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乱世绝唱:杜月笙与孟小冬
22522600000029

第29章 拒绝登舞台

孟小冬一回北平,各大剧院的老板马上登门,邀请她登台演出,并说凭她这次义演的轰动效应,只要她登台演出,肯定能赚个金银满钵。

这话确实不假,孟小冬有一身绝艺,已经多年没有在北平登台演戏了。如果借着这股东风,她肯定能在北平掀起一股热潮,赚个票子满钵。可是,让这些剧院老板诧异的是,孟小冬并没有接受他们的邀请,而是说她的戏装行头全部送人了,从此要学陶渊明隐居山林,不再登台唱戏。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孟小冬离开上海的时候,只带了一件这次演程婴时穿的行头,其他带去的所有行头,全部送人了。唯一带回来的那件行头只有七八成新,并不值钱,还是她二十年前初到北京时自己选购的,她特别喜欢,舍不得送人,想留作一辈子的纪念。

孟小冬立雪余门,潜心学艺五年,从余老师那里学了近三十出的戏。这些戏,倾注了余叔岩毕生心血,是余派的精华。孟小冬本就有这方面的天赋,自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次赈灾义演就是明证。可是,上海祝寿赈灾义演,她才开始啊,怎么就不演了呢?

有人认为,孟小冬选择这个时候离开舞台,无疑是聪明的选择。在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候急流勇退,留给人们的往往是最为美好的印象。可是,这个时候的孟小冬,刚刚四十岁啊!她的一身绝艺,才露出一点点,远远不是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候。

她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告诉人们:在她的生命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去追求了!有人问她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不登台演出了,她无奈地摇着头摆着手说:“您瞧,我这么个样子,可怎么还登得了台?”确确实实,孟小冬有胃病,加上鸦片的毒害,身体是不好。可是,身体真的糟糕到她不能登台的地步?其实不然,她活了七十岁,比杜月笙多活了十年。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她作出这样的选择呢?心病,依然是心病!

虽然,孟小冬从失败婚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但骨子里的隐痛依然存在。这种骨子里的隐痛,在动荡的时代、混乱的社会的催化下,已经成为她的性情当中的一部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孟小冬传承的不仅是余叔岩的表演风格,更是他的生命风格。

不过,孟小冬的师弟李少春,却走了一条与她截然不同的艺术之路。很多京剧方面的书籍提到李少春如何如何拜余叔岩为师,却鲜有称他为“余派传人”的。其实,他的余派戏唱得很好,尤其是余老师手把手教的《战太平》,现在还留有唱片和录音,行家一听就知道其功力了得。

李少春拜师余叔岩,有很好的开始,却没有很好的结束。个中原因,并非他吃了不苦,而是他不愿遵循师训离开舞台。照余叔岩的规矩,学艺期间,未经他的许可不得登台演出。靠演戏养家的李少春怎么能够做到这点?他老老实实地花了三个月时间跟着余老师学完《战太平》,老老实实地根据余老师的要求作汇报演出。可是,他无法做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地放弃舞台。他不能遵照老师的规定停止演出,只能一边学一边演出。所以,他的学艺时断时续,不能像孟小冬那样每天坚持。

这样做,已经让余老师不满意了。有一次,李少春出于商业性考虑,在天津表演《失空斩》时,他贴海报说是“余叔岩亲授”。这个举动令余老师很不高兴,因为这出戏余老师根本没有教过他。还有一次,他偷偷地贴了一出余老师教给孟小冬但只容许他旁听的《洪洋洞》,也犯了师门大忌。因为余老师因材施教,根据两个徒弟的不同特质进行教授,规定两个徒弟可以相互旁听,但不能演对方的戏。李少春偷偷演了《洪洋洞》,有人打小报告,传到了余老师耳中。自然,余老师更加生气。这样一来,李少春渐渐地不敢上余家的门了。

不过,李少春在舞台上一直走红,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走红。在戏曲改革政策的推动下,他演的《野猪林》《将相和》《闹天宫》等,既符合政治旋律,又不至于主题先行,艺术性始终高过一切。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新戏一部接一部,连革命主题高举的现代戏《白毛女》,他也能唱出动人的旋律。在艺术的道路上,李少春一步一步地攀升着,直到《红灯记》,他参与了主要创作,却没有担纲主演。被批斗惨死的悲惨结局,不能抹杀他在1949年以来在新编戏里树立的艺术成就。

孟小冬拜师学艺,学习余老师雅正精纯的演唱,也复制了余老师的生命情调,李少春却走了完全不同的艺术人生路。我很天真地想,如果余叔岩老先生能让他的两个爱徒相互学习,彼此取长补短,允许他们在舞台展示各自的风采,可以参加营业性演出,说不定,余派京剧艺术或者说整个京剧艺术会发扬得更好更为繁荣。当然,这个可能要建立在社会稳定民族独立的前提下。

“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这次祝寿赈灾义演,孟小冬一出《搜孤救孤》,压过了伶王梅兰芳的风头。彼时,她实现了誓言中的前半句,接下来,她得实现誓言中的后半句了。