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639300000121

第121章 健全硬体组织的重要性

第十四卷 松下人事的组织结构

组织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健全的硬体组织则更重要。有实力者兴起,无实力者消没,所以人也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拥有实力。这是自由主义的好处,它能促使人们不断充实自己、培养实力。如果没有经营产品的实力,或不称职,就不得不败下阵来。那么公司要经营得当,应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要做到这一点,松下认为应该推行高工资、高效率的原则,这样大家才能获得实惠,同时也可增加社会财富,更能充分保障员工的生活幸福美满。员工有了安定的生活保障,才能发挥超水平的努力,勤勉工作。因此,公司完善的经营态度,往往比高额的薪资更能吸引人才。

松下长期忙于事业经营,在访问其他一些公司的时候,发现了下面的一些情况。

甲公司薪水高,福利好,也不加班,条件可以说很好。你说员工一定很满足吧?而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不但如此,发牢骚的人比别的公司还要多。

乙公司的薪水不很高、工作很辛苦,有时还要加班。面对这种情况员工们一点不满也没有,稍微超过时间也不计较,上级指定的工作却很乐意地去完成,公司上下呈现一片祥和的气氛。

根据这种情况,松下得出以下的结论:甲公司没有明确的经营方针,没有中心思想。而乙公司却有明确的目标,再根据这个目标编印员工服务手册,详细说明本公司的使命、经营方针、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并经常加以适当的训练。这样员工就会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使命与意义,因此会产生把公司当成自己事业的风气。

随着时代的进步,松下公司开始生产电热器。但是时代的进步,客户有种种要求,松下公司不得不着手来做。要做电热器当然需要各方面的技术,也要作研究开发的工作,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担当,所以电热器的部分他们就想请别人来分劳。既然要请人担当,倒不如将所有的责任由这个人来负责。一般公司如果要是聘请人,就会告诉被聘请者你只担当制造的责任就够了。但松下却没有这样做。

松下曾对一位负责人说:我想设立一个电热器部,你来负责吧。但是不光是制造、销售,甚至于应该发展什么研究工作,一切的一切当作一个事业都由你来做,非常重大的决策时,你可以跟我商量。我现在正忙着其它的事情,实在照顾不过来,但是客户的需求,使我们公司不得不做电热器的工作,我也想做,但我不太懂,你来干吧。这你来干吧一句话就把这个人派为企业部的最高负责人。所谓最高负责就是全部授权给他,业务内容全部委托他。这是松下企业部成立的开始。受委托的人,首先考虑到制造什么东西,要征募技术人员、要盖工厂,销售网应如何建立的问题,这全都靠他一个人承担。选择人选,当然是认为可靠的人,才能委托他。如果他是好人,那一切没问题,如果不是就不会顺利,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

三头合议制的采用,使松下电器公司发挥了三头六臂的神力。

所谓的‘三头合议制’就是说,要以三个经营领导阶层的商议结果,而去进行每天的工作。在这里是分别商量而展开工作的,但是在今后决定重大决策时,由这三个人的联合协议来处理一切事务。

随着新产品开发而进行的专门化改革实施后,一九五○年的三个企业部,到了一九五九年底,就增加为二十个企业部,使松下电器公司的业务阵容快速扩大。

为了使这项细分化的事业能更有效地营运,松下公司在一九五六年新设了包括电热器、洗衣机、暖气机等三个企业部的电化企业本部。到了一九五九年,又新设了无线电、电池、配电器等各企业本部,将自主责任经营的体制,更加强化。同时,为了更迅速地达成经营政策的决定,而开始采用了社长、副社长、常董的三头合议制来配合多方面的事业活动。

对于各企业部长的责任经营,通常是以侧面协助的形式去进行,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发挥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特色,从而使其达到今天的成果。

以往的做法是各企业部负责人,依据自己本身的职责,去经营公司的各部门,然而对于重要的问题,仍然得与社长商量,但由于公司愈来愈扩大,部门也愈来愈增加,社长的事情太忙,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跟他们深入探讨或商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但会感觉不太满意,同时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只凭两个人匆匆数语,就作出决定,恐怕也不太妥当。

因此社长认为此种情形应该想办法加以改善,所以在设立经理本部的同时,就决定社长这个职位,要以三个人的综合意见去决定。这就是他们所谓的三头合议制制度。

松下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分秒必争,有紧要事件,不拘泥于编制或职位,迅速行动。

人员少的公司,会长和员工大概都是在同一场所工作。会长一声命令,员工都会立刻跑到会长面前来,员工也可以不时到会长那里去报告请示。这时,公司上下全体之间会有一种以心传心,一触即发的气氛,效率也将因而提高,大家可以愉快有劲地工作。但当业务扩展、员工增加之后,工作的推进及气氛,往往就充满所谓的官僚习气。

因为公司规模一大,必须有规划严谨的组织去推行工作。但往往因为过分拘泥于组织,以致公司的干部与一般员工之间的意志很不容易沟通,而使效率降低。他们通过讨论,作出了这样的建议:积极地提供意见,即使是新进职员也是该说的就毫不客气地说,该要求的就明确地要求。

现在同行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不注意就会落队,若对分秒必争的紧要情况还坚持要先告诉直属上司,不然就会挨骂,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打败仗。

松下集团的宗旨是:对的事要尽快告诉上级。换句话说,就是千万不可推动为经营者拥护公司的精神。

目前松下电器公司,经常举行有关贩卖、制造或开发研究方面的会议,可是总公司则很少召开采购会议。由此可见,松下电器公司把最重要的采购业务列在第二位。于是在采购时,也就受此影响,把它视为一种普通业务。当然。也有主动请求供应商配合的采购,但是也有完全受制于供应商的,这一点还是他们的不足之处。

松下电器公司每月有四天休假,两天是公休,两天是员工的身心修养日。

星期天休假制,早在变更公司组织以前,就成为他们的理想。却因为受顾松下电器的批发商,不敢独享例假日,他们自称经营不太理想,才迟迟未实施。到今天,才决定实施星期日休假制。就是每逢星期天休息,也就是说以后每月增加两天休假。他们也担心,如果每月增加两天假日以后,各位同仁无谓地消耗时间,会损害健康。现在他们的想法就是每月四个例假日,其中两天是公休日,另外两天是修养身心的假日,已经得到各位同仁的共识。

工会与公司之间,都互相支援,把持均衡地动作,无论公司与工会,或经营者与工会会员之间,好比车辆的两轮,如果一轮大,一轮小,那么这部车绝对不能正常地前进。企业也一样,只有强弱、大小保持均衡,才能顺利发挥应有的功能。一般而言,工会强大,经营者就会弱小,这样公司就不能顺利经营,而经营者过于强盛的公司,工会又显得弱小,那么公司的劳动也不能顺畅。因此在工会与经营者之间,必须经常保持均衡的状态。两个车轮平衡,不管速度多快,也不会有车轮空转的现象,更不会左右滑行。如果这两者不能均衡,必会导致两败俱伤。

如果把劳资关系也比作车的两个轮子的话,那么轮子一边大,一边小。车子就无法顺利前行。

劳资关系是经营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企业的发展会受阻,甚至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相反的,劳资关系相处和谐,经营效果将会提高。因此,对经营者来说,如何处理好劳工问题,如何建立彼此良好的关系,实在是很重要的事。

为了维持良好的劳资关系,经营者必须正确地认识劳工组织和其存在的价值,再基于这种认识,来发展彼此间共存共荣的关系。换句话说,必须认为劳工组织的存在是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当然,目前的劳工组织形态也并不见得理想,有时候表现得过于激烈,会令人觉得工会实在是令人头痛的组织,或如果没有工会那该多好,这种抱怨从人情上来说是无可避免的。

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劳工组织的存在对企业或整个社会来说,仍然有其重要性。因此劳工组织不仅对劳动者很重要,它的存在,以及它平常的活动和健全的发展,对企业及社会都是有利的,大家必须先认识这一点。

对劳工组织有了基本认识后,如何对待劳工组织才正确呢?而松下集团公司则采用的是和谐的相对关系。也就是公司和劳工组织应该以和谐的态度来缓和彼此间的对立。

宇宙的一切事物,难道不都是和谐的互补关系吗?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质,也就是自我主张,这就是对立。因此,自然界中太阳和月亮对立,高山和河川对立,男人和女人也对立。但是其中存在着和谐关系,赖以形成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秩序。

因此和谐的相对关系可以说是自然的法则,社会的常态,劳资关系也必须遵守这个原则。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完成社会使命,必须扩展范围,而劳工组织必须努力提高劳工的地位和福利,增强劳工的责任感,因而产生了工资与其他劳动条件的对立,从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来看,这是很正常的对立。但是却不能一味地对立,否则事业的活动将会受到阻碍,企业将无法充分地完成它的使命,从业人员的福利也不可能提高。因此,劳资在对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经常协调。企业和劳工组织在各方面都有利害关系,而且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企业如果没有发展,而劳工组织企图提高从业人员福利的目标,永远不可能实现。同样,从业人员的福利如果不提高,对工作的热情自然降低,工作效率就无法提高,企业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特别是在终身雇佣制的日本,劳工组织已成为企业中的一部分,假如企业经营不善而破产,一定会威胁到从业人员的生活。

所以公司和劳工组织的目标毕竟是一致的,只是重点的选择不同而已,也就是说即使相异的方面对立,一致的方面则是互相和谐、互补的。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因此经营者不仅要认识和谐的相对关系的意义,也要诚心诚意地向工会及员工说明,以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

在考虑劳资关系时,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彼此之间势力的关系。最好双方的势力能够均衡。认为只要自己所在的一方势力强,自己的主张能通过,就是好的,这种看法是绝对错误的。任何一方势力较强,也许可以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是超越对方的势力将导制蛮横,引起较弱一方的对立、颓败、丧失奋斗欲,而最终使双方得不到利益。

当一方较强的时候,最好去帮助较弱的一方,使其成长。力量相当的劳资,彼此和谐地相对,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劳资关系,公司得到发展,从业人员的福利也从中获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