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22606900000034

第34章 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2)

父母教育孩子应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而不应该只是在一旁立规矩、下禁令,总是指责挑剔,或过于迁就、放任自流。在绝大多数人的教育理念中,都把“父严母宽”看成是家庭教育的上上策,认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相辅相成,就可以使孩子顺从听话。而事实却绝非如此。试想一下,一个过于严厉,一个过于宠爱;一个要求严格,一个迁就有加,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在严厉家长面前,如同见了猫的老鼠一样,处处小心提防,什么都不敢做;而在慈爱的家长面前,则是大胆放肆。如此的家庭教育肯定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畸形发展,从而失去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严一宽”绝不是家庭教育的上上策,正确的教育态度应该是父母双方都要有严有宽,宽严相济,这样在教育孩子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感悟】

“一严一宽”的家庭教育肯定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畸形发展,从而失去家庭教育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其条件都是得天独厚的。因为现在每个家庭都很富足,让孩子手头上有些零花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父母还对他溺爱有加,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此,培养孩子的忍耐力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总是会吵着要这要那的,如果你因为不能忍受他的吵闹而不断给他买东西的话,就会变得对孩子的要求惟命是从了。在这种情况下,请不要把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误解为对他的疼爱。相反,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正是教会他忍耐的最佳时机。

也就是说,孩子的要求如果是合理的,不仅仅是买给他,更要让他意识到“什么情况下可以得到”。如果是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不仅获得的满足感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对于到手的东西也会加倍珍惜的。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很可能马上会去向爷爷奶奶求助。因此,父母和祖父母团结一致是很重要的。父母决定的事情,祖父母一定不要进行破坏。

锻炼其忍耐力,这在教育当中也是很重要的。

【教育感悟】

培养孩子的忍耐力是不可或缺的,忍耐能够让人成长。

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小孩子不小心被绊倒了,妈妈们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赶紧跑到孩子身边,边扶起孩子边哄着:“不哭,是谁把东西放在这儿的?让妈妈把它拿开。”或者说:“是这个坏东西把宝宝绊倒了,让妈妈打它。”接着用手在绊倒孩子的东西上拍打,以给孩子出气。

这种做法,无意中暗示孩子,责任应该由别人来负。同时也养成了孩子怨天尤人的习惯。同样的情形,懂得教育孩子的妈妈则会说:“走路应该看着前面才对呀,你没注意看路才会摔倒,所以要学会自己爬起来,下次不要再被绊倒了。”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让孩子懂得了坚强,还让其对责任感有了一定的认识。

那些有责任感的人,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问题,正视自己的错误,这种阳光心态使人能够吸取教训,走得更高、更远。

【教育感悟】

不正视自己的错误,孩子会养成怨天尤人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提出处罚的方式

避开痛苦的力量远远大于追求快乐的力量。所以,对于孩子特别想达到的目标,可以在设定达到目标给予奖励的同时,再与孩子约定完不成目标的处罚方式,运用双重激励来提高孩子达到目标的几率。约定处罚时,一定要注意方法,要让孩子自己提出处罚措施,父母来表决通过。处罚必须是他不喜欢或讨厌的事情。越是他害怕的东西,越是他想要避开的东西,就越有助于刺激他去实现目标。

处罚其实不是目的,设立处罚的目的,主要是给孩子不努力时的痛苦联想。孩子为了逃避自己设定的处罚,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实现目标,这样目标往往可以达到,处罚也就不会真的发生。当然,处罚措施一定不要伤害孩子的身心,这样,万一孩子没有实现目标,要实施处罚措施时,也不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种得到孩子事先认可的处罚,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快速帮助孩子取得进步或改正缺点。要给孩子讲清楚约定处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他达到目标。在得到孩子认同的基础上,这种激励方法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世界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认为,当孩子有了过失,不能姑息,必须给予适当的处罚。而处罚的方式不是由家长提出的,而是由被处罚者自己提出,然后要经过全家同意再实施。有一次,当女儿苏西打了妹妹时,马克·吐温就让苏西自己提出几种处罚方式,其中一项是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坐干草车去农场,而这是她和其他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之一。这样的处罚既没有伤及孩子的身体,也达到了惩戒的作用。之后,苏西和其他孩子几乎再没有发生过随意打人的现象。

【教育感悟】

这种得到孩子事先认可的处罚,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快速帮助孩子取得进步或改正缺点。

定下一些规矩,然后执行下去

设定限制对于有些家长而言是有难度的,而更有难度的则是始终坚持这些限制。首先,孩子并不喜欢受限制。比如说,当你提醒他该关电视机了,他可不会对你说声谢谢。要是他发起牢骚并做出可怜巴巴的样子,你可能做的惟一方法就是向他妥协,毕竟说一句“好吧好吧,再看最后一个节目吧”就能立刻让他开心起来。你想要看到的并不是他即时的满足,而是让他能够在长远上获得最好的发展。也就是说,你该把电视机给关了。

反复无常的言行,会让孩子对你和他们自己缺乏信心。当你对孩子说着“请你挂上电话过来吃饭”,然后却自顾自地吃了起来,根本不等他,这样你就给了他一个含糊不清的信号:你再让他去吃饭时,他是否就可以忽视你呢?那么下次他还会去遵守别的规矩吗?

当你为孩子感到心烦意乱时,很容易就不再坚持初衷了。

【教育感悟】

反复无常的言行,会让孩子对你和他们自己缺乏信心。

约束也是爱的一种形式

孩子既需要爱,也需要约束。约束也是爱的一种形式。如果你害怕拒绝孩子的要求,当需要他们拒绝时,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说出口。记住,每个拒绝是对某事的答应。

记住什么是接受,拒绝才会有意义。有一次,我约了一个人,她的孩子非常蛮横,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发脾气、搞破坏。我问孩子的母亲,为什么让孩子为所欲为,她说希望孩子能够自由成长。但孩子并不自由,如果他出现在不需要发脾气的场合,孩子没有其他的选择。

如果你尊重自己做出的决定,孩子们也会。你不敢让孩子收敛一点,那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你的原因。如果你相信自己设定的界限是健康的,尊重它们,你的孩子也会这么做。

【教育感悟】

如果你害怕拒绝孩子的要求,当需要他们拒绝时,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说出口。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如果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时,父母往往持两种态度:一种暗暗吃惊,这事可不能声张,既不管教,又怕人知道;另一种大惊失色,孩子怎么会“偷”了?进而严厉责罚。

孩子最初出现这种行为,往往不是有意识地要占有这种物品,他们心目中也不见得有“偷”这个概念,所以,家长不要简单粗暴地下这样的结论,尽量避免使用“偷窃”这个字眼去训斥孩子,以免强化这种错误行为。而应该寻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孩子的动机,耐心地引导孩子认识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告诉他应该把东西送还给人家。当他这样做了以后,家长应表扬他,向他表示只有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为了能使孩子自己讲出原因,先要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偷窃行为的严重后果。具体方法有:可以带孩子去看法庭的公审或让孩子观看具有法制威慑作用的影视片。也可由父母中的一方扮“红脸”,狠狠地训斥孩子,并且设法让孩子知道,为了他的不良行为父母伤透了心。然后父母中的另一方可以扮“白脸”,给他点温暖,并与他好好谈心。要设法让孩子感到,他讲出任何原因来,爸爸和妈妈都是能够理解的。在孩子的心理出现波动时,父母只要有耐心,孩子肯定会吐露实情,说出他偷东西的真实原因。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多是自己的欲求不能满足而产生的行为。孩子的欲求是正当的需要,父母就应该满足。一时满足不了,就要说明情况,给孩子以期待的希望。同时训练他一定的自制能力,但千万不要哄骗。如果孩子的欲求是不正当的需要,父母一定不要去满足他,而要耐心地向他解释,克制他的贪心,教育他抑制自己。

【教育感悟】

为了能使孩子自己讲出原因,先要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偷窃行为的严重后果。

让孩子养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

一名中学生带着一小袋大米乘公交车。因为疲劳,一上车他就昏昏欲睡。突然,一个紧急刹车把他从梦中唤醒。他睁开眼睛,米袋口松开了,米从袋子里洒了出来。一个年轻人漠然地目睹了米袋口松开到米洒了一地的整个过程,但他没有帮忙扶起袋子,也没有提醒那个中学生。中学生对他的行径气愤不已。

当他回到家里,便向母亲怒气冲冲地讲述车上的遭遇,他用最狠毒、最丑恶的字眼来诅咒同车的那个年轻人。他满以为母亲会与他一样同仇敌忾,声讨那个年轻人的劣行。不料母亲却平静地说:“孩子,你可以觉得委屈,甚至可以埋怨,但你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承担你自己的责任和过失。作为母亲,我只能希望我的孩子在别人的米袋口松开时,能帮忙系上。”

这是一位睿智的母亲,她很平静地告诉孩子一个做人的道理:凡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埋怨人,更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做错了事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永远也不会得到提高。如果做错了事,能够从自身找原因,吸取教训,那么,他就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所以说,在孩子做错了事,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教育感悟】

在孩子做错了事,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父母应该做到“有令必行”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孩子明知故犯的行为,在大人明确地告诉不要做某种事后,孩子的反应是“我偏偏要做”。其实孩子明知故犯的目的也不外四种:得到注意、展示权利、寻求报复和自认乏力。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在有意挑衅时,有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撤离“战场”。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做不可理喻的抵抗时,其目的常常是为了与父母进行权利的较量或对自己的行为范围的试探,看看自己能得到多大的自主权。

父母们常常抱怨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毫不在意,他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对你讲了一百遍了,为什么不听?”听了这句话,孩子们的反应会是什么呢?“还不是老一套”、“又来了”。父母们不应拿这句话来问孩子,而应问自己。当我们警告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行为将要采取措施时,我们应该清楚这一警告是否能实现,我们是否会像所说的去做,如果我们根本不会实施我们的警告,那么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有时,对于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父母反复强调,用太多的话语来说明,相信孩子终究会领悟他们所叙述的道理。而孩子们并非不懂应该怎样做,他们只是大都有着自己的不情愿或其他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家长的“唠叨”便厌烦,非但不照此改正,反而变本加厉。

因此,父母应该做到“有令必行”,并最大限度地去了解孩子们行为背后的目的,那样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不听话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很懂事,都很明白事理。

【教育感悟】

当我们警告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行为将要采取措施时,我们应该清楚这一警告是否能实现,我们是否会像所说的去做,如果我们根本不会实施我们的警告,那么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在尝试中接受教训

一位母亲准备带她8岁的女儿去野外郊游,临行前,她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并让女儿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

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母亲说:“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这儿的天气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手电筒又是怎么回事?”女儿说:“我想到手电筒了,但在出发时忙来忙去,就把它忘了。”

母亲说:“你一定要记住,如果不细心地对待每件事,你就会尝到粗心的苦头。”女儿说:“我明白了,以后我一定要像爸爸出门时那样,先列一个物品单子,这样就不会忘掉东西了。”

“没关系,这次我把你忘掉了的东西都带来了。”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把东西拿了出来。女儿一下子高兴起来,并过来亲吻了母亲。

年幼的女儿第一次出游,少带了东西,这是很正常的事。对这种失误,作为母亲,并没有立即指出来,让她弥补,而是让它既成事实,让孩子在尝试中接受教训,获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