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639300000146

第146章 造就企业所需人才(7)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能进行深入探究。不过,松下先生会开始这种研究,完全是本着人类能对社会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是最重要的,不能判断正确价值的社会是黑暗的。而松下先生之所以投下家财,设立松下政经塾,是为有志改善二十一世纪日本的有为青年,提供一个研究的场所。至于这些有为青年在此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松下先生是想让他们考察研究:人类是什么?天地自然之理又是什么?什么是日本的传统精神?……等基本问题,并探求国家的经营理念,透过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与研究,使他们能广泛地体会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活动应有的形态,并使他们得到坚强的信念和责任感、强而有力的实践力以及国际性的视野。

使得每一个人、每一个日本人能有正确的看法、想法,以及价值的判断,是培育人才的大命题。

松下先生断然,一个公司如果不能培养在各方面有正确的价值判断的人,那么所有的职员不过是乌合之众,对公司一点用处也没有。

让彼此都能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有句话说:投珠于豕,意思是说,即使让猪拥有明珠,它也完全不知其价值。而人类的价值判断应该胜过猪,应当知道其价值。不过,人类当中有很能判断价值的人,也有不太能判断价值的人。从各方面的观点上看,松下电器公司应该培养能正确判断价值的人。

如果能正确判断的话,就可以做自我判断。不能自我判断的人,也不能做价值判断,这种人聚集在一起,也只是乌合之众罢了。反之,在各方面、各场所以及所有的时间内,对于所有的东西,能够做某个程度判断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话,凡事必定能顺利地进行,因而也不难获得繁荣与和平了。

但是,问题是应该如何培养员工,使他们能正确判断价值呢?全能的上帝可以轻易的知道什么事物具有什么价值,可是我们是凡人,不是神,因此也不能教人知道真正的价值判断是什么。只是知道,如果凡事都能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就太好了。只要有这个强烈的要求,就会产生出想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努力,也会产生研究的兴趣。希望我们彼此做这种努力与研究,至少做到松下电器公司的员工,能逐次提高判断价值的能力。而这就是个人的能力,也是松下电器公司团体的能力,更是国家社会的能力。

松下先生说,一个社员如果只是照上面所交代的话去做事,而每个月领取一份薪水就算了,这样是不行的。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成长为能按社长心态办事的人。

一个公司的员工,必须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公,认为自己是这家分公司的社长,是公司经营的主人。而数百、数千位分公司的社长,再组成了这一家公司,共同经营业务,以这种心情来从事工作是必要的。

例如负责会计的人员,因为自己从事的是这家公司的会计业务,是独立的部门。因此就把自己想成是社长。每一个职务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社长。

如果认为自己是支领薪水的,只要工作八个小时,其它的就不管了,这种单纯的槛中虎的想法,实在没什么情感。松下先生认为这么一来,完全感觉不到工作的喜悦,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发展。因此公司需要的,是对事情有自主经营能力的员工,有责任感、主人公精神的工员。

每一个都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这是战争年代发生的事。某公司的职员和松下先生很要好,有一次,他为了公司的业务来到松下公司,说:东京现在有一家工厂,松下先生,要不要买下这家工厂呢?我觉得这个工厂很有希望,如果您能买下来的话,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棒的工厂。接下来大约三十分钟,他一直侃侃而谈,从那家工厂的内容,谈到松下电器公司如果买下那家工厂会有什么好处等等。

那个人还是个年轻人。松下先生非常佩服地说:我知道了,既然你这么大力推荐,我就买下经营看看吧。您真的要买?一定买,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是这样子的,目前本公司也是在开发中,公司里缺少人才。因此,如果你能进松下电器公司,来经营这个工厂的话,我就把它买下来。如何?松下先生一说完,他马上就否决了:松下先生,这个我不能答应。因为我是社长,不能辞掉现在的工作。我感到疑问,你不是职员吗?哦!我的身分是职员没有错,可是我却抱着是社长的思想。社长是不能到别家公司去的。听了他的回答,松下先生觉得这个人伟大极了。虽然他说完后,他们相对大笑了一场,不过松下先生确实觉得他的这种心情相当伟大。松下先生想,一定把自己的职员也培养成象他那样的人。这么一来,松下先生需要这个人更胜于买工厂了。不过,他不做向别家公司挖墙角的事。不能这么做,这是他的信念。可是,他需要那样的人,太需要那样的人了。

因此,松下先生打算正式去把他要来。不是偷偷摸摸地挖墙角,而是冠冕堂皇地把他请过来,也就是想收他为养子,再让他进公司。因此,就去和与他公司社长熟识的人商量:事情是这样的,我非常需要那家公司的一个职员,可是却不愿意去挖墙角,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个人争取过来呢?那个人一听,马上答应了:我懂了,这是一件好事。你的公司和那家公司将来势必会合作的,到时,这个人不就成了桥梁了吗?这对双方都有好处。我现在就去把他请过来。说完,他就去了那家公司。可是对方说:不能让这个职员离开,即使是松下先生,也不能让他离开。松下先生只有打退堂鼓,这件事就搁下来了。

可是,那个人却不肯放弃,他也是一位非常成功、伟大的人。他又跑去说服那位社长,说:你别这么说啊,把某某让给松下先生吧。松下先生同时要收他为养子。如此一来,你的公司很优秀,松下也会壮大的。将来总会有需要彼此提携的时候,到时这位员工就要为你、为我去跟松下先生说明。这会是个大生意哦,我们一起来做大生意吧。那个人真伟大啊,那位社长被他的诚意和热心所感动,终于答了。

那位社长正式地对松下先生说:松下先生,这是个难得的职员,我实在舍不得他离开,不过,还是让给您吧!是吗?那实在太感谢了,我很高兴他能来我公司服务。于是,这个人就进了松下当部长。正当松下先生认为他将来会对公司有相当的帮助而感到欣喜时,不巧,正逢战争结束,松下电器公司不得不缩小事业的规模。很遗憾的是,他对松下先生提出辞职的要求,要去做别的生意。松下先生只能说:你一定会成功的。松下电器公司很希望你留下来,可是占领军列出了种种法律,我也正想把松下电器公司解散。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现在我也不清楚。有志气的人,必须要在这个时候立志才行。因此,我接纳你的请求。于是,这个人就独立了。后来,终于获得了大成功。

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自主经营。上面的命令下来,或者因为这是上面的希望,就认为它很容易做成,这是不行的。好好地检讨看看,如果不照过去的情形来做,难道就不行了吗?身为课长以及主任级的人,一定要有这种信念才行。

松下电器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有向上级提出良好见意的习惯。尽管如此,公司还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增加了很多人数,来分工合作。没有用的方法必须在这个时候立即抛弃。但是,必要的方法还是必须随时随地用到,即使公司里又有了新的规定或建设。但是,老是有固定的想法,在一年之间,也一直因袭着守旧的方针,这除了赶不上今日的时代外,什么事情也不会办成的。

随时随地都有经营生意的很多好方法,而事情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由采用哪一种方法来决定的,而是由做这件事的决心和热诚有多大来决定的。松下先生的信念是:我一定要做这份事业,为了社会、为了人类,我有非做不可的决心和热诚。极端一点地说,就是有拼命的精神,所有的事憎爱分明大半都会成功的。

在经营事业上,会逐渐出现各种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仅在自己的智慧范围内做种种考虑,然后自觉不行就把它放弃,这样是不行的。当自己的智慧无法决定时,就应该借用公司全体职员的智慧,再不行的话,还可以借用外面人的智慧。要有这种非做不可的热诚和决心,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有这种决心和热诚的人,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上司支使部属,是当然的事情;可是部属支使上司,却是松下先生独特的奇想。这是松下先生自创业以来就有的想法,不要只由上面对下面下达命令,部属只单单听命行事就行了。上自社长,下至今天刚进公司的职员,虽然有上下关系的存在,在必要的时候,由部属直接对社长说也无所谓,或者向部长说也无妨。

松下先生反复的说明公司里,必须要有下情上达的风气,以及遵重自由的豁达风气,同时他自己本身如果碰到部属对他提出发生了这种事情,请社长出面好吗?的要求时,他会以身作则地欣然前往。员工们每次请社长来员工研修会演讲时,他无论多忙,一定会抽空前去讲话的。

当然,所谓的支使社长、支使上司,并不是压迫、排挤上司,我行我素的意思。这一点可由松下先生以下的谈话理解。如果公司里,能出现十位很得体支使上司的人,这家公司保证一定会有无限的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