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22582300000005

第5章 重庆——中国的新都

——长期抗战的根据地

Rogov

重庆——中国西南最重要的商业中心——现已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了。大部分的中央机关现在都分布在这里。重庆,围抱在山中,远离着战线,不断袭击全中国和平城市与乡村的日本空军,是达不到它的。

这座城市位置在多山的、扬子江的险峻的岸滩上,在嘉陵江的江口。嘉陵江把重庆分做两部分,这城市的两部都有城墙合抱着。从江岸到城市的第一条街,有三百多层石级。街上的人群满得挤不下,非常热闹。

自从首都迁移到这里来了之后,全市的居民增加了一万三千。在一个市这里可以碰到不同的世纪。几家用原始生产工具的小工场和大银行的七层大厦并立着。用长竹竿抬的轿子,络绎不绝的挑水夫,和尚——这是射进眼帘的第一件东西。到过了上海,南京汉口之后,觉这里太古老了。但是,你看,布质的标语,横跨街道地挂着,你读着这个对中国民众的号召,你会忘记了古老,你重又看出是现代的都市。

在“救亡协会”的壁报近旁,聚集了一大群人。突然,街上喧哗的交通停住了。轿子,人力车,汽车,挑水的都停止了。有军队走过去:每隔二十个排列,有一挺机关枪。

在约定的钟点,在司令部的图书馆里一个身材不很高、身穿燕尾服的总司令部四川分部的主任接见我。主任答复我的问题,讲述四川怎样援助战线,战争怎样映在四川省的生活上。

除了依照中央政府的命令派遣正规军到战线上去之外,四川省并且已经首先新征到十五万义勇兵。他们现在快将受完军事训练。如果战争将继续下去,单只四川一省便能不用感到困难地征集到六百万兵士。现在各战线上,除了山东省之外,都有四川的军队了。

国防公债,四川购买了一千七百万元。捐给军队的钱,也募到一百多万元。大部分的捐款都是现金和现银。

四川是一个富裕的省份。三年前所草拟的开发西南计划,这省占着很大的地位。战争把这计划的实行,加快了速度。例如,对于四川省是生命问题的交通,情形已大见改善了。往长沙(湖南省城)和往贵阳(贵州省城)去的新造汽车公路,是在战争前不久开通的,但是到现在这两条路才开始真正地工作。

重庆长沙公路,长一千三百公里,是去年六月里开通的,现在尽量地工作着。照它的技术说,这条路要排在现代进步的建设之列。现在赶造几座永久的桥梁以代替起初所造的临时桥梁。现在在进行着建造四川省的一条铁路,从重庆到成都,长五百五十公里。它的完工被所用的外国器械迟迟不到所阻滞着。长江和嘉陵江上的交通也大大地改善了。日军占领长江下游之后,大部分的中国小船都集中在上游,这些船只现在是四川与汉口之间用做载货之用。

对于开发四川省的矿产,如煤,盐,铁,铜,以及煤油有着很大的希望。四川的煤的富藏,自从发现以来,一直完全没有动过。总司令部分部主任表示,现在我们准备来供应航行在长江中的我们的轮船,以及汉口一部分企业的煤的消费。在抗战的起初几个月,采煤量便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五十七。开始采煤的永宁(译音)的煤矿每天可采八百吨。第一大批煤已经从四川运往汉口了。采盐不用花许多钱便可以进行,将大加增加,以足够全国的消费。试验的采掘,判明四川有工业意义的煤油存储。在省内的两个地方发现煤油,一是在东北部,一个就在重庆的东面。把原油完全提炼成可用的煤油,是中国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民族解放战争给四川各种产业的发展一个推动。种植棉和稻的面积,第一次播种时便将大量地增加。派员到西康省以及边远的畜牧场去收买军队需要的兽毛。中国政府竭力使四川变成反对日本侵略的长期抗战的经济根据地。

在城外,在密布着竹林的险峻的江岸上,有一个大学校正矗立着。这重庆大学还很年轻,它总共才只七岁。内分三科,有七百学生,没有一个外籍教授。这大学放假到二月里,但是学生们没有散走。他们全体受着军事训练。这里有一百学生已经学习射击,并且援救伤兵了。训练从清晨开始,大礼堂和所有教室都被学生占据着。学校里充满着非凡的朝气。

旁边是南京迁来的中央大学。从上海和战线地带迁来至重庆的学校一共有七个。放假时,学生早晨晚上整天地学习军事,预备开到前线去。

我们回到城里去。汽车在重庆成都公路上走。汽车追上了新兵的行列。青年农民,有许多赤脚的,头上绕块布当帽子。像军队似的排成队,走往城里去。第一队是军事指导员。他们是从乡间回来的,在乡下为军队募了新兵。未来的兵士高兴地谈着话,急急匆匆地跟着走在前面的指导员。

岸边排列着刚到的一大队小船。在装卸着机械零件,机器,马达。最近一月来经过江海关运进重庆的机器已经在一万五千吨以上。因为有好几个大企业迁移到这里来。依照计划,有几个工厂须从上海迁到重庆来。有许多工厂在草拟计划之前,便已经搬到这里来了。上礼拜有南京电影摄影场的全部工具用小船运来。

城外打扫建筑场,以建造房屋,安置从沿海地带搬来的工厂。在岸旁的大士敏土工厂,已忙碌地工作着。到月底,电力的制造将自三百万增加到一千二百万基罗瓦特。一个新制电发动机已经开工。

中国临时首都已成为最重要的工业中心,民族解放战争的根据地。

译自苏联《真理报》,原载《每日译报》1938年2月22日第2版

署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