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创造财富 创新成就可能
22639000000010

第10章 高技术产业: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3)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一)高技术产业:知识经济的巨大推动力

科技经济史表明,特定历史时期新科技产业化是科学技术长入生产力的结合点。高科技产业化是科技产业化在现时代的体现,是历史的必然。

所谓科技产业化,是指在科学的重大发现及技术的重大发明后出现了先导技术的突破,引起了社会生产的巨大变化,形成了以新技术为核心的新的产业过程。科技产业化是同技术革命相伴进行的,技术革命又必然出现科技产业化的过程,科技产业化带来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从而形成产业革命。

远古直至公元前1200年左右,人类社会尚处于石器工具时代(原始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也非常简单,是一种“渔猎采集式经济结构”。接着是漫长的手工工具时代(手工工具生产力),直至17世纪后期,才有了科学,也有了技术,但技术是经验型的,科学是描述型的,科学、技术对生产的作用不十分显著,这时期没有科技产业化,是一种“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经济结构”。真正的科技产业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其间出现了三个篷勃发展的时期,分别与近代三次伟大的技术革命相对应。

第一个科技产业化时期对应着蒸汽时代,从1765~1830年。技术上以蒸汽技术作为先导,促进和带动了机械技术、造船技术、机车技术、冶炼技术和化工技术的发展,并与已有的农业技术、纺织技术、采矿技术构成蒸汽时代的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产业化形成了新兴的机械制造、铁路交通运输业和化学工业、煤炭工业与钢铁工业等等,虽然农业与纺织业仍然是当时的主导产业,但整体产业结构以及具体产业中的技术因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突出的标志是“机械化”。生产组织形式表现为过去的手工工场生产让位于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的大工业生产,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格局开始形成。这次技术产业化经历的时期较长,科学技术物化到生产之中,促进了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从手工工具时代推进到了蒸汽机器时代,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代生产力——机器工具生产力。

第二个科技产业化时期对应着电气时代,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在电磁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体系,发明了电机,应用了电能,通讯技术有了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通讯,产生了内燃机等,这些技术引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由于生产的需要,这些技术很快与生产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产业。电机电能的应用推动了材料技术、加工工艺、控制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力工业、电气设备工业、电化学工业;随着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利用,产生了石油化工工业、橡胶工业;内燃机技术产生了许多相关的产业,如汽车产业、航空工业、公路交通运输业等等。这次技术产业化时间短,速度快,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生产上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和信息传递的崭新途径。

第三个科技产业化时期对应着电脑时代,从二战以后到现在近40年时间。科学朝分类越来越细和大综合两个方向发展,技术上突飞猛进,产生了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群。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有六大科学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航天技术群和海洋技术群;每个科学技术群又包括一系列的技术个体,比如信息技术群又包括遥感技术、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光导纤维技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等。而且技术与技术之间又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形成连锁反应,如电子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计算机革命和半导体革命,计算机革命、材料革命和能源革命导致了空间革命,空间革命、能源革命又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高技术产业化形成许多新的产业群,这些产业是完全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群,比如有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超导体产业、软件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等等。这些新兴产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不是传统产业所能比拟的,高技术产业化确实使当代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高技术产业化成为了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正是高技术产业化,生产力水平进入了电脑时代,形成了当代崭新的第四代生产力——智能生产力。

因此,高技术产业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成为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

(二)高技术产业化: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

第一次科技产业化是从英国开始的,法、德、美、日等国相继进入产业革命时期。这一次技术产业化一方面发明和改进了机器设备,材料从木材时代进入了煤、铁时代;另一方面,彻底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制转换为工厂制,生产效率大幅度增长。以英国为例,1770年产煤260万吨,1835年达3000万吨,增长了10多倍,占当时全世界煤产量的50%;1740年产铁1.7万吨,1835年达102万吨,增长了60倍,占全世界的53%;同样,棉产量占全世界的50%,当时全世界1/5的商业、2/5的制成品贸易、1/2的商船都是英国的;从消耗的能源来说,英国是美国的5倍,是法国的6倍,是俄国的155倍;1770~1840年的70年间,英国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正因为有强大的技术、经济实力为后盾,英国才有了19世纪的大扩张、大侵略和大殖民时代。这次技术产业化标志着人类从依靠自然力量、小范围小规模生产和贸易的时代转向了超越自然体能、借助机器生产力、大范围、大规模生产和世界性贸易的时代。

第二次科技产业化以德国为中心。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工厂、矿山和交通运输业所使用的蒸汽机都掌握在垄断资本家手里,这就使得用电和内燃机等新型动力的发展停顿了。相反,德、法、美等国虽然缺乏英国那样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内燃机、电却首先在这些国家发展起来。这次技术产业化,能源从煤炭时代转到了电、石油时代,产生了大量技术与易于操作、实用效率极高的新机器,工业生产朝精密化、集约化和经济化方向迈进,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逐渐占优势。生产效率进到了一个新水平,19世纪最后3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倍多,其中钢铁产量猛增了55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5倍。其中德国钢产量1914年为1760万吨,高于英、法、俄三国的产量总和,制造业占全世界14.8%,居世界之首,特别是电力、光学和化学等20世纪的新兴工业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它成为当时欧洲的经济动力源泉。第二次技术产业化所形成的空前的经济效益给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次技术产业化较之第一次来说,技术开发形成产业的时间更短,规模更大,速度更快。

第三次科技产业化即高科技产业化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二战以后一直延续至今,大量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篷勃兴起和快速发展。以美国为中心,日本、原苏联、法、英、德等国紧随其后,造就了世界60年代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就美国来说,1945年工业生产占全世界的一半;1960年,生产汽车665万辆,占当时全世界的52%;在全世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高达25.9%。尽管在后来的几十年当中随着世界工业水平的普遍高涨(特别是日本经济的挑战),美国工业相对地有所衰落(即占世界工业的比重有所减少),但美国在许多高科技产业中却一直居于世界榜首。如美国的“硅谷”,是世界高科技发祥地之一,由于它成功地开发了微电子工业,因而名扬天下。1975年美国占世界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的70%,直至90年代,美国的IBM公司都占据着欧洲甚至世界电子计算机市场。特别是美国较早注重有计划地发展高技术,开发高科技产业,1942年搞了“曼哈顿工程”,1961年组织了“阿波罗登月计划”,1983年制订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些技术具有很强的产业开发潜力,在近40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一部分技术不断得到开发,形成了新产业,在经济、军事领域收到了非常可观的效果,目前美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年增长率达14%。

高科技产业化是历史上转化周期最短、程度最深、规模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技术、生产的大变革,它已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影响、冲击着世界的每个角落,推动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

1 从生产劳动的性质来看,它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

电脑技术、自动化技术使人类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继“手的解放”之后实现了“脑的解放”。电脑技术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由于它渗透到了所有其他领域,因而成为当今高科技发展的前导。它的应用相当普遍,一个工程师的知识当中90%与电脑有关,本世纪,不懂电脑将成为新的文盲。

2 从生产组织形式来看,它使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生产向知识、技术、资金三密集型生产转换

根据美国人的观点,高科技产业有三个标准:用于知识和技术开发的资金应相当于一般产业的2~5倍,应占产品净销售额的5%左右,投入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占生产总人数的40%~65%。高科技产业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出能够占领市场的高附加值的产品,而其最终产品又具有结构复杂、技术成分高、研制费用高、产品新颖、需要科学组织研究制作等特色。

3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高技术产业创造了极高的生产效率

1900~1980年,世界石油产量增长了148倍,汽车产量增长了4240倍;至1980年止,合成橡胶43年中增长了2266倍,人造纤维50年增长了7倍,核发电25年增长了13446倍,世界联机使用的控制机每10年增长17倍,光纤生产每5年增长20~25倍;个人的产值方面,西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已实现人均年产值10万美元之多。近几年,我国高科技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据对华东、华南、东北地区11个高科技产业的调查,每人每年产值均达8万元人民币左右;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出现人均年产值达100万元的电脑公司。邓小平同志说:“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此话精辟地说明了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化已成为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因素。

4 从产业结构来看,高科技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所谓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由低级经济效益向高经济效益的结构性平衡发展。高科技产业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高科技产业在整个国家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赫然出现在重要产业的排名榜上。比如,美、日信息产业的产值分别占全国总产值的36%、32%,大大超过了汽车、钢铁等工业产值,成为仅次于能源产业的第二大产业部门。全世界集成电路销售额年增长68%,计算机销售额年增长52%,全世界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也很快。二是高科技及其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扩散、渗透带动了其他产业部门,使层次较低的传统产业摆脱困境,并得到长足的发展。三是高科技产业化重新划分了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着重表现为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大,早在1980年美国一、二、三产业就业率之比就为2: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