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中小企业经营案例大集
22639100000026

第26章 【案例及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6)

案例:科学预见与技术创新的统一——CT技术诞生的启示

〔案例介绍〕

CT技术的诞生,是赫斯菲尔德受X光照相的技术的启发而最终产生的。

CT技术,又称电脑断层扫描技术,是由英国科艺百代公司(EMI)的首席科学家戈德弗利·赫斯菲尔德首创的,这项技术为医疗诊断学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与传统的X光技术相比,CT技术拍摄的人体内部照片更清晰、更全面。因为CT扫描可以显示出X光照不到的柔软组织,并克服高密度物质(如骨骼)的遮盖效果,而这种高密度物质在传统X光照片中会遮住其后面的组织。CT扫描也可利用迅速、无痛和安全的电脑侦测,取代漫无目标又危险的外科手术诊断方式。由于赫斯菲尔德的努力,医学界从此大量运用电脑,而不再受限于X光技术。赫斯菲尔德早年做过戏院影片师、收音机修理工和工程制图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又成为英国皇家空军的雷达技师。战后,他完成电机系学业,进入EMI公司。工作期间,他长期思考着有关人体透视方面的问题。在这个领域,X光技术日益表现出来的诸多缺陷促使他寻找一条创新之路。他设想,如果利用射线将人体的纵向拍成一张张的“照片”,然后把这些射线“照片”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对这些由数据组成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转化,就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组织的完整图像,将对医学透视和诊断大有裨益。

EMI公司于1968年拨出了一笔数额不大的经费资助赫斯菲尔德的CT计划,但公司同时要求,赫斯菲尔德必须证明CT机具有商业化的可能性,否则他便必须停止这项研究。这使赫斯菲尔德非常为难,因为在那时,没有几个医生愿意使用这种看起来还不成熟的技术,而同时,赫斯菲尔德自己也说不清楚CT技术到底能帮助医学界做些什么具体事情。他曾沮丧地说,医生肯定需要这项技术,但他们却不了解它;物理学家虽然了解这项技术,却不需要它。

当EMI提供的经费告罄之后,赫斯菲尔德只好向英国健康与安全部求助,因为这机构里有不少医生和物理学家。为了审查这项技术的可行性,健安部派骨骼放射专家窦尔对该技术的构想进行审查。窦尔对赫斯菲尔德的工作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后,向上级提交了审查报告。报告里对赫斯菲尔德作了如下评价,“他要不是个疯子,就是个天才。我没法挑出他的毛病,也找不出他说的话有任何漏洞,因此CT技术的概念非常值得支持。”

就这样,赫斯菲尔德的工作才得以继续下去,并在1969年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CT机。

为了拍出完整的照片,赫斯菲尔德的第一部机器共计曝光28800次,其中有24000次的图像数据可以计算出来。由于拍摄中使用的伽马射线非常微弱,而机器又跑得很慢,所以每次曝光可以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扫描完115000多个照片粒子。

9天的扫描结束之后,电脑还要花两个半钟头的时间处理数据,在电脑屏幕上将数据转化成照片,再用拍立得摄下屏幕上的影像,就成了CT扫描的最终结果。它显示出盒内物体的局部画面,和赫斯菲尔德设想的情况一模一样。不同的物体密度则以白、黑、灰等色彩显示出来,这是一般X光摄影所看不到的。

1970年,赫斯菲尔德不断地改善扫描机的原型,并将伽子射线换成X光。扫描机拍摄的物体已包括各种动物的脑部,甚至拍摄过一个防腐处理的人脑,清楚的影像十分吓人。此时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CT机可否成功地应用于活人。

活人实验安排在阿金森·默利斯医院进行。第一位接受扫描的患者是名被诊断患有脑瘤的女士。实验中,那位女士躺在平坦的长沙发上,扫描机绕着她的头部扫描。她的头部则以水袋固定,X光可以穿过这水袋而不受影响。

扫描的过程只持续了几分钟,但事后的处理工作却一直延续到当天晚上。工作人员先把X光射线转到磁带上,从磁带再转到电脑,再回到磁带,然后把磁带放映在示波器荧幕上,最后照在拍立得底片上。实验非常成功,那组照片显示,女患者的左脑前叶有个囊状肿瘤。而以前,如果不动手术的话,根本无法得知这种瘤的存在。此时的赫斯菲尔德充满了胜利的喜悦,高兴得又蹦又跳。

1972年4月,赫斯菲尔德在英国放射学会举行了关于CT技术的说明会,这次会议在放射学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北美、日本、德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向EMI发来了大批CT机的订单。EMI的工厂里日夜加班也无法满足这来自全世界的需求。但客户们还是心甘情愿地预付大笔订金,再排上至少6个月的队,最后欢天喜地来提货。CT机一跃成为EMI公司的一颗最大的摇钱树。

从1972年到1977年的5年间,EMI共卖出704台CT扫描机,每台售价在30万至100万美元之间。而到1977年为止,全世界才总计拥有1130台扫描机。仅1977年,EMI从CT机上获得的利润,就占全公司利润的1/5。赫斯菲尔德不无感慨地说:“本来只是觉得应该不至于会赔钱,但是当时要是有人预测我们会像今天这么成功,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案例评析〕

从CT技术的产生,可以看出,技术的运用和科学的预见是如何统一的:

赫斯菲尔德是个典例的技术创新专家。他看准了CT扫描技术的巨大医学应用前景,运用天才的设想和手段进行开发,并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最终获得了成功。他所经历的道路,正是进行一项产品创新所必须走的艰险之路,其风险之大是可以想象的,可是一旦成功,回报也会非常的丰厚。

EMI公司是个不太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公司早年曾率先研制出第一台大型半导体电脑,比其他公司的技术超前了好几年,但由于EMI迟迟不敢投资研究第二代半导体电脑,因此没能赶上六、七十年代的电脑革命。CT机的成功,可以说是EMI捡到的一块金砖。但在现实中,像EMI这样的好运气是绝无仅有的。

赫斯菲尔德既是个天才的科学家,也是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实干家。正因为他动手操作的能力极强,才使他用简单的装置完成一项项复杂的功能。联想到我们周围大量“高分低能”的大学生们,我们不禁要呼吁他们日后多动动手了。

案例:挑战陋习,义利双收——伊黛·罗森泽尔的“胸罩革命”

〔案例介绍〕

20世纪初美国妇女美的标准是胸部平坦。尤其是少女,如果胸部高耸,便被认为没有教养,是下等人。为了成为这样的“美女”,女孩子们只有早早地束胸,虽然因违反天性而痛苦,也唯有默默地忍受着。

伊黛在纽约与邓肯太太合股开了一家很小的服装店。一天,邓肯太太对伊黛说:“你知道,我那小女儿的胸部特别丰满,要替她捆扎得平坦真不容易,而她又疼得厉害,你看是否有办法改进一下衣服,让她少受点罪?”伊黛早就对当时的妇女服装款式不满,好友的恳求,使她下决心进行一番改革。

她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除束胸给妇女带来的痛苦上。困难在于如果她不可能一下打破旧的传统,那将招致惨败。经过一番苦心揣摸,伊黛想出了一个理想的折衷方案。她用一副小型的胸兜来代替捆胸的束带,然后在上衣胸前缝制两个口袋来掩饰乳房的高度。这种设计由于掩饰巧妙,从而既没有引起舆论上的争论,又在一定程度上解脱了妇女们束胸之苦。一时间,新服装成了畅销货,伊黛的小店也热闹起来了。

意外的成功促使伊黛去思考,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如果能设计出一种解除她们束胸苦恼的服装,不仅可以获利,而且可以打破旧的服装传统,开创一个更加适合女性天性、自然、美丽、大方的服装时代。就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胸罩诞生了。

当第一批胸罩做好后,伊黛却犹豫了——旧的道德观念是可怕的。思考再三,她终于下了决心:“不管它!社会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我要以我的设计公开向传统挑战,而且不计一切后果,奋战到底!”同时,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扩大投资,成立“少女股份有限公司”,以壮声势;二是采纳邓肯太太的建议,暂时不在报纸上做广告,以免过多地刺激社会舆论。

第一批胸罩在纽约市场上出现了。似平地惊雷,妇女界轰动了,服装界轰动了,市民也轰动了。胸罩很快被抢购一空。出乎伊黛的意料,虽然有一些人跳出来攻击,叫喊要禁止胸罩流行,但附和者寥寥,伊黛最担心的报刊对此事一言不发。而姑娘们看到反对之声不大,便争相购买胸罩,销量直线上升。

伊黛意识到发展的时机来了。她果断地抓住了这一机会,迅速加大投资,购置设备,招徕工人,扩大生产,创造了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几年时间,“少女公司”由十几名工人增加到数千职工,销售额由几十万美元,骤增到几百万。30年代,严重的经济危机袭击美国,工业萎缩,大批企业倒闭,唯有伊黛开创的胸罩业一花独放,兴盛不衰。

伊黛发明胸罩之后,并没有止步不前,她自知事业是没有止境的。胸罩开始的作用只是代替束胸,以实用为主,伊黛却有更高的追求,要使之成为美化女性胸部的物品。她开始在式样和质料上下功夫,不惜资金选用材料,同时按照不同阶层,不同女性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款式的胸罩。“少女公司”成为胸罩行业的领导者。

当胸罩流行全美国,生产厂家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候,伊黛预感到国内市场不久将达到饱和,只有向海外开拓,才能求得更大的发展。1950年,年近古稀的伊黛,怀着开拓世界胸罩业的雄心,把公司交给女儿管理,她自己开始了世界性的业务考察。“工作使我忘记了年龄,我不能放弃。”3年的时间,她走了100多个国家,“少女公司”的胸罩出现在世界各地。

〔案例评析〕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是对人类物质或精神的推动,是其能否获得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对自身解放的追求,对打碎自身枷锁的渴望,是一个永恒的信念。伊黛所开创的事业一方面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相应地获取了应得的报酬。她的成功体现了义与利的完美结合。

案例:紧紧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列娜·海迈尔设计“适体孕妇装”

〔案例介绍〕

列娜·海迈尔因为发明了“适体孕妇装”,为无数家庭免除了烦恼,而使她和她的公司声名远扬。

在她16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双双病故,留下形单影只的海迈尔。

列娜变卖了父母遗留下来的家产,用得到的钱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一家小裁缝店,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和事业。店铺虽然小,但在她的精心经营下,生意还算不错,列娜也很知足。不久,列娜认识了一个叫布里安的珠宝商,他对她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布里安曾建议列娜,把裁缝店搬到闻名世界的服装区——纽约第五街或第七街去,因为那里的顾客多,其服装款式也是崇尚时髦的年轻女性们的追求对象,因此可以赚大钱,出名也快。但列娜开裁缝店并不想发什么大财,只是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而已。她仍然在那条小街上做她的小生意,也仍然与布里安继续交往。不久,他们俩终于结为夫妻,列娜便关闭了裁缝店,在家里相夫教子。

然而好景不长,结婚刚两年,布里安就因心脏病发作而突然离开了人世,这对列娜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是列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她记起丈夫生前说过的话,对!到纽约第五街或第七街去。

列娜选择第五街作为其生意的营业地点。在筹划过程中,她首先花了一些时间,做了实地考察。她发现,这里的服装虽然品种繁多,但要买到称心的内衣却不容易,特别是准备结婚的年轻姑娘,很难买到如意的结婚礼服。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列娜·海迈尔决定避开竞争激烈的一般服装,开设了一家专门缝制和销售女性内衣和新娘礼服的小商店。

她投入了所有资金,买了几架新式制衣机,聘请了几位裁缝师,并雇了一些女工。于是,她自任总经理的小店终于开业了。开业后,每日顾客盈门,生意蒸蒸日上,很快就收回了本钱并有所盈余。

一个意外的机会,为列娜的事业带来了关键性的转折和飞跃。有一天,小店刚开始营业不久,一位少妇进来要求做几套孕妇在不同时期所穿的衣服。店员向她讲明,这里只做女性内衣和新娘礼服,不做孕妇装。但这个少妇听完后并没有走开,因为她已经在几家裁缝店碰了壁,列娜的裁缝店是她的最后一线希望。列娜听明白了少妇的解释,决定破例一次,接下了这个活计。

晚上,列娜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她在思考这套衣服应该怎样裁剪制作。她回忆起自己当年做过的几件衣服,都不够合体,因为怀孕后要想穿着宽松舒适,就需要给腹部的隆起留出尺寸,因而样式很难看。能不能设计一种又好看又舒适的孕妇装呢?

设计一种既好看合体,又不影响胎儿发育的孕妇装,就不能太肥大,也不能过于紧小,想到这里,列娜灵光一闪,她想出了一种带有松紧性的孕妇装,可随体形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不但符合上述的条件,而且一套就可以在不同孕期穿用,而不必像过去那样需做很多套了。

几天过后,少妇来取衣服。当她看到只有一件时,很是惊讶。列娜告诉她,这是刚设计出来的新式孕妇装,一件衣服可以一直穿到产期,可谓“适体孕妇装”。少妇迟疑地接过衣服,一试果然非常合体。她向列娜连连道谢,满意地取走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