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639300000093

第93章 锻炼人的心性(2)

再进一步说,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是父母的责任。现在的父母,到底有没有感受到这一份责任?是否在逃避这个责任?一般父母,都认为今日的青少年具有人权,可以单独行动,还是不要多加干涉才好,事实上,这是借此逃避为人父母的责任。

松下认为,刀非经锤炼,不能成为名刀。要使青少年成为名刀,应该在其成长阶段加以锤炼,这也是一种爱的鞭策。松下常常觉得现在的父母似乎有不负责任的倾向。也许有些青年,尽管父母没有尽到责任,但他自己仍会自我觉悟,做该做的事情。但对年轻人而言,终究需要父母给予某种程度的指导,敦促他朝一个适当的目标前进。

松下觉得全世界似乎都有依赖他人的倾向,自己出了事,就向政府抱怨,请求补偿,但政府要向谁抱怨呢?同样,他希望年轻人奋发图强,千万不可依赖他人。

松下认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我可以获得什么?而是我应该做什么?

中国圣贤孔子(应为管仲——编者注)曾说: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不担忧饥寒,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才能辨别光荣和耻辱、礼仪与规则。

这大概就是古代的一般人做人的态度与原则,也是为政者在施政上的一种基本精神吧。当人民衣食充足时,就能辨别礼节与光荣,社会秩序就能被遵守,如此国家必得繁荣,国民必得幸福。因此,建立一个光明正大、强而有力的政治,使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之所以在二千年后,仍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它含有超越时代、国境的人性与真理。可是,今天的日本,又是如何呢?松下认为,无法适用这句话的情形,似乎很多。与战后物质缺乏的时期比较,现在到处都充满物质,国民为饥饿寒冷所苦的情形,也少得多了。

那么,国民是不是都很懂礼节、守秩序,都遵守社会规范呢?其实不然,今天的日本社会,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礼制紊乱,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事态。

例如青少年犯罪、交通事故等等层出不穷,其他方面也是多得不胜枚举。如此一来,现在的日本,不但不能说是衣食足则知荣辱,反倒该说为衣食足则礼节乱了。若衣食足则知荣辱是正常状态,现在的情形就是异常的状态了。这种异常可以任其存在吗?当然不可,而且务必要把它恢复到正常状态来。那该如何办呢?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社会已经这么乱,不容易恢复正常。松下却不以为然。要使异常恢复正常,进而把它提高到衣食不足仍知荣辱的程度,当然会很困难。不过,象现在这样衣食充足时,懂礼节乃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由紊乱而恢复正常,也不会太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国民,都已经发觉现在的状态是不好的。眼看社会这么混乱,而仍不以为然的人,除非他的思想非常特别。

要使今天的社会恢复正常状态,松下向社会发出呼吁。我们不可以让社会持续这种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是不正常的。所以全体国民非共同协力,把它恢复正常不可。只要大家能同心协力努力,必定可以办得到。一旦恢复正常,社会就会繁荣,全体国民也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这是我们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

这种恢复社会规范的行动也可以借教育或政治之力来大力推行。

无论如何,松下认为,要使异常恢复正常,务必先自我反省:自己是否有自我中心的想法。以自我中心来思考事物及行动的倾向,近来尤为强大,似乎成为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为政者在认真考虑国家繁荣与国民福祉之前,是不是比较重视自己政党的利益及个人本身的利害关系?因此,在国会很少进行正直至诚并能被国民接受的审议,经常因彼此主张的对立,而发生混乱。

各界的领导者亦然,他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他们所属的领域,以致无法从大处、远处做正确的判断。

对个人也是如此,在所属的公司或社会里,在考虑我应该做什么?之前,先考虑自己能从那里获得什么的倾向愈来愈强。果真如此,其公司及社会,势必很难繁荣,个人也很难获得幸福了。

总而言之,为使社会能恢复正常的状态,欣欣向荣,人人幸福,每一个国民,都必须检讨自己对事物的想法与行动,是不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也必须互相勉励,互相提醒。松下提醒我们,只重视智育、体育而忽略德育,将造成严重的人格偏差。

知识在今天说来是很重要的,缺乏知识的国民,以及由此国民所结合成的国家,一定是很落后的,发展也比较迟缓。所以知识科学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即可明白,但是如果只集中在这一方面,是否就是一件好事?松下认为不尽然。

大体上,人类是要由三根支柱来支持的。第一根就是知识,也就是智的教育。

与知识同样重要的第二项支柱,就是体育。一个政治家首先应该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健康的身体。政治的工作,是一种激烈的事务,劳动量很高,所以需要一个强壮的人。不仅是政治家,体育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最近体育很盛行,运动在世界各地都蓬勃地发展,这是奖励体育的一种表现。

因此智育与体育相当重要。但是另一支柱,即德育又怎样呢?它好象不太受人重视。实际上,德育在另一种意义来说,比智育、体育还要重要。在战前,日本的德育还算可以。可是,以战争为转折点,好象思想有了偏差,德育甚至有被人排斥的倾向。但是不能忽视德育这件事,最近好象已逐渐被了解,开始多少有人谈起这些问题。但若从整个社会来看,尚嫌不足,显然三根支柱之中,德育这一根还比较细小,所以我们应当一方面增进智育与体育,另一方面对德育这根细小的支柱,应特别有加粗加壮的必要。

松下认为,真正的道德教育,可以教导人性尊严及人生道理,并能化解一切纷争和暴戾。

日本的每年初春三月,很多少年学子们,心中充满了希望,或踏入社会,或迈向高一级学校的大门。对这些有前途的年轻人,松下心里祝福他们。但看到今天日本的社会情况,对他们新的旅途,他仍有一点担心。

回顾日本战后的教育,对智育与体育,可说比战前进步很多。但对德育的问题,则有令人感叹的地方。换言之,现代的孩子知识是学到了,体格也魁梧了。可是人心德育方面的培养,好象比较落后,让人有失去平衡之感。

一个知识并不太高,身体虚弱的人,就算让他做坏事,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如果知识丰富,身体又强壮,这种人做起坏事来,那可不得了,后果一定不堪设想。所以德育应该随着智育、体育的进步而并进才行。然而现状并不如此,所以问题才严重。

日本战后为什么对德育不注重呢?大概是把战争与道德教育联想在一起的缘故,为此,有人讨论起道德教育的是非来。松下认为这种是非论的出现,本身就已经是一件怪事。的确,日本的所谓道德教育,曾经被主战者利用,驱使人民参加了有勇无谋、造成惨祸的第二次大战。日本人曾坚决发誓,今后绝不再重演那样的悲剧。但由此而否定道德教育,难道是正确的吗?

松下批评了日本战前的道德教育,他说:战前日本的道德教育,是错误的。日本过去的道德教育,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也就是说太注重私欲了。就是基于错误的道德教育,才迈入错误的战争,并产生了极悲惨的结果。

如果战前的日本,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松下认为不至于引起那样的悲剧。要教导人们有爱国心,就要教人们爱他人如爱自己,爱自己的国家,同样也要爱他人的国家。如果教导这样正确的道德,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真正的道德教育,要教导的是人性的尊严。德育,教导人性的尊严及人生的道理;智育与体育,是要给人知识与力量,使人生有意义,这样才是教育的本分。所以无论哪一个国家,都需要真正的道德教育,无论哪一种人,也都需要正确的道德教育。

松下认为道德就象水一样。人类没有水,是不能生存的。如果说水中含有不洁之物,喝了使人生病,就认为不得了,不能再喝水,禁止喝一切的水,那将是不可想象的。水的价值与效用,绝不能被否定,否则人只有渴死。要紧的是,尽快地除去水中不洁之物。道德教育也正是如此,以前日本的道德教育有所偏失,但不能就此把整个道德教育否定掉,否则就是不了解问题的妄见。

松下并不是主张,因为道德教育是必要的,所以一定要让战前的一套道德观念照旧复活,而是认为战前有错误,所以现在必需树立基于人性普遍本质的真正道德教育,改正过去的错误,并不再重犯过去的错误。这是加在社会身上的责任。

如果负有道德教育重责的成人们,以我们已经过时了、我们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等等借口,放弃自己的责任,那到底要由谁来教育少年、引导少年?这种逃避责任的态度,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松下看到报上说,某市的中学,怕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闹事,要求警察局派警员戒备,东京也有同样的问题发生。看到这个新闻时,松下不能立刻理解其意思。以前说到毕业典礼,警察局长以地方首长和来宾的身分,应邀致辞是常有的,哪会想到在义务教育的中学,举行毕业典礼,还需要为防止暴力事件,而采取警戒措施?这实在是他万万想不到的事。如果,这是发生在集许多性情暴躁之人的特殊学校,也许还不会这样惊讶;就算惊讶,也不会那么厉害。但报导中所说的,发生在义务教育的中学,对此,松下总觉得,好象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

松下相信学校当局和教育委员会,也绝不会认为这种邀请警察之举,是上上之策。因为这样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正因为会出现此类事情,是源于日本教育中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发展不平衡。而战后对于德育的犹豫,不能力行,是引发这种事态的远因。

松下确信,从现在开始做,并不会太迟。我们每一个国民,充分认识正确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认真考虑现在应该做什么,拿出勇气实行该做的事,这是最重要的。

松下认为,成年人有责任再度认真考虑道德教育的必要。如果我们成人们,不能抱有自信、负责的态度来引导青年,那还有谁来引导他们?

希望下一代的少年,真能了解人性尊严,知道人生道理,走完有意义的一生。

假如世界各国都能推行道德教育,战争就不会发生。人类与人类相争的事,也会消失。在这种情形下,才会有真正安和乐利的繁荣社会。

松下认为,作为一个人,在生活上必须多加思考的事情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礼。

礼只有人才有,其它动物可以说没有礼的规范。日本的俗语说:鸽子也懂礼貌。这只是从人的观点去看鸽子的习性而已,并不真的表示鸽子懂礼。人和动物不同就在这里,因此为了要过真正的人的生活,就不应该失礼。当然,自古以来就有人对礼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教导和流传。然而,尽管有这么一个礼字,竟然还带来了纷争,带来了战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礼的本义,一直没有抓到礼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