韦挺因为北方天寒下雪,河渠堵塞,前进不了,于是把米卸下来,放在台边储存好,等第二年开春,再转运去,估计大军前来,军粮必定充足,因此上奏。太宗不高兴,下诏给韦挺说:“兵贵神速,不可拖延。朕打算十九年春天大举进军,你却说二十年运粮,实在不对。”太宗派繁峙令韦怀质到韦挺那里去运粮,巡视渠水。韦怀质回来上奏道:“韦挺不先看漕渠,便聚集工匠造船,运米而下,到了卢思台,才知道漕渠不通,前进不了,又加上水干,只好储存,耽误前线之用。而且韦挺在幽州,天天设宴,实在缺乏公心。陛下明年出师,据臣想来,他恐怕不合意。”太宗大怒,派将作少监李道裕去代替韦挺,又命治书侍御史唐临骑驿站马去逮捕韦挺,押送洛阳,把他除名,又叫他以百姓身份从军。崔仁师也因此被免官。
同年二月,沧州刺史席辩因为贪赃,太宗下诏斩首,而且叫朝集使都来观看。
由于太宗带头节欲勤俭,倡廉反贪,因此在各级官吏中形成了清廉节俭的良好风气。下面仅举几名大臣的例子。
户部尚书戴胄死亡,太宗因为他的住宅破烂简陋,没有祭祀供奉的地方,命令有关部门特别给他建造家庙。
温彦博任尚书右仆射,家里贫穷没有正室,等到死时候,停枢在侧室。太宗听说后很感叹,立即命令有关部门给他造正室,要优厚赠给财物资助办理丧事。
岑文本任中书令,住宅低矮简陋,没有帷帐掩饰。有人劝他买置家产,岑文本叹息说:“我本来不过是一个普通百姓,从来没有出征作战的功劳,只凭文字工作,官职做到中书令,这也是顶点了。享有很高的俸禄,忧惧已经很多,还能再说添置家产吗?”劝告的人感叹地退了下去。
魏徵的住宅里,原来没有正堂。到生病时,太宗正准备建造小殿,就停工用小殿的材料给魏徵建造正堂,五天竣工。魏徵死后,太宗派遣宫廷使者带着白色褥子和布料被子去赐给魏徵,以满足他崇尚节俭的志向。
3.举贤任能,慧眼识才
凡行大事业,必有大人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无不懂得人才是事业之根本,选拔和使用人才事关兴国安邦这样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李世民特别重视人才,他以封建政治家少有的胸怀和气魄,将各类人才收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群体,为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打下了最为重要的基础。发现人才是头等大事
李世民即位以后,深知人才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颇有远见地指出:“治国之本惟在得人。”“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因此他经常感到求贤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世上不是没有千里马,而常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对右仆射封德彝说:“要想使国家从根本上达到安定,惟有得到贤才。最近我命你举荐贤才,却没见你推荐一个人。治理天下,政务繁重,你应当分担我的忧虑和辛劳,你不推荐人才,我将托付给谁呢?”
封德彝回答说:“臣虽然愚昧,但是怎敢不尽心去办这件皇上交给的事呢。只是至今所见,确实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才能的人。”
李世民说:“前代圣明君王,使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样,不惜才于异代,皆取才于当时。难道我们能等着去梦见傅说、吕尚这样的贤才,然后再去治理国家不成?况且,哪一个朝代没有贤才,恐怕只是我们遗漏而不知道罢了。”
从李世民和封德彝这段对话,我们不难有所感知:李世民在认识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现当代人才,尤其是在现实生活、寻常人群中发现人才方面,有着非常正确的认识。相形之下,封德彝就难以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封德彝所有的缺陷是常人所有的,这就是不善于从身边、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只把人才与历史的名哲圣贤相比,因此犯了按图索骥的错误。
李世民的批评可谓一语中的,使得封德彝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非常羞愧。
在日常政务中,李世民时常责令宰辅大臣“广开耳目,求访贤哲”,不要只知道埋头于政事。这足以看出李世民当时对举贤荐能的心情是何等迫切。
正由于李世民思贤求治心切,因而他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不遗余力地亲自选用适用于刺史等地方官员的人才,为发现那些出类拔萃的、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贞观五年(公元631),李世民发动官员议论朝政。他发现下臣常何上奏纳谏的二十多条国家应办的事情,很合自己的心意。而他对常何的才能表示怀疑,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些提议并非出自我之手,是我家的客人马周建议的。”
李世民闻言,当日召见马周。由于马周一时未到,他竟一连四次派人去催。直至终于同马周交谈,他十分心悦,下令把马周安置在门下省任监察御史,后提拔为中书舍人。
作为意外所得,李世民将马周视若至宝,而马周也的确极有辩才,善于奏事,对事物洞察深刻,每次上奏都切中要害。李世民爱才心切,以至于私下曾对人说:“我一日不见马周,就十分想念他。”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经多次提升后,马周受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虽然兼任两宫官职,他处理事情十分公正,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誉。后来他又代理吏部尚书。
李世民曾向身边的大臣称赞说:“马周观察事物敏锐,做事果断,品性忠诚正直,品评他人,都能秉公而论。我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能合我意。他尽忠尽节,又亲近归附我,确实可以借助于他,使我更好地治理国家啊!”
马周不辜负李世民对他的厚望,为唐代的兴旺出了不少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宰相”。
为了避免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片面性,避免错用人才,李世民还亲自召见、面试英才。他刚即位时,听说当时已任景州录事参军的张玄素很有才能,便亲自召见,问之政道,见张玄素对答如流,李世民点头称赞,便决定改任,将其提拔为侍御史。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听说治州刺史程名振很会用兵,就亲自召见他,加以称赞和慰问。但程名振并不磕头拜谢,李世民做出生气的样子,想以此来观察他的反应,不想程名振竟“举止自若,应对愈明辩”,李世民见状,知道程名振属于那种善用兵而不知附炎趋势的人,也即才德有其定向,定在用兵打仗上,于是颇为欣赏,以为“奇士”,当天就提拔他当右骁卫将军。
这些事例,足以表明他是多么善于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
发挥不同人才的特点
在广开才路,发现并重用人才的同时,李世民还注意从已有官员的表现中考察官员,根据实际能力降职使用或提拔、根据能力加以任免,既不允许能力低下者长期混岗,也不容许大才小用,浪费人才的现象存在。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犯颜,直谏李世民修建洛阳宫,李世民认为他忠直可嘉,加以优赐,特地拜他为监察御史。这可以说是从实践中发现下属的才德,根据才德将其提拔的一个实例。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十月,李世民要到同州去狩猎,县丞刘仁轨上书奏说:“今秋大稔,民收者十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留銮舆旬,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李世民闻言甚以为是,于是“赐玺书嘉纳之”,并提拔他当新安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