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22606900000035

第35章 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不谙世事的孩子,要允许孩子有过失,让其在挫折中成长。詹妮花50美元买了同学本森的一双只值15美元的球鞋,本森的妈妈找到詹妮家道歉。没想到詹妮的爸爸笑道:“谢谢您的孩子,要不,詹妮怎么会从这个错误中汲取教训呢?”中国的家长要求孩子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免错误,但在西方人的骨子里,对待孩子的错误十分冷静: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起最大推动作用的就是由错误带来的教训。

【教育感悟】

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最大推动作用的就是由错误带来的教训。

不理睬是一种温柔的惩罚方式

心理学家发现,有时候孩子干坏事,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满足他们渴望安慰和关爱的心理需要。这个时候父母发脾气,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意;如果父母撤消关注,孩子没辙了,就自然对干坏事不感兴趣了。

撤消关注就是不理睬。这是一种温柔的惩罚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抑制作用。如果他们发现蛮横无理得不到家人的关注,他就不会用这种畸形方式来博得父母的关心了。孩子“人来疯”等行为都是这种心理的表现。运用这一策略要注意一些原则:

一是多次使用才能见效,孩子在变好以前可能变得更坏,还有可能出现反复,父母要有心理准备。

二是家庭成员保持一致。如果父母之间或者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态度不一致,孩子就会打开缺口,寻求“袒护”,教育效果更为糟糕。

三是与关爱配合使用。当孩子出现适宜行为时要及时地给予关爱和赞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是父母不喜欢的,哪些是父母喜欢的。

四是不能间歇使用。这样不但不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反而加剧了他们的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次数。

【教育感悟】

如果他们发现蛮横无理得不到家人的关注,他就不会用这种畸形方式来博得父母的关心了。

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孩子需要爱,就像小草需要雨露,人类需要氧气与水一样。爱,对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

过分溺爱与娇惯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对子女的爱,就是因为过了头,才变成了“害”。水之所以能溺死人,是因为人被水淹过了头,吸不到氧气而窒息。

目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北大医院的宋琳教授,根据她对家长及儿童的接触,提出了“溺爱综合症”这一新名词。这种病除了造成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全等身体发育方面的问题外,还给孩子造成了个性发育异常,甚至产生某种人格缺陷。

过分的爱,首先会使家长失去平常心。孩子只要一离开自己的视线,便心神不定,甚至魂不守舍。怕孩子走丢了,怕出车祸,怕受人欺侮,怕男孩子学坏,怕女孩子受害,如此等等。这样的家长,总是神经兮兮,唠唠叨叨,让孩子为你的不得体行为,在同学面前丢脸,从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受溺爱的孩子,是否对家长就满意了呢?答案是出人意料的,尤其会令那些百般娇宠孩子的父母震惊。在一项对中学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中,有一道题目是:你最讨厌的人是谁?竟有不少学生回答是自己的父母。这些家长几乎痛心疾首,深觉委屈感伤。自己时时刻刻为儿女操碎了心,到头来落了个“最讨厌的人”。在你伤心,不理解,甚到愤怒的同时,难道不该好好地反思吗?只有爱得恰当,爱得理智,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亲、可敬、可爱的人,你的教育才会有影响,你的愿望才可能在孩子身上有所体现。

【教育感悟】

过分的爱,首先会使家长的心态扭曲,失去平常心。

统一教育思想

毫无疑问,孩子们需要大人在教育他们时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而不是父亲用这一套教育方法,母亲是另一套教育方法,到学校后老师又新换了一种教育思想。这样换来换去,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迷糊,他搞不清究竟哪一种规范和标准才是正确的,因此当一人一个规范时,孩子就会想,或许这事情本身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谁对谁错的标准,于是,他就不会理睬所有的标准和要求。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虽然我们给他制订的规范非常多,但实际上孩子生长在一个完全没有规范的世界里——规范过多的结果是他们不再相信任何的规范。针对这种状况,建立一个大人之间的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只有统一全家甚至和孩子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的思想,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达到最佳。这种统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应该是家庭中父母在制订教育规范方面必须统一,对于同一件事情,不能父亲说对,母亲说错。惩罚和鼓励孩子的标准也必须统一,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父母必须记住,在家庭中,两条或者多条规范等于没有规范。其次,要做好和其他亲人沟通教育思想的工作。孩子的奶奶家的教育方法和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总是不一致,孩子不得不在这一个规范和那一个规范之间变来变去,这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后,父母应该和老师以及孩子经常接触的其他人之间保持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尽量让孩子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教育标准中生活。

【教育感悟】

作为父母,只有统一全家甚至和孩子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的思想,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达到最佳。

惩罚要“量刑适中”

惩罚孩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大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第一次受到惩罚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因而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或者让他穿一件旧衣服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教育感悟】

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电视让孩子懒于动脑

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反应速度快的人智商显然要高于反应速度慢的人,将来他们所获得的机会当然也高于后者。于是,加快孩子头脑的反应速度,是每位家长应该十分重视的事情。

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研究大量智商测验成绩时发现:决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活动的速度。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题目:说出数列3、6、9、12……在这个题目上,没有人会感到困难,也没有人会出现错误,但是,有的人可能在几秒钟内说出十几个数字,有的人则只能说出几个。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将在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上得到同样的表现。也就是说,对容易的问题回答得快的人,对困难的问题回答也快,反之亦然。

要想加快孩子头脑反应的速度,其方法是:

对提出的问题和所说的话只讲一遍,并要求孩子快速反应,不许“嗯啊嗯啊”地磨蹭;要求孩子阅读和说话的速度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快。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便孩子的阅读,保持户外活动适度,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陪伴和指导孩子完成大量反应力方面的训练题。

欧美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看电视时的脑电波和睡眠时的脑电波非常接近,这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显然是耽误了刺激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段。那些常守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最容易养成懒于动脑筋的坏习惯,因为和电视机在一起傻傻地看就够了,没有人迫使你做出反应。

所以,除非是大人陪着孩子边看、边问、边讲,把电视节目当教材,才能起到扩大儿童知识面的作用。即使如此,对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仍然不如用实物作认知对象的效果好。

【教育感悟】

那些常守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最容易养成懒于动脑筋的坏习惯,因为和电视机在起傻傻地看就够了没有人迫使你做出反应

及时进行惩罚

惩罚还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妈妈常对孩子说的那句“爸爸回来后就有你瞧的啦”的口头禅,并不适合实际情形。因为孩子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等到他被惩罚时,他早忘了惩罚的原因了。

发现孩子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该承担的后果。如发现孩子将家中的玻璃缸打碎了,应要求他立即将玻璃打扫干净,并扔到垃圾桶里,而不要等时过境迁,把他那天将玻璃缸打碎了这件事再纠出来进行批评。

在惩罚孩子时,家长经常将他以前犯的错误都翻出来,前后联系,越想越气,结果没有掌握好惩罚的尺度,惩罚过重,对孩子造成伤害。家长应注意惩罚的针对性,就事论事,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

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他做错了什么才受到惩罚,并告诉他正确的行为。不要让他以为自己生来就会犯错,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个错,惩罚对事不对人。

【教育感悟】

不要让他以为自己生来就犯错,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个错,惩罚对事不对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你的家庭里也许会遭遇离婚、死亡、批评或慢性疾病等使人心灵受到创伤的事情。在这种危机时期,你的孩子很可能会感到伤心或害怕,这时你就是他的榜样,他将通过观察你学会怎样处理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撒谎掩盖你的感觉,那么孩子可能会怀疑自己的理解力。所以,你应该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讲出来。

尽管这会让你痛苦,你还是尽力与他谈论这些伤心事。问他问题,帮助他说出他的痛苦。当然,要避免告诉他那些不应该让他感受到的事实,克制住这样的冲动。但一定要让他知道你也有恐惧,补充一点告诉他,你能承受得起的恐惧。这样你的孩子会更坚强。

淋不着风雨的孩子便难知风雨的无情。如果你不信任你的孩子,总以为“他们不过是孩子”,小看他们的能力,替他们打点好一切,孩子应当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被家长剥夺了。长此以往形成惰性后,家长却反过来指责、抱怨孩子,这也是有失公允的。

要让你的孩子具有承受物质和精神双重挫折的能力。

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面对,家长和老师的信任与尊重塑造了孩子自信的高度。自信心来源于家长的培养,来源于宽松和谐的环境,也来源于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所以必须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孩子真的太小,不能单独行动吗?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五六年级了,父母还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这完全是对孩子自立能力的不信任。其实,让孩子独立行动——比如单独去不太远的亲戚家,独自去公园游玩等,这是培养孩子的好办法。人们常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倘若总不让孩子自己出去见世面、经风雨,孩子怎能长大呢?

【教育感悟】

淋不着风雨的孩子便难知风雨的无情

惩罚针对行为,而不针对性格

惩罚往往也很奏效,但这必须是可容许的行为界限非常清晰的时候,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他们因为什么受到了惩罚。收回一段时间特权,这种做法很安全,也很有效。有一点必须明确,惩罚是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的性格。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不要收回关心和爱护。

有一位母亲,她11岁的儿子偷了别人一些钱,然后成功地——只是暂时——嫁祸给了一个无辜的同学。母亲觉得必须采取一些激进的做法,于是收回了她的爱心——一个月之内都拒绝跟他说话,也不为他做任何事情。

事后证明,她的做法引来了灾难。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于是开始努力弥补,几年下来,她都一直表现出深切的关爱、用心的照料,还采取了许多积极行动。但是,她儿子身上仍旧有很多问题,整个家庭也因此产生了巨大问题。这都归咎于在孩子需要关心帮助时,父母冷漠的态度。

惩罚不是加强纪律惟一的办法,通常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当你面对一个又哭又闹,或者嚷着要这要那的孩子的时候,一般你都会要么惩罚他们,要么为了得到安宁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你不应当这样做,你得让孩子知道,嘶叫是不管用的,只有“笑脸”才可能达到目的。试想一下,要是从孩子4岁开始,你就让他明白,露出笑脸能得到的报酬,比又喊又闹得到的多,那孩子会怎样呢?

【教育感悟】

有一点必须明确,惩罚是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的性格。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不要收回关心和爱护。

让孩子“自作自受”

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对于孩子非原则性的错误,家长大可不必惊慌,更不必动怒,只需采取合理的方法说服教育即可。对于孩子较为严重的错误,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惩罚。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惩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礼仪和是非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