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动学生的名人奋斗故事
22523800000003

第3章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春秋末年,越国与吴国一向不和。越王勾践即位后,吴王阖闾见有机可乘,便率军攻打越国。结果勾践以巧胜敌,吴王阖闾连气带伤,死在了回国的途中。

阖闾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父亲的去世让他恨透了勾践,决心要替父报仇。为了将这件事铭记在心,他派一个大臣每天站在宫门口,每当他出门进门,那个大臣就喊:“夫差,你忘了越国杀父之仇吗?”夫差立刻流泪回答:“不敢,我不敢忘!”吴王夫差不忘杀父之仇,时刻励精图治,发愤治国。三年过去,在夫差的努力下,吴国国力已大有增长,年轻的夫差觉得报仇的时机已到,便任命伍子胥为大将,准备率兵攻打越国。

消息传到勾践耳朵里,他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准备先发制人,率先讨伐吴国。大夫文种和范蠡极力劝阻,认为吴军来势凶猛,准备充分,不能强拼,只能暂时求和以避其锋芒。然而勾践不听劝阻。于是吴越双方在夫椒展开激烈交战,越军准备不足,处于劣势。勾践眼看抵挡不住,只得退守会稽山。吴军紧追不放,在会稽布下天罗地网。

到这时,勾践才后悔了,急问范蠡有什么良策。范蠡提议派文种向吴王求和。文种见到夫差,对他说:“敝国的残军已经不用讨伐了。勾践愿意自己为臣,妻儿为奴,同时献上金银财宝,只求吴王能够饶勾践一命,不知吴王意下如何?”

夫差听罢本想应允,伍子胥却在一旁提醒他:“万万不可!吴、越本是世仇之国,如今上苍保佑,国君必须把越国灭掉。”

夫差听了,觉得言之有理,便拒绝了文种的请求。勾践得知请求遭拒绝,不禁怒不可遏,决定杀妻焚室,背水一战。文种见形势危急,忙劝道:“大王不必性急,我听说吴国的权臣伯嚭贪财好色,请准我秘密前往,去引诱他。”

于是,文种去见伯嚭,赠其奇珍异宝及美女八名,说:“如能帮助赦免敝国之罪,当有更为丰富的礼物奉献于您。”伯嚭见利心动,于是,带文种去见吴王。文种再次向吴王转达了勾践的请求,说:“大王还是赦免勾践之罪吧,不然勾践要杀妻焚室,让5000名将士与吴决一死战。要么杀掉勾践,要么得到越国,您看哪个有利。”

站在一旁的伯嚭这时也帮腔道:“听说古代征伐者,对方服输就算了。现在越国已经服输了,没有必要追下去了。”尽管伍子胥还是反对,不过,夫差已经心动了,他终于赦免了越国,只是要求勾践夫妇必须作为人质到吴国住上几年。

于是,勾践以东海贱臣自称,带着妻室及范蠡等人到吴国,同时带去许多珠宝,以博吴君欢喜。勾践被安排住在阖闾墓旁的石屋里,负责管理马匹,清扫马厩。吴王经常派人暗中监视他们,勾践在这里每天粗茶淡饭,衣衫不整,显得很安分守己。夫差慢慢地也放下心来。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一天,勾践听说夫差病了,便请伯嚭引他前去探望。刚刚跪下来问候了几句,夫差就要大便。众人都退了出去,但勾践却仍跪地不起,他说:“君主有病,就是臣有病,我更应在一边侍候大王。”

夫差便毕,勾践立刻前去掀开马桶盖,又是观色,又是闻味,像是对脏和臭根本不在乎。看完之后,他转过身,对夫差说道:“恭喜大王,贵体就要痊愈了。”

夫差不解道:“何以见得?”勾践回答;“臣懂得点医道,刚才一看大王的大便就知道了。”夫差见勾践如此,内心非常感动,开始信赖勾践了。

几天后,夫差的病果然好了,便欣然把勾践放回了越国。勾践回国后,不忘会稽之耻,下令迁都会稽,并且规定自己每餐只吃一道菜,衣服只穿一种颜色,睡的是柴草。每天早晨醒来,他头一件事就是去尝挂在屋中间的一只苦涩的猪胆,并且暗自提醒自己:“勾践,不能忘了会稽之耻啊!”勾践下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制定了奖励生育的制度,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变得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容貌出众,于是他慢慢地沉迷于酒色之中。

有一回,越国派文种去跟吴王说:“越国年成不好,闹了饥荒,向吴国借一万石粮,过了年归还。”夫差看在西施的面子上,欣然答应了。转过年来,越国年成丰收。文种把一万石粮食亲自送还吴国。夫差见越国十分守信用,非常高兴。他把越国的粮食拿来一看,粒粒饱满,就对伯噽说:“越国的粮食颗粒比我们大,就把这一万石卖给老百姓做种子吧。”伯嚭把这些粮食分给农民,命令大家去种。到了春天,种子下去了,等了十几天,还没有抽芽。大家想,好种子也许得慢一点,就耐心地等着。没想到,又过了没几天,撒下去的种子全烂了。他们想再撒自己的种子,已经误了播种的时间。

这一年,吴国闹了大饥荒,吴国的百姓都很恨夫差。他们哪里会想到,这是文种的计策。那还给吴国的一万石粮,原来是蒸熟了又晒干的,怎么还能抽芽呢?勾践听到吴国闹饥荒,就想趁机发兵。文种说:“还早呢。一来,吴国刚闹荒,国内并不虚,二来,还有个伍子胥在,不好办。”

勾践听了,觉得文种的话有道理,就继续操练兵马、扩大军队。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想报吴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等到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前来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评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说伍子胥坏话。夫差便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逼他自杀了。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又过了几年,吴国的国力在争霸中不断削弱,而越国经过养精蓄锐,国力更盛,于是勾践决定兴兵伐吴。勾践趁着黑夜,派出两支部队包抄敌侧,佯装夜袭。夫差中计,只好分兵防守。这时,勾践已率兵偷渡过江,突然直捣吴营心脏。吴军毫无防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吴军被围困了三年之后,夫差走投无路,只好屈膝求和。越国提出议和条件,要吴王到甬东的海岛上去居住,当个百户的君王。夫差听了不禁喟然叹息,后悔当年不听伍子胥的忠告,说:“我实在无脸见伍子胥啊!”就拔剑自尽了。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坐在夫差原来坐的朝堂里。范蠡、文种和别的官员都来朝见他。吴国的太宰伯噽也站在那里等着受封,他认为自己帮了勾践不少忙呢。勾践对伯嚭说:“你是吴国的大臣,我不敢收你做臣子,你还是去陪伴你的国君吧。”

伯嚭垂头丧气地退了出去。勾践派人追上去,把他杀了。勾践接着又带着大军渡过淮河,在徐州约会中原诸侯。周天子也派使臣送祭肉给勾践。从此,越国的兵马横行在江淮一带,诸侯都承认他是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