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白话夜雨秋灯录2
22549500000035

第35章 博山两贤妇

博山钟十六,他的父亲凭靠跑单帮起家,他也决定辍学继承父业。十六岁时,聘定当地李家女子耐姑为妻。娶妻之前,十六偶然一次去村中集市办点事,碰到看相算命先生蝯叟,老态龙钟,鸡皮鹤发,但是双目清澈,炯炯有神。前来求看相的人也特别多,门庭若市,是因为他的话很灵多被应验,没有一点差错。

十六非常崇拜蝯叟相术神妙,摸出腰际二百枚铜钱想要请他看个相。蝯叟说:“来求相的人双亲都健在,是弃学经商者。”其余所说也都很精准。只是他说到十六“一生中会娶两个妻子,相约相伴白头偕老”,十六就捧腹大笑,说:“我只是个乡巴佬,只要求有一个床头人,我这生的愿望就已满足,有什么福气去消受两个老婆呢?”

那时钟十六父亲的好友陈老也在蝯叟那儿,高兴邀请看相先生到家里,纷纷给家属看相。看到陈的女儿让姑,蝯叟问:“定亲了没有?”陈老说:“没有。”蝯叟说:“有一句话不大中听,请勿责怪,你家这位小姐以后定是人家的小老婆。”陈老听过后很不高兴地说:“我虽然算不上有才华的人,但是有幸在本地称得上有声望,何必要把爱女去做人家小老婆?”蝯叟说:“但愿我的相法不准确不应验才好。”说完就拂袖直接离开陈家,人们都认为这老头说话是胡说八道,他人八成有点疯癫。

一年多后,十六举行迎娶婚礼。耐姑美艳端庄而不轻浮,聪慧却不放肆,孝敬公婆,夫妻间也伉俪情浓。没想到结婚不到六个月,耐姑竟然生下一个儿子。十六怒不可遏,深度怀疑耐姑未婚前有不正当的行为,也怀疑她婚前与别人通奸,从早到晚对其指责辱骂。公公婆婆也讥讽训斥。耐姑无法辩解,只能面对着墙偷偷哭泣。十六恨得想杀死儿子,灭去耐姑秽行的痕迹,婆婆不忍心这样做。孩子刚刚满月,十六就强迫耐姑赶紧回娘家。耐姑刚到娘家,男方的一张离婚书已让人送来,很是及时。

耐姑父亲李翁得知此事后,气得呼吸急促,很是恼怒,进内房训斥耐姑的母亲李媪。李媪思忖我女儿一直在闺中安分守己,每个行为动作都符合礼节,但是那婴儿也确确实实地抱在怀中,女儿出嫁到现在只有六个多月啊。李媪想到这儿便非常郁闷,整天垂头丧气,母女两人只有相对哭泣。家族中女流之辈听到此消息就在背后议论讥笑,男佣女仆在耐姑前动作缓慢有意怠慢,同族中更有人直接指责李翁说:“像耐姑这种人,实在有辱门楣,还不如让她去死,或者让她重新嫁人,不然就扫地出门。但是现在养在家里一辈子,是要做有丈夫的寡妇吗?襁褓里的孩子以后长大了到底算是谁家的后代呢?”李翁说:“我也深思熟虑已久,如果她再倔强,当用刀斧杀掉她。”

到了第二天,果真有不少媒婆上门来提亲,有的说某县令家二郎贤能有才,有的说某主簿家四郎开朗俊美。耐姑知道家里已经容不得自己,可是也不知所措,无处可投奔。清晨耐姑起身抱着儿子快步奔向雨香庵,贱卖玉簪耳环等,然后租借尼庵一处清静的房间打算永久居住,凭借纺纱织布来养活自己和孩子。雨香庵庵主大悟,是女尼中相当有修行的人,相当怜悯耐姑,常常照顾周济她。一天夜晚,婴儿一直啼哭不肯入睡,耐姑深感孤单凄凉就不觉伤心起来,也哀哀地悲哭。大悟从蒲团上惊醒,呼喊道:“耐姑,你这么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啊!一时遭到覆盆之冤,冤业也有前因后果。总有一天你能返回夫家,有圆满后果。寡妇暂且耐着心不夜哭,况且你是有夫之妇呢?”耐姑听了只是抽泣不出声而已,不敢相信也不会相信大悟的口头禅。

十六自从把妻子赶走后,十分害怕岳父提起诉讼。后来事情也就无声无息地过去了,知道不会有后患,于是另外与陈家女儿让姑协定婚姻。让姑长得美艳贤惠,但十六总感觉比不上耐姑。续弦的吉日良辰,十六想想蝯叟说他命中应有两个妻子的话虽有一点准确,可是离了一个又娶了一个,总算不上是一箭双雕。陈老更由于娇女已经有了丈夫,虽然属于填房,但毕竟不是偏房,于是就打算去挖出蝯叟的两只眼乌珠,训责他像瞎子那样狂言乱语。

这天大悟偶尔从别村走过,看见钟家贺客众多,吹吹打打好不热闹,知道是十六再娶新妇。她急忙赶到雨香庵,把消息告诉耐姑。耐姑伤心痛苦也只是默不作声。大悟问道:“娘子有什么规划?”耐姑说:“一死了之。”大悟仰天大笑道:“前些日子你的奇冤尚未昭雪你反而活着,现在委屈将要解除,你却选择去死,你真的如此傻?”耐姑知道她话里有话,就下跪拜求指导。大悟说:“娘子应该乘此机会前去踏进夫家的大门,死也不离开。神佛菩萨,都会有情,自会玉成你。请让我用二十字禅言送给你,于是就喝道:“但得灶下养,重燃狱底灰。香闺联二美,此去莫低徊。”耐姑恭敬领教,然后就背着襁褓儿子,忍辱含垢登上钟家的客堂。

婆婆看见耐姑后就很慌忙,打她耳光赶她走,她就不走。婆婆后来十分恼怒,亲自到厨房霍霍磨刀,想要恐吓耐姑,耐姑也不走。招呼丫鬟老妈子一齐拿着棍棒暴打耐姑,打得遍体鳞伤,一身乌青,她仍然也不走,只是跪在地下苦苦号哭,说自己犯了死罪。看到婆婆怒气稍有消退,才叩头请求让她替代女仆,供主人任意使唤奔走,不计较一点佣金。白天只求吃两餐饭,夜间只要求一席地能睡觉,如果因懒惰而再被驱赶,就毫无怨言。公公与十六见了已有怜悯的意思,邻居又纷纷求情说道:“不正经的妇女也是非常可怜的,阿妈何必在乎一碗闲粥闲饭,更何况也可让她代替新媳妇的操劳。”婆婆不得已而只好点头同意,规定耐姑只能住宿在东边厨房间的空余地方,打个地铺睡觉,不允许她擅自进入卧房和中堂,不允许她蛮横地与新媳妇分庭抗礼。耐姑连连答应。

从此以后,耐姑负责打扫庭院,淘米煮饭,挑水洗衣,操劳家务杂活。即便是新媳妇不干净的衣裤,耐姑也帮她清洗。婆婆在耐姑刚来时,很是苛刻,后来见她勤劳干活又不肯稍稍休息,渐渐地态度也缓和下来。耐姑不叫婆婆而是称呼太母,不叫公公反而称太翁,呼新媳妇就称娘子。见到原先的丈夫就赶快躲避,唯恐不及,亲戚邻居也不能经常见她的面。幸好让姑能怜惜耐姑,而且非常怜爱她的儿子,背地里就叫耐姑为姐姐,时常照顾优待她,不忍心把她看作女佣人。

时间过得很快,耐姑重来夫家转瞬间已有一年多。正巧碰上公公婆婆庆贺诞辰,十六仿效老莱子彩衣娱亲,到时候设立宴席欢庆,亲戚朋友相聚一堂。忽然雨香庵大悟派小尼姑送来了礼品,打开盒子一瞧,不是祝寿的用品,却是庆祝小儿诞生的汤饼。众位来宾都不鼓掌笑话老尼姑太过荒谬,几乎与蝯叟狂言乱语相仿佛。不久宴会正式开始,乐声奏起,敲锣打鼓,举杯祝酒,觥筹交错,一片其乐融融。

突然听见灶头间有呱呱小孩的啼哭声非常刺耳,烧火丫头赶忙奔进来向主人报告道:“李氏又分娩了!”满堂宾主都很诧异。婆婆怒不可遏,迅速赶到耐姑跟前训责说:“淫妇一定不想活了吧!以前已经玷辱了你家,现在又想来玷辱我家吗?”耐姑含笑说:“婆婆淡定,不要生气,孩儿今日可以伸冤了。赶快请我丈夫来,哪有两个儿子却不认识他们父亲的?”十六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糊里糊涂从外面跑了进来。耐姑忽然站起拉住十六的手,涕泪交流说:“我自从进入你家,服役劳苦,但那是女人的本分,不值得一提。但是我从未外出去眺望一回,也从未和外人讲过一句话。你在某日非得挑逗我,我不予以理睬,你夜间又乘醉来逼我在草铺上勉强同房,到现在有几个月啦?还不仍旧是六个月吗?公公婆婆如果不相信,有他头上的柳花可以作为凭证。”在这之前清明节那天,那里民间习俗不论男女都在头上插少许柳花,新媳妇为取媚丈夫,用五色丝线缠成彩缕,各有自己的花纹,非别人所能替代。原来从清明到现在,又快要到中秋节。

大伙正在发呆惊讶的时候,突然通报说李家老夫妇听到这消息怒气冲冲赶来兴师问罪,十六父子俩在路旁迎接。李家翁媪刚进门就对众宾作揖行礼说:“我那不肖的女儿也有今日,要不然的话,天网也有疏漏的了。”李翁于是就滔滔不绝地讲道理辨是非,但是李媪却脸色铁青,怒发直竖,叫骂万端,毁坏杯碗器皿多个。李媪突然揪住十六的母亲,挥拳暴力殴打,当场撕碎她的衣裤,几乎要露出隐私,但没有人敢上前阻拦这种暴力行为。十六赶忙跪在地下,头碰得崩崩直响,也被李媪气得撩起一脚踢倒,抓住他头发,狠狠地提起掷出。李翁夫妇最后扬言道:“今日的事情,一定要告到官府让他们倾家荡产不可!”众位来宾稍稍劝说一两句,李翁就反唇相讥道:“当日我女儿被赶出门时,各位为什么不吭一声、不拉一把?”宾客们顿时无话可说。

当时让姑的父母也在现场,知道这桩事必然要导致决裂,急忙高声对众人说:“耐姑的贞节,她那含垢忍辱的精神早已感动上苍,这才送来儿子替她辩白。现在要息事宁人,圆满解决而免去诉讼,似乎非我女儿说一句不可。”让姑果真从屏风后缓缓走出,拜见了各位长辈说:“耐姑姐姐的沉冤如果能够还其清白,是上天有灵,也是我家的福气啊。请姐姐恢复正位,我做偏房。像姐姐这样高尚的贞操,我就算服侍她洗脸梳头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让姑父亲也乐于如此安排。

突然看相先生蝯叟来看热闹,从陈老背后拍了拍肩膀,说:“陈君,陈君,我的两只乌珠能否开恩得以保全?”陈老发觉后吓得一大跳,但过后又感到非常好笑,于是就和众人互相叙说当初看相算命等种种奇怪的事情,才发现命中注定的事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只有大悟能够预知耐姑必定是今天临产,也不知道她掌握了什么法术。后来钟家张灯结彩,请两家父母高高坐在上座,钟十六带着儿子恭敬地叩拜服罪。李家、陈家也互相认对方女儿为自己的过房女儿,大家一片和谐,满堂宾客极欢而散。到了第二天,大家就在钟家正门口树起两根表彰孝义的木柱,用来表扬博山的两位贤妇。

后来耐姑又生一个女儿,依然是怀胎六个月。让姑生了两个儿子,就同普通人一样。以后四个儿子做了贵官,只不过是先封嫡母,后封庶母,的确如蝯叟所说的那样。耐姑六十岁时,出钱替雨香庵修建一座神灵佛塔,就是为了报答大悟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