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22582300000004

第4章 在日本威胁之下的香港

BIzakov

中国战事每增长一日,英日在远东的矛盾也更进一步地尖锐化。在日本夺取了上海又准备进攻广东之后,英国报纸对于香港的命运表现出更大的恐惶。

日本军阀老实不客气地破坏这块英国属地的领土权。日本飞机屡次载了炸弹,飞经香港的上空,到华南去轰炸城市与交通线。十二月二十二日日本驱逐舰追逐中国海关轮船,在香港领海开火,接着陆战队更在英国领土上登陆。位置在香港附近的几个中国岛子被日本人占领。

最后,一月十三日日本空军以一百六十架轰炸机对广九铁路以及其他华南交通线作拼命的轰炸,这显然是对付香港的。它的目的是要把邻近中国区域的最后一条路切断。

香港是在中国南方海岸和中国广东省接近的英国属地。这岛子和半岛夹一条阔不及一公里狭的海峡。香港的全部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居民达一百万人。但是香港的意义决不是依它的土地面积或它的居民人数来衡断的。

广九铁路和几条汽车公路把广州和香港打成一片。香港是英国对华贸易的最主要的出纳枢纽。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七·五是经过香港的。自从中日的扩大战事开始以来,香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更加提高了。例如,根据美国不久所公布的统计,一九三七年十月美国往中国的出口货跌到一百三十八万八千元,而一九三六年十月,则达四百二十六万七千元;同时美国往香港的输出自一九三六年十月的七十五万三千元增加到一九三七年十月的四百零一万六千元。换句话说,因战事的剧烈和日本舰队的封锁中国海岸,使美国对中国的商务源流,经由香港而流入了。

香港作用的提高,促使了日本大财政家工业家安田不久对《朝日新闻》记者作如下的谈话:“日本财政家不认为南京的陷落便是征服中国。当然,这样想是过早了……在日本没有能够把香港和中国隔离之前,我们对英国的示威不能算是足够”。东京英文《泛太平洋》(Trans Pacific)杂志用如下的形式,肯定这位日本财政家的谈话道:“在日本没有把香港和广州隔离之前,不能说我国已真正地统治了中国。”可以补充一句,日本帝国主义者嘴里的“隔离”一字等于“抢夺”一字。

香港不仅仅具有英国在华政治与经济权利的意义。这块英国属地还有着非常之大的军事战略意义。英国驻中国领海的海军主要停泊处便在那里。自从中国发生战事以来,香港的海防,大为巩固了。事实上香港是英国在远东第一条防线的起端,正如莱茵是西欧的第一条防线一样。香港的陷落必使英国在新加坡根据地的军事意义大为减少,而使日本进攻澳洲,印度的威胁更形加强了。

日本军阀对于香港的作用和意义是弄得十分清楚的。日本海军军官石丸氏(Isimarn)在他的尘嚣一时的《日本必须对英一战》的书里,详细地描写日本怎样像“迅雷”似的以突然进攻香港,来开始对英战争,日本海空军近数月来屡次侵犯英国的领土权,表明在香港的地平线上密集浓厚的战云,日本的迅雷和闪电会在最意外的时候去从这乌云里惊骇了这英国属地。

伦敦的政府要人,伦敦的报纸示威地表示,英国对于日本图谋占领香港的一切企图将予以军事的抵抗。关于这远东殖民地的命运,英国国会里曾向政府提出好几个问题。英国驻香港的海军力,近数月中实际是增加了。毋庸疑义,最近在新加坡举行的海军大演习,远不是要恢复近来东京对英国远东殖民地日益萎缩下去的尊重的最后一着。

无论香港将来命运怎样,在最近的将来,英国对于它的远东前哨是有着不少的挂心。然而这个,英国只能怨它自己一贯不变的奖励侵略者的政策。

译自苏联《真理报》,原载《每日译报》1938年2月19日第3、4版

署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