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22611100000008

第8章 “普世价值”索解

“普世价值”一词不知从何处传入,最近在我国使用起来。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说应当慎言民主的普世价值,这篇文章发表在2009年8月21日的《文汇读书周报》上。那时我对“普世价值”已有所怀疑,认为这种有“普世性”的字句不宜到处使用,但我仍然承认这世界上可能有抽象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存在,可是难以解释,就把它解释成是一种“普天之下、普地之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适用价值的措施”。这便有些任意性。听说后来有人在网上发表文章,对我的文章提出辩驳,因为我不看网上的东西,所以我不知道作者的不同意见究竟是什么。

但我对自己任意解释“普世价值”一词总有些惴惴不安,口中念叨遍数多了,突然从记忆中跳出幼年时从祖母的诵念经文中听到的一句话:“普世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于是突然有所悟,这“普世价值”可能是宗教界的用语。

我于是去翻宗教书。最后终于从一本198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宗教词典》中查到一个条目,名为“普世宗教运动”,其中对于“普世性”的含义说得很明白,原来所谓“普世性”是出于英美的基督教新教。为了不损害原意起见,我把这词条的原文抄录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英美等国基督教新教所发起,号召全世界基督教各派大联合的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扬“教会一家”,“使基督不仅成为个人的救主,而且成为一切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主宰”,鼓吹世界应走向所谓“以自由、和平、公义为基础”的“大社会”;宣称“教会是超国家、超民族、超阶级的普世性实体”。主张基督教新教各派之间终止对立,联合行动。运动的主要机构是世界基督教协进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俄罗斯东正教会和以梵蒂冈为首的天主教会也使用“教会普世性”的口号,在各国开展活动。(按:基督教的普世主义传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后来的新教进一步将它强调。)

由此可见,“普世性”、“普世价值”等皆源于基督教新教,特别是美国新教,他们把自己所主张的自由、民主、人权、公义等都一概认为是具有超国家、超民族、超阶级的所谓普世价值的东西,全世界都必须照章全收,一体遵行。这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强烈反对,认为是借此干涉别国的内政。由于各国人民的反对和反击,所以这几年美国稍有些收敛,不大敢傲慢宣传并强行推销他们的具有“普世性”的东西了。

这有事实为证。2009年12月31日《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题为“为未来世界潮流定方向”的文章,其中引用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9月23日借联合国大会的讲坛向全世界讲的一段话,他说:“民主不能从外部强加给一个国家,没有一条路是尽善尽美的,每个国家都将沿着发源于本民族文化的道路前进,过去美国的民主宣传常常选择性过强。”

美国宣传人权、民主等的普世价值,无非是要引导别国的人接受美国的理念。但现在要这样做已经越来越困难了,除奥巴马的讲话反映了这一点以外,2010年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月18日一篇文章直接指出:美专家已认为人权和民主可能并非普世概念。

从严格意义上说,“普世价值”作为宗教用语确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超越时间和空间,几乎与绝对精神相等,即超越一切世俗事物,将民主神化。我认为,民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并非绝对,它所实现的方式和内容要依各地各国的不同条件而各不相同,它要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并且,民主有始亦有终,它取代专制独裁,将来也将被“自由人联合体”之类所取代。总之,所谓民主的“普世化”实际上是将民主神化,这和民主的本性背道而驰。

(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