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中小企业经营案例大集
22639100000019

第19章 【案例及分析】中小企业生产与作业管理(6)

〔案例评析〕

人心齐泰山移,椰风集团的迅速崛起和创出的业绩的确是一个奇迹。这里面固然有许多原因,而人是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最主要的因素,椰风集团的“黄埔军校”为企业培养出了“一支具有鲜明椰风印记、意志顽强、富于拼搏的精兵强将”,为椰风创奇迹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生产一种产品,开发一种技术,创立一个企业是许多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将培养人才作为最基础的条件却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认识到的。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企业的生存危机,不少人只看到企业缺乏资金,缺少技术,缺少市场,而唯独忽略了缺乏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危机。“椰风”靠人才崛起,靠人才创造奇迹,应该说是其他企业学习的典范。

案例:大胆决策,周密部署——春兰公司的“三级跳”

〔案例介绍〕

走进中国最大的空调器生产基地——江苏泰州春兰空调制冷设备总公司,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现代化生产的宏伟景观:4000平方米的厂房里机声轧轧,6条生产流水线盘绕如龙,“龙口”里,每一分钟吐一台窗式空调,每三分钟吐一台柜式空调。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10多年前,有关部门曾动过让春兰公司的前身泰州制冷机厂解体的念头,连重新安置工人的方案都拿出来了,原因很简单,机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水平上。

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这家苏北小厂,国外空调大量进口,使本来不景气的中国空调行业雪上加霜。国内有关部门为了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从国外进口一批空调零部件回来组装。

泰州制冷机厂也争取到2000台的组装任务。技术人员和工人围着进口的零部件看呆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国产空调还停留在30年代水平上,进口空调重量比国内轻40%,噪音低,制冷效果好,造型美观……

市场风云变幻。1986~1987年的经济气候似乎特别有利于空调工业的发展,近百家空调厂仿佛一夜之间冒了出来。北京、广州、沈阳等地引进的国外生产线已经开始投产,国内空调生产能力急剧膨胀,与市场实际需求形成巨大的反差,“春兰”处在空调列强的包围之中,春兰要想求生存,必须迅速发展,除此别无选择。

针对企业所处环境,以公司总经理陶建幸为首的决策者们把自己的后路斩断,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们作出了“三级跳”决策:即:“3·5·1工程”,这个规划要求:从1987年到1990年四年之内,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必须跃过3000万、5000万、1亿这样三级台阶。从此,春兰公司妙招迭出。

第一步棋:收拢五指,握成“拳头”。这是根据工厂人力、物力、财力实际而作的决策,一下子砍掉30多个批量小的产品,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实现由传统小生产者的小而全向现代化的大而精转变。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芜蔓不除,新枝安壮?

第二步棋:“让开大道,占领两厢”,这是根据市场实际而制定的决策,那时国内生产3000大卡空调的厂家强手如林,凭藉当时春兰空调实力参加竞争,委实不是对手,“春兰”瞄准空档,抢占7000大卡以上柜式空调,3000大卡以下家用空调市场,避“热”就“冷”,避“旧”就“新”。

第三步棋:“引消同步,软硬并举”,这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决策。1987年9月,公司总经理陶建幸东渡扶桑考察日本三菱、松下等世界名牌空调厂家,事实告诉他:世界名牌空调就是世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的“混血儿”。春兰原有的手工作坊式的工艺已经成为企业腾飞的重要障碍,加强技术改造步伐,迫在眉睫。他们决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没有一分钱的投资怎么办?几经周折,春兰公的决策者们找到了与外商合资引进外资的办法。1988年12月,100万美元划到了合资后的“春兰”帐簿上。春兰公司有了足够的资金后,接着就是引进设备的谈判,日方执意要卖全套设备,而“春兰”却坚持只买其中的几台关键设备。谈判异常艰苦,几个回合下来,终于按“春兰”的意向拍板成交。花50万美元引进的高速冲床和机械涨管机,加上自力更生生产的配套设备使春兰的劳动生产率一下子提高了80倍。不久,“春兰”又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建成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的热交换器生产线,以及与之配套的自动喷涂生产线,柜式空调和窗式空调装配线,柜式空调和窗式空调检测线……春兰公司在引进关键设备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创新,逐步自我完善配套,建立春兰独特工艺体系。

第四步棋:大量运用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是为缩短与世界先进空调的差距而作的决策。直到80年代末,中国的柜式分离空调仍然大部分采用水冷式,一台空调一天要用水20吨,无水不行,硬水也不行。国外先进空调采用风冷式,以风代水。春兰公司,仅用半年就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台超薄型柜式风冷空调。家用窗式空调,国内长期以来都是用三相电源接线法,家庭使用不仅要换大表,还要重新接线,很不方便。国外的同类产品是两相电源接线法。春兰人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消化吸收了这一新技术。这两项技术翻开了我国空调史上新的一页,不仅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空调的差距,也把国内同行远远地甩在后面。

接着又是第五步棋,第六步棋……

经过4年的艰苦跋涉,春兰人挺过来了,“3·5·1工程”按期竣工,春兰终于完成了“三级跳”。

〔案例评析〕

兵法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十年前的春兰公司困难重重: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身处空调列强的包围之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春兰公司将自己的后路斩断,背水一战,作出了四年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必须跃过3000万、5000万、1亿的三级跳决策,它体现了一种不畏强手,敢于胜利的大智大勇的拼搏思想。当然在这种拼搏思想的背后,必须辅之以周密的部署,春兰公司通过收拢五指,握成“拳头”;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引消同步,软硬并举;大量运用先进技术等几步棋,将三级跳决策逐步落实,体现了一种冷静的慎战思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应付竞争的压力和生存的危机,除了要有胆识外,还要有谋略,既要能大胆决策,更要有精心计划组织实施的策略。

案例:别让陈旧思想束缚手脚——马里水暖设备供应公司效益下滑的启示

〔案例介绍〕

马里水暖设备供应公司开办已有20多年了,主要经营管子、加热设备和固定附件物。公司也可提供管子阀门和接头、热水器、抽水泵和水龙头。罗曼洛夸口说他有最为齐全的浴室设备,以及浴室空调系统。马里·罗漫洛既给工厂、商业公司供货,又供货给住宅的客户。

20多年来,罗曼洛的生意也有过波动,但是,一般说来,都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最近的销售很不好,这种状况好像还会持续下去。最初,罗曼洛以为是地方市场可能枯竭了的原因,但他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整个生意仍像以前一样兴隆,并且,他这个行业也未出现新的竞争者,所以,罗曼洛认为他的公司内部一定出了问题。

在马里看来,他付给职员的报酬并不低,并且,他一贯把他们视如一家人,也很关心他们。每年年终时,马里都会给每个职员一个火鸡或一个火腿,有时红利高达100美元。每个职员都对马里表示满意。如果有职员要求他帮助,他也会同意。马里并不以自己是老板而自居。对马里来说,首先应平易待人,关心职员,然后才能很好地管理。当职员们干了些特别的事时,他总是不贸然评价;如果有职员做错了事,他一般不会批评,必要时,他仅仅规劝一下职员。但是,他即使要批评某个职员,他都不会当众批评,而是私下单独和这个职员谈谈。

但是,马里并不是马虎之人,也不会让职员放任自流,相反,他采取了极严密的管理,并且,他没有雇佣任何经理来帮他管理。整个公司,就他一个管理者,马里认为这是最好的,因为,他曾经雇用过经理,但结果总不满意。他发现,他雇用过的经理总是不能迅速地作出决定,并且,即使作出了决定,但也是一个不怎么好的决定。另外,在这些经理可以独立管理以前,他总要花很多时间对他们作出训练。马里认为,与其这样,不如不要经理,所以,马里再也没有雇佣帮他管理的经理了。马里还有一个特点,他觉得许多事情自己应亲自插手,这样要让他放心些。马里还发现他的那些职员宁愿听从他的安排,而不愿让其他经理来安排,为什么呢?因为马里为人和善,职员们都信任他,觉得与他在一起要舒服些。

最近,马里就开始注意到了公司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以前从未有过的。马里发现打电话到公司,经常找不到人,他的职员都跑出去了,有的离开公司到其它公司干活去了,有的跑出去挣外水。马里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想自己没有对不住职员的地方,他们为何想离开公司呢?但马里仍像过去那样耐心地劝说他们,但他们只是听着,并不反对马里,答应尽力干好。马里想,他们可能有些劳累,没有工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