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CIA超强阅人术
22615400000028

第28章 CIA特工的识谎秘诀(2)

CIA特工认为,双臂交叉这个动作传达着“我不赞成你的意见”、“嗯,你所说我完全不明白”、“我就是不欣赏你这个人”等意思。当你和一个人交谈的时候,对方忽然做出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微反应”时,那么即使他不断点头,但内心其实对你的意见并不表示赞同。

对于双臂交叉这个动作还有多种解释。有一部分人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但是一般而言,具有这种习惯的人,基本上是属于警戒心强的类型。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画下一道防线,不习惯对别人敞开心胸,永远和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冷漠地观察别人。

个性直率的人一般肢体语言也较为自然放得开。当父母对孩子说“到这边儿来”,想给孩子一个拥抱的时候,一定会张开双臂,拥孩子入怀。试试看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对孩子说“到这边儿来”,孩子们绝不会认为你要拥抱他,而是担心自己是否惹你生气,是否快要挨骂了。

防卫心强的人,大部分在幼儿时期没有得到父母亲充分的爱,比如:母亲没有亲自喂母乳、总是被寄放在托儿所、缺乏一些温暖的身体接触等。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的人,很容易表现出此种习性。

观察一下对方,是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还是自然地放于两旁呢?CIA特工提醒大家,那些自然放于两旁的人,较为友善易于亲近,并且可以很快与你成为好朋友。但是,假如你有不想告诉他人的秘密,又想找人商量的时候,请选择习惯将双臂抱于胸前的人。因为太过直率的人守不住秘密,而喜欢双臂抱胸的人会将你的秘密守口如瓶。但是,要和这种人成为亲密的朋友,可能要花上一段很长的时间。

(3)手部小动作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公众面前说话时尴尬得不知道把自己的手放在哪里;很多人紧张时习惯捏自己的手指,两个手拧成一团;或者还有不知所措的人喜欢折手指,把手上的小关节折得啪啪直响。CIA特工指出,通过一个人手部的“微反应”,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以及他对人的态度等等。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在交谈的时候习惯加上手势语,以增强语言气势。而这种动作往往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下意识的“微反应”,并不是刻意做出的。比如,喜欢把手指放到嘴边咬指甲或是吮吸手指的人,无论外表多么高大健壮,但他们在精神和心态上还是比较幼稚的,因为真正成熟的人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行为。

CIA特工总结出,若一个人的手指不停地动弹,多是他目前正处在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中,而感到无所适从,凭借这种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缓解紧张的心理。用手指轻轻地敲打桌面,暗示这个人可能陷入到某种困境当中或是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是处在犹豫之中,不知道某个决定到底是该下还是不该下,也有可能是这个人不耐烦,用这种方式来减轻一下烦躁的情绪。

一个人如果经常做出让人感觉到非常有力量的手势,说明这是一个有勇气、有魄力,凡事敢作敢当,能够承担一定责任的人。这一类型的人做事非常果断和坚决,一旦想做,就会付诸行动,而且有一定的韧性和毅力,不会轻易放弃。但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较无聊的手势和动作,说明这个人的自制能力比较差,且比较重视表面化的一些东西,虚荣心和表现欲望比较强烈。

有一些人在听人讲话时,习惯把双手插进口袋里,这其实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表现,会让对方产生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在说错某一句话时,赶紧用手捂住嘴,做遮掩之势,这样的人大多性格比较内向,而且腼腆,说错话以后会非常后悔,并感觉不好意思,因而耿耿于怀。

(4)肢体也“说话”

肢体语言是一种间接语言,也是一种无声语言。这种语言具有极强的信息力与感染力,是人们在平时应该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CIA特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经常通过捕捉对手肢体的“微反应”来窥探其内心世界。

CIA特工对于人们肢体上的微反应总结出以下几点:

社会地位高者对地位低者,或是上司对下属多表现出宽舒的姿势;

全身僵直,如站立不动的人,多是源于内心强烈不安;

垂头丧气,郁郁寡欢,肢体动作少,通常是有求于人的无助表现;

身体越是直接正对着对方(面对面),越显示善意的感情。

不过,从姿势推断对方心理,不能只凭一时观察就断章取义,而应该将前因后果均列入考虑。例如,激烈运动过后,疲劳而无力的姿态,当然不能视为向人求援的表示。

CIA特工摩利曾利用摄影机拍下亲密友伴间的谈话场面,在慢动作重播镜头当中,发现两人的肢体呈现协调互动的和谐画面,他将这一现象称为“姿势反响”。并总结说:人们只有在谈话十分投机的情况下,才会在姿势上产生协调。而如果双方都觉得场面十分扫兴无趣,彼此的动作也会呈现互不协调的画面。

3.你的眼睛告诉我——你在说谎

在纽约,一个名叫哈格顿的人因牵涉恐怖事件而被CIA特工秘密抓捕。在审讯的过程中,哈格顿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他装作一副深受诬陷并且十分无辜的模样,把早已背好的一套说辞十分熟练地说了出来。这些说辞也都是经过精心处理的,说的全是一个正常的、合法的公民的诉说,没有一丝破绽,与恐怖主义丝毫挂不上钩。不管CIA的特工接下来怎样审问,哈格顿都是同样的回答,这令特工们一筹莫展,审讯只能暂时停止。

后来,经验丰富的老特工伯恩出马,再次对哈格顿进行审讯。在伯恩的审问下,哈格顿故伎重演,依旧说出了同样的话,但伯恩却从这次审问中发现了前几位特工不曾发现的问题,那就是哈格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好几次都下意识地用手摩擦眼睛,并把眼睛转向别处,这显然是一种思考的表现。由此,伯恩判断出,哈格顿在说谎,他对自己所说的一些话并不熟悉,只是在背诵,然而几天的审问已经让他的思想感到疲惫,对自己早已背熟的东西产生了一些僵硬的感觉。如果他说的话确实是他自己的经历的话,那么他根本不需要下意识地摩擦眼睛和把眼神转向别处。

随后,伯恩又加大了审讯力度。在强力的攻势下,哈格顿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承认自己所说的都是谎言,并道出了恐怖事件的始末。

CIA特工在工作中察觉到,一个人的眼睛不止能够泄露一个人的性格以及心理特点,还能够透露出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而CIA特工们甚至能够看穿连测谎仪器都无法辨识的谎言。

实际上,人们眼睛里传达出来的信息量和四肢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在人的身体语言中,脸部表情是最具代表性的,而眼睛的语言又是人脸部的主要表情之一。很多心理学专家都认为,透过眼睛可以洞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CIA特工在调查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碰上这样的情况——对方在回答问题时不敢正视CIA特工的眼睛,并且会比较频繁地抬手摩擦自己的眼睛,还会把头低下或者转向其他的方向。这说明,这个人正在编造假象或者掩盖事实,这正是他把眼睛的注意力转向别处的原因。

因此,通过丰富的眼部语言来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不仅可以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以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

(1)“拒绝配合”的眼睛

CIA特工们发现,人在说谎的时候,语言是要和大脑同时运作的。他们先要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假想一个画面,然后再将头脑中的这个画面复述出来。根据现代医学阐释,人体的两个大脑半球当中,右脑是偏向于想象的,而且人的大脑右侧主管身体的左边躯干。所以,当一个人开始挖空心思,试图编造一个谎言的时候,他的右脑开始飞速运转,使左边躯干受到刺激,眼睛也就会下意识的瞄向左上方。

一个涉嫌诈骗的年轻人在接受CIA特工审讯的时候,特工们将一些连着线的感应芯片贴到了他的心口、腰、背上面,然后展开提问。这个年轻人顺利通过了前几个问题的测试,测谎设备对他来说形同虚设。但在后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上,虽然测谎仪没有报警,但CIA的特工却看出了问题。原来,审讯他的CIA特工在提问的时候,一直都在仔细地凝视着年轻人的眼睛,而这名年轻人也在认真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以此来证明自己“毫不心虚”。但在这个问题上,年轻人在回答说“没有”的时候,抬起眼珠转动了一下,并向左面瞟了一眼,终于露出了破绽。

对于一个受过心理素质训练的人来讲,心率,脉搏、体热等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主观意识来掌控。但是编造谎言,是由人的大脑系统控制的,眼球的反应会下意识地拒绝配合说谎者的主观意识。

在一些案件的调查审理过程中,CIA特工也会非常注重嫌疑人的眼神变化。很多顽固的嫌疑犯都惯于采取“眼神下垂”的方式来抵抗审讯。如果放到平时,眼神下垂更多的指代是“退让”、“谦卑”,但用在这时候就是无疑一种隐藏了。因为眼皮下垂可以掩盖自己的眼部信息,是躲避审问者窥探自己心中秘密的一种方式。只要看到这个表情,CIA特工也就会明白,他们需要和对方打一打心理战了。

(2)“多嘴”的眉毛

人类的面部表情复杂多变,因此,即使是一些细微的差别,也会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有时候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还会传达相反的含意。因此,CIA一直以来都在与嫌疑人的交锋中仔细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而眼眉的变化就是CIA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

一对年轻的夫妇在一处栽满小树的小径发现了一具女孩的尸体,经调查确认,这个女孩名叫丽莎,是被人从背后用手掐死的。经过不懈的努力,警察们终于将犯罪嫌疑人鲁克抓获。审讯鲁克的时候,警察问他:“在丽莎被害的时候,你在干什么?”鲁克从容地回答:“在丽莎被害前两个星期,我就来到了斯托纳为供电公司修剪树枝,在丽莎被害的时候我仍然在修剪树枝。”警察对他进行了测谎检查,鲁克顺利通过。证据不足,嫌疑人又不肯承认,这让警察一筹莫展。

CIA特工格雷介入此案,他在对鲁克进行审讯之前,先把位于凶案现场、丽莎头部附近的一块血迹斑斑的石头放在鲁克面前的矮桌上。格雷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非常了解,他知道如果鲁克就是凶手,那么他无法做到对带血的石头视而不见,而他的身体语言也会将他内心的秘密暴露无遗。

果然,自从鲁克看到了这块石头,就开始呼吸急促、头冒冷汗。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眉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眉毛上挑,眼睛睁大,这分明是鲁克惊讶和心虚的心理的表现。看到这一情景,格雷知道,鲁克的心理防线已经十分脆弱了,于是审讯工作很快有了突破。

CIA特工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现,不经意间的眉毛动作也会向他人传达不同的信息,正因如此,CIA特工才能通过观察眉毛达到阅人识人心的目的。

女性在眉毛上下的功夫要远远大于男性,很多女性都喜欢拔掉眉毛,然后重新用眉笔画上高挑的眉毛,这种方式可以让女性更具吸引力;而男性则更加喜欢将自己的眉毛压得低一点,使眉眼之间的距离变窄,这样更容易给人们留下一种威严的感觉。

眉毛的一个很常见的动作就是抬起上扬,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眉毛抬起上扬,往往意味着动作的发出者对其看到的人表达肯定和尊重,或者表露自己的惊讶情绪。CIA特工们在长期观察总结之后发现,人们并非对所有认识的人做这个动作,通常来讲,人们只有在遇到与自己关系较为亲近的人或者自己比较敬畏的人的时候才会做出这个动作。相反,如果人们遇到了自己不喜欢或轻蔑的人时,则不会对他们做出这个动作,通常是皱一下眉头,表示厌恶。

眉毛的各种细微变化可以传递出不同的信息,表达人的不同心情。因此,学会通过眉毛洞察他人内心的变化,可以使CIA特工在各种场合轻松自如地操控他人的心理。

(3)瞳孔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在说谎的时候,他的眼神会向一边看去。但是,很多狡猾的犯罪分子在了解了眼睛的转动方向的秘密后,通常会反其道而行,故意以坚定的眼神看着对方。这时候,精明的CIA特工就不会单纯地寄托于观察对方眼神的变化,还会去仔细观察对方瞳孔的细微变化。

一个人的眼睛受到强烈光束照射的时候,他的瞳孔就会发生变化,而CIA特工经过研究表明,当人们的心理发生变化的时候,瞳孔也会发生变化。当一个人的内心情绪处于积极开朗的状态,比如看到美景或美食等美好的事物时,他的瞳孔就会不自觉的扩大;与此相反,当人们看到战争、流血等痛苦或消极的事物的时候,他的瞳孔就会出现一定的收缩。

一次,CIA特工桑巴和朋友们打牌。他注意到对面的朋友在摸到一副牌后,脸上虽然没有露出任何异样的表情,但眼睛里突然有了神彩,瞳孔也扩大了不少。桑巴猜想,这个人一定摸到了一副好牌,准备大赢一局,于是桑巴选择了谨慎的打法。果然,这位朋友最后打出了一个同花顺,狠狠地赢了一把。桑巴因为发现了他瞳孔的变化,所以并没有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